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靈巧的語言——二十四節氣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爲“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今天是2020年4月19日,正所謂庚子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姑且藉此爲由,說一說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天象物語和諺俗詩詞。

一年有四季,分別爲春、夏、秋、冬四者週而復始接續更替。每個季節的氣象物語亦然各有不同。

中國古代先民根據地球每一年因爲太陽週年運轉而顯現出的節令和氣候物象的規律性變化,在幾千年的生產經驗接續中總結出了”二十四節氣“這一偉大的農事生產指南。其中飽含着中國先民對大自然時序的敬畏之心和大自然饋贈的感念之情。

小學的時候,課本上要求我們背誦二十四節氣歌。二十四節氣歌分爲四句,每一句代表一個季節,每個季節又有六個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天——春暖花開,萬物復甦

1.立春——

立,意即開始。是一年之初,寓意春季開始的節氣。時節是每年2月3日-5日。在老年人口中,立春又常被稱爲”打春、咬春“。此時,東風解凍,蟄蟲振動,萬物向陽,蓬勃朝氣,一片大好之勢應運而生。

              減字木蘭花·立春 宋朝·蘇軾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

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

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

2.雨水——

春天第二個節氣,處在每年2月18-20日之中。這時春風輕拂,大地回暖,冰雪融化,空氣溼潤,雨水逐漸增多,所以叫雨水。

                春夜喜雨 唐朝·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朝·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臨安春雨初霽 宋朝·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3.驚蟄——

蟄,意即動物冬眠。每年3月5日-7日。驚蟄時分,部分地區降雨時將會伴有空鳴高響的雷聲。伏睡在泥土裏的各種冬眠動物被驚醒,陸續甦醒起來活動。諺語云:“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觀田家 唐朝·韋應物

微雨衆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爲喜。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4.春分——

一個季節三個月,約莫90天。每年3月20-21日爲春分。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也就是到了這一天,春天已然剛好過去一半。

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所以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此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北半球逐漸晝大於夜。

直接感覺是白天時間長,晚上時間較短,天亮得早,黑得晚。農諺:“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農忙季節已然到來,大好春光,稍縱即逝,珍惜時日,莫念過往。

      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唐朝·元稹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樑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5.清明——

清明取義天清地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天清氣明時分,世間一排溜新光景,值此大好時光,族人結社掃墓,祭祀先祖,崇懷先人,感念過去,憧憬未來。一時間,山川大地,恍然間白茫茫的一片。

                    清明 唐朝·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日對酒 宋朝·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浣溪沙·畫出清明二月天 元朝·元好問

畫出清明二月天。山城三月只蕭然。閒門日日枕書眠。

川下杏花渾欲雪,山中楊柳不成煙。春風回首又明年。

6.穀雨——

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每年4月19-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爲穀雨。此時雨水增多,利於穀類生長,是種瓜點豆的最佳時節。所以說“春雨貴如油”。

今天,這裏也下了一場大雨,有些地方還伴有強降雨天氣——冰雹。不知道她居住的城市——興義,又是怎樣的光景呢?

          詠廿四氣詩·穀雨三月中 唐朝·元稹

穀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葉間鳴戴勝,澤水長浮萍。

暖屋生蠶蟻,喧風引麥葶。鳴鳩徒拂羽,信矣不堪聽。


            夏天——炎炎夏令,豔陽似火

7.立夏——

歡迎你走進夏天的第一個節氣,介於每年5月5日-7日。立夏時節,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生長進入高度旺盛的時期。

                    立夏日 明朝·貝瓊

江寒雨急仍北風,扣戶喜聞南巷翁。

錦城鮓送蒲茅白,玉盌酒瀉桃花紅。

三月忽驚春似客,百年那得老還童。

一雙黃鸝寂無語,飛過小月高樓東。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8.小滿——

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五絕·小滿 宋朝·歐陽修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9.芒種——

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時太陽移至黃經75度。麥類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可以收藏種子。

10.夏至——

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

              夕涼恰恰好溪行 宋朝·楊萬里

夕涼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聲迎步止,一熒松火隔籬明。

11.小暑——

暑,意即炎熱。小暑爲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

                  夜望 元朝·方回

夕陽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漸晴。南北斗杓雙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猶在,末俗何爲路未平。似覺草蟲亦多事,爲予悽楚和吟聲。

12.大暑——

大暑節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每年7月22-24日。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這時常常覺得後背的汗漬粘稠難耐,暑氣正高,喜歡昏睡,精力十足。

                  大暑 宋朝·曾幾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秋天——秋露寒霜,天地微涼

13.立秋——

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常有"落葉知秋"的感嘆。

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這時節的風景自然別有一番風味。感傷悲秋的人往往藉此大抒悠悠慨慷之情。

                    立秋夜有感 明朝·謝榛

秋生一葉初,搖落重愁予。宋玉悲何晚,嵇康計亦疏。

星明孤劍動,月白小樓虛。爲憶同心者,天涯未報書。

14.處暑——

處意即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

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秋老虎也在悄摸趕來的路上。秋老虎在氣象學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後短期回熱後的35℃以上的天氣。一般發生在8月至9月之間。天氣特徵是早晚清涼、午後高溫暴曬。

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時間有長有短,半個月至二個月不等;有時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秋老虎”天氣,雖然氣溫較高,但總的來說空氣乾燥,陽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熱,不至於熱得喘不過氣來。

              處暑後風雨 元朝·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15.白露——

每年9月7日-9日。天氣漸轉涼,早晚溫差很大,水汽三態變化,會在清晨時分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所以得名。

            秋感·明朝交白露 元朝·仇遠

明朝交白露,此夜起金風。燈下倚孤枕,籬根語百蟲。

梧桐何處落,杼軸幾家空。客意驚秋半,炎涼信轉蓬。

16.秋分——

分就是半,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時間一般爲每年的9月22或24日。也就是說,此時秋天已然過去一半的時間了。

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纔始入秋。天微寒,地漸冷,涼風習習的日子也別有韻味。

                  千里人 宋朝·楊公遠

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無雲。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間。

17.寒露

—— 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進。

18.霜降——

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

                霜降九月中 唐朝·元稹

風捲晴霜盡,空天萬里霜。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陽。

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誰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冬天——天寒地凍,秋收冬藏

19.立冬——

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

                      立冬 唐朝·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20.小雪——

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爲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

21.大雪——

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

22.冬至——

又稱“冬節”、“賀冬”,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比較常見的是,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喫餃子的風俗,而南方則是喫湯圓、dog肉、羊肉。當然也有什麼也不喫的,我就是當中骨骼清奇的一例。

23.小寒——

這時正值“三九”前後,小寒標誌着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24.大寒——

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大寒步至東坡贈巢三    宋朝·蘇軾

春雨如暗塵,春風吹倒人。東坡數間屋,巢子與誰鄰。 空牀斂敗絮,破竈鬱生薪。

相對不言寒,哀哉知我貧。 我有一瓢酒,獨飲良不仁。未能赬我頰,聊復濡子脣。

故人千鍾祿,馭吏醉吐茵。那知我與子,坐作寒蛩呻。 努力莫怨天,我爾皆天民。

行看花柳動,共享無邊春。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