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漫筆-《大宗師》十一

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聞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學邪?”曰:“惡!惡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聖人之才而無聖人之道,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爲聖人乎?不然,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亦易矣。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爲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爲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

前面莊子講了“道”的種種,接着這裏假託兩個人之口,來說學道修道悟道的方法。

南伯子葵前來請教女偊,他說我看先生您年紀也老大不小,但是您的容顏如何還像孺子一般?大概這個女偊就是老子說的“能嬰兒乎”,他做到了。

女偊回答他,我是聞道以後才得以如此。子葵立刻就向他請教,道是可以學的嗎?女偊的答覆是“惡!惡可!”這兩個“惡”都讀作“烏”,是語氣詞。女偊這種語氣很微妙,既是肯定又有否定,意思是“道”可以學,卻又是不容易學得來的。至於說你南伯子葵,你還不能算是個可堪造就之人。

天底下有個叫卜梁倚的人,是個“聖人之才”,也就是說,他的根器很好,可惜的是他還沒有聞道。而我女偊,雖然已經聞道,但是我必須承認,自己的根器並非上上等。所以說,學道既要有老師的點撥,還要看學生的天資。老師找到好的學生,跟學生去找好老師一樣的難。

女偊儘管根器不夠理想,但是學道還有一個至爲關鍵的,就是個人的精進程度。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而已。縱使天資很不錯,沒有遇見明師,學道也不精進,結果還是無成。

世尊樹下悟道後,感嘆道:“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分別執着而不能證得。”聖人告訴我們,其實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可是世間並沒幾個人做成。太多的人是不肯去做,就連很多根器不錯的人,也在半信半疑,搖擺不定中,蹉跎了一生。

但是聖人還是沒有放棄接引衆生,就像女偊說的,遇到了卜梁倚這樣材質特出的學生,老師怎麼能放過呢,一定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如果老師的方法十分當機,學生成就的就快。佛門裏就有好多例子,過去的慧能禪師,他是個砍柴的樵夫,偶然經過人家書窗,聽到一句《金剛經》就有所醒悟,然後跑去五祖那裏,師父叫他舂米,半夜去見他,問他米都舂好了沒有,慧能回答說好了,就差篩了。六祖本身根器很好,所以頓悟了。還有不少人,靠的是勤勉,最後也成就了。像補鍋匠,普通的老阿婆,只會持一句阿彌陀佛,也往生淨土了。所以,一定要領會“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這句話,我們的志向、理想很高很遠,但是一定要踏實的用功去做,不能一日曝十日寒。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女偊是怎麼教學的,他是守在學生身旁,一定是寸步不離,如同老母雞守護着雞雛,不敢有半點疏忽。三天過後,學生已經外掉天下,七天後能外物,到了九天,連生死也能置於度外。這個次第是由遠及近,因爲越是關乎自己身家性命的東西,我們看得越重,也就越難以放下。當生死都參透了,就會“朝徹”,像太陽冉冉升起於地平線,旭日的輝煌燦爛整個世界,也就是“照見五蘊皆空”,達到無所不知。到此方爲“見獨”,這個“獨”便是不生不滅的道體,超越時間空間等一切的二元維度,是真正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就是一真法界,華藏世界。

“殺生者不死”,時間在一點一點損壞我們的形體,但這副軀殼不代表真正的“我”。真宰寄宿在軀體裏,不會隨之泯滅。“生生者不生”,生成萬物的那個究極的存在,我們稱之爲“道”的它,實際上並未生滅,因爲它無心無慾,所以才能無爲。

如果是特意爲了什麼而有所施爲,那必將陷入苦惱,在纏繞不清的紛亂中意亂情迷,直至萬劫難復。然而聞道之人,從不趨避逢迎,更不屑經營算計,毫不在意得失成敗,因而可以“攖寧”。什麼是“攖寧”,就是處亂不驚,在世間囂攘中如如不動,即世間而離世間。

所謂“攖而後成”,說明學道須要在這個人世間進行,要在萬丈紅塵裏練就本領。歷經一番與人事物盡此一生的羈絆邂逅,在情與智的博弈中破局,最終的目的不是戰勝別人,而是完美自己,醜陋的毛毛蟲破繭之時,要感恩這世界對自己的蝶變所孜孜不倦的成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