这个世界不可缺少诗人之眼

(一)我到过你到过的世界

“你在看苏格拉底?”诗人一边说着,一边接过我手中的书。

“是的,《苏格拉底评传》。”

“谁写的?”

“色诺芬。”

“哦,色诺芬……”

无需多言,你到过的世界,诗人并不陌生。

(二)“婴儿之眼”

这一节课的内容非常有意思,讲的是“以诗人的眼睛重新认识世界”。

诗人试图用“婴儿之眼”来发现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即“消除自身心中的私欲杂念、偏见成见,去智忘知,回归本源”。

我想,这个世界是不能缺少诗人的。它们之于世界,就像一幅巨型拼图中的一块。我们可以借助诗人独特的视角,看到原本我们自己看不到的世界。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我还记得小M两岁的时候,看到漂亮的晚霞,不经意地对着天空说了一句:“是谁把画笔扔到天上了?”

他百无聊赖的时候,会说:“我躺在床上等明天。”

到了上学的年纪,他能说出更有深度的话来:“你们这些成年人,就会辜负小孩的快乐,从来不会辜负作业。”

的确,如果父母认识不到孩童时代有多么宝贵,他们很可能就会辜负了孩子,同时也辜负了上天赐予他们最接近真理的机会。

毕加索曾说,“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

由此可见,伟大的艺术家终其一生,都在试图回到婴儿的状态。

(三)人人都可以写诗吗?

我想起前了几年火过一阵的梨花诗,最具代表性的是赵丽华写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对于诗这种文体,大家普遍没有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形式自由的现代诗,对诗歌的形式和韵律都不做要求,于是人人都可以写诗,甚至以为一句话按下回车键就成了诗。这其实是对诗歌最大的误解。

“诗是一种文学题材、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气度。诗作为一种途径将我们拉回到本源的生活,是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亲密接触、是人回到自己的故乡。以另类的、新奇的视角欣赏世界,油然而生的新奇感,陌生感令人不由得赞叹诗人就是听到事物之本然的人。”

我读现代诗,感觉总好像和诗人隔了一层,捉摸不透。评论家们太过强调留白,好像没有了留白,诗歌就少了灵魂。也许只有诗人才能理解诗人,也许诗人也理解不了他们自己。

万物皆可为诗,人人皆可写诗,但写出一首好诗并不是人人皆可为的事情。

诗人敢于把自己受伤的创面暴露在大自然中,他们需要这块创面,因为那里最敏感,是距离世界本源最近的地方。

诗人也是人。只不过诗人的眼睛能留意秋毫,敢于去除时代的滤镜。诗人的眼睛能变幻成大雁的眼睛、小狗的眼睛、树叶的眼睛、星星的眼睛,乃至万事万物的眼睛。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