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6 大寶二寶搶玩具,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借鑑,培養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文|紫羅蘭


給大家講個故事。

有一次,我到一個朋友家拜訪。朋友家有兩個女兒,一個7歲,一個3歲,兩個小女孩都喜歡樂高icon,我就給她們帶了一套樂高玩具。

兩個小女孩拿到玩具後,很快就在一旁搭建起來。這時,7歲的姐姐想要妹妹手裏的樂高公主,但自從拿到這套玩具,妹妹手裏就一直抓着這個樂高公主,顯然她很喜歡。現在姐姐想要,妹妹說:“不行,我喜歡這個,這是我的!”

姐姐想了想,說:“你給我玩一會兒,等爸爸給我買了自行車,我給你騎。”

妹妹搖搖頭,並不買賬。

姐姐又思考了一下,嘗試第二個辦法:“我用我最喜歡的小熊寶寶跟你交換,行不行?”

妹妹仍然不肯鬆手,姐姐有些失落。

這時,朋友把姐姐喊過來,跟她說:“你要不要問問妹妹想怎麼玩呢?”

於是姐姐就跑過去,指着妹妹手裏的樂高公主說:“你一直拿着它,那你想怎麼玩?”

妹妹想了想,說:“我要搭起來。”

姐姐連忙說:“那我幫你給公主搭頭髮,你搭裙子,好不好?”

這次妹妹高興地點點頭,兩個小姐妹很快又玩了起來。

這裏有兩個非常值得肯定的做法:

第一,7歲的姐姐沒有像其他一些孩子一樣,遇到問題就情緒激動,大喊大叫,甚至直接上手搶奪玩具、和妹妹打架。

第二,我的朋友沒有直接責備姐姐不要和妹妹爭玩具,或者責備妹妹不要獨佔玩具,而是耐心地提醒孩子,引導孩子換個思路去解決問題。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但化解了孩子間的矛盾,還讓孩子學會了怎樣做,既能滿足對方的需要,也能滿足自己的需要。

這就是我說的孩子最寶貴的能力:去解決眼前的、具體的、真實的難題。

但是,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孩子一遇到困難或問題就容易鑽牛角尖,產生偏激甚至極端的情緒,不去解決問題,或者考慮問題時非常片面和不周全。

這樣的孩子,經常自我否定,採取不當方式逃避現實,而很多父母,一旦面對這樣的孩子,又容易採取直接命令、批評、責罵等方式來對待,並沒有認識到此舉是解決問題的下下策。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那些從小就學着自己解決問題的孩子,不僅更自信,做事的主動性更強,而且思維更加開闊。他們善於從多角度思考,以便更好地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這些孩子,以後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上,普遍比從小依賴父母的人具有更廣闊的前景。因此,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學會解決問題,養成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將會受益終身。

那父母應該怎麼做,大家有沒有受到啓發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