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乞其人(上)

老乞姓乞名越跃,咸阳人,今年8月光荣退休,人缘好、易相处,大家都称呼他老乞。

老乞个头不高,眼睛不大,络腮胡子,敦实厚重,底气十足、声音洪亮,打眼一瞧,还有几分凶相和煞气。其实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性情中人,心底和善,豪爽仗义,胸怀坦荡,刚直不阿,而且骨子里还有一股侠肝义胆、浩然之气。

看老乞的相貌和性格,有人开玩笑说:祖上不是匈奴、契丹肯定是突厥。查阅乞姓由来,乞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一是源于姜姓,出自远古炎帝后裔氐羌乞族;二是源于鲜卑族;三是源于蒙古族;四是源于女真族。属于以部落、氏族名称汉化为氏。乞姓在百家姓中排行三千位以外,看来老乞是少数民族无疑了。

认识老乞比较早,大约是八几年的事,但真正熟悉了解是两千年之后了。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同时分到青年楼,他一层我顶层,低头不见擡头见,两个孩子都是一般大,整天在一块儿玩耍,后来又上小学在一个班。我们两家的关系,就是在两个孩子你来我往中日益加深的。

两千年初,孩子上小学四年级。一天我与妻子去西安建材市场,谁知三转悠两木囊中午回不去了,赶紧给弟弟打电话让招呼孩子吃饭,结果到下午上学还没找着孩子。其实孩子放学回家,在门口等了好久看无人,便找老乞女儿玩去了。老乞两口问孩子吃了么,不吭声,让吃饭也不吭声,觉得不对劲,再三盘问才得知父母不在家,就硬劝着孩子吃了饭,下午一块儿上学去了。

这件事在老乞看来,碎事一桩,无足挂齿,谁家还没有个急事?但我不这样认为,毕竟咱和老乞除了孩子没有任何交集,平时也仅仅只是打个招呼而已,老乞两口能这样关心咱的孩子,着实让我没齿难忘,感激不尽,由此我们的交往多了起来,关系也更亲近了。

两个孩子从一年级读到小学毕业,高中又在一个班三年,关系一直都很好。更幸运的是,老乞的千金如今成了我的小同事,孩子一会儿领导,一会儿叔叔,都不知咋称呼了。你说,这样的两家关系能差吗?老乞退休时一再说:孩子在你身边工作,咱一百个放心!

老乞1979年12月进厂,今年8月到站,整整工作了43个春秋,先后从事过财务、审计、物业管理、驻村扶贫等工作。2004年企业重组后干起了物业管理,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物业管理说起来就是提供服务,但对我们这个五十年代建厂,两千年又被重组改制,近两万流动人口的老社区来说,历史欠账多,群众怨气大,物业管理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物业收费又低得可怜,遇到屋面漏雨了,水质浑浊了,治安不好了等等,老职工都会把对原单位的不满,一股脑儿撒在物业人头上。

被人骂、受人气那是家常便饭,被人打也是常有的事,老乞早已习以为常了,谁让咱干这份工作呢?有一次,一位老太太座着轮椅在社区转悠,看着蛮斯文的,穿得也干净,可见了老乞开口就骂,让人不知所云。不用接茬,立刻闪人,这是老乞对付这种人的经验。你如果搭理甚而两人对骂起来,那马上就有人围观,作为物业人百口难辩啊!原来这位老太太,有个姑娘五十多了,精神异常,犯病时胡打乱闹,搅得邻居左右不安,为此单位将其调整到个独家小院(原办公场所)。老人不解,总是拿老乞出气。

社区大了,什么人都有。搞社区工作,最怕遇到那死不讲理胡搅蛮缠自私自利不守规矩的人。老乞到社区任副经理时,原企业刚被重组改制,治安管理混乱,下岗人员居多,周边单位抽大烟的人都聚于此,一度让派出所都无能为力。还有所谓的社区一霸,其实就是那些游手好闲混吃混喝欺行霸市的人。面对这样的人文环境,要干好实在是太难了。

按道理,老乞干物业是最得心应手的,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因为他土生土长在社区,父辈同辈还有亲戚大多都吃住在社区。站在社区南北大道上,望着车水马龙的人流,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不与老乞打招呼的。乞哥好老乞好乞主任好,老乞得意之时也不忘形,立即回敬阿姨好叔叔好你好大家好。

但就是这样的人缘人气,工作照样吃瘪。特别2015年开始全市创建文明城市,老社区软硬件要达标,居民文明素质要跟上,比登天还难啊!可为了迎检,单位除了大量投资加强基础性建设,比如拆除燃煤锅炉改集中供热、进行供电供水改造、小区地面硬化绿化等等,日常的管理工作都压在物业人头上。清理公共区域乱堆乱放,治理社区环境卫生,加强文明素质教育等等。说起来简单,干起来何其容易?就拿清理乱堆乱放来说,年年清理,年年乱堆,年年吵闹,年年像翻大山一样难。到最后冲刺阶段,老乞带着人马,满社区逐个检查,逐个做工作。老乞嘴特别甜,可能是职业养成的习惯,又是大嗓门,靠着老脸和姨长姨短叔长叔短,石头人也会动心的。大多数人很配合也很给面子,但总有那么几户所谓的钉子户,老乞他们也总结出应对的办法,你不清理我替你清理,你舍不得扔我帮你保管,反正不能占用公共空间,不能影响社区环境面貌。这招还算凑效,让这些人有话说不出。

社区就是在老乞及其物业人的步步努力、步步为营中发生变化的。一次,住户与物业经理发生口角,还动起手来,老乞眼尖手快,马上冲了上去,虽然自己挨了一巴掌,但却保护了领导,避免了问题升级。有位八十多岁的老头,严格地说就是老赖,但身体却好得惊人,天天去公园晨练,天天耍单双杠,回来路过信访局时就要刷存在感。其实他反映的问题,都是陈谷子烂芝麻,根本不值一提。就是这样一位和父辈一般年纪的人,在“三供一业”上水改造中拒改,致使二层以上无法施工。老乞对付这种人自有办法,先做其他人的工作,只要多数人支持就好办。最终在住户的一片指责声中,服软了。之后老头很识相,见了老乞躲着走。

记得有一年春节聚会,老乞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时,说到动情处,像受欺的孩子一样哭得呜呜的。老乞这种大心脏大胸怀的人都成这样,可见他受的委屈揹负的责任有多大。还有一次开会,轮到他发言表态了,他一脸的疲态,看得出他太累了。

这些年来,社区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老乞及其团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吃尽了不少苦头,费尽了大量心血,说尽了人间好话,受尽了各种周折,当然最最重要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老乞曾获得了文明市民、创文先进个人。

这正是:创文年年有,年年闯过关;出力又流汗,环境大改变;老乞功劳大,群众笑开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