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大會:新教師應該這樣做

上午開完教師大會,寒假算是結束了。

去年下半年,從小學換到高中,剛開始那會兒,每天手忙腳亂,所幸得到組裏前輩們的栽培和指導,順利入門。

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經過半年的適應,雖已基本掌握高中的教學模式,想要獨當一面,還需要好好修行。

今天校長在教師大會上對教師成長做出了以下幾條要求:

其中,對新教師的要求是:初級教師每學期至少聽25節課,三年內的青年教師要求手寫教案。對照這兩點衡量我去年的工作,勉強完成任務。

但在手寫教案這一項上,我存在嚴重的拖延症。有時候忙起來,比如因爲舉辦活動、批改作業,導致當天沒有時間寫教案,只能事後補鍋。

其實,每次事後補教案時,心裏都挺後悔的。

事後補教案,其實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正常來說,寫教案是爲了備課,通過寫詳案,教師可以梳理上課思路,更好地站穩講臺,組織教學。可有的時候,當天來不及寫,爲了完成學校任務,只能事後補鍋。但這節課已經上過,補寫的教案,作用不大,花的時間卻是一樣的。

所以,這種做法不可取。

去年入職時,科組長蔣老師就跟我說過:“年輕教師剛入職場,除了教學,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很多雜事,但你要記住,不管多忙,都要把提升自己放在第一位。”

這話我一直記在心裏,但在實踐中還需繼續加強。現實中的我,一忙起來就慌了神,時間管理上還欠些火候。

這個學期,依舊不做班主任,希望能夠認認真真完成教學任務,力爭課前完成手寫教案,拒絕事後補鍋。

想做到這點,也就意味着,一些該偷的懶還是得偷。比如,放棄作業全批全改,每次抽查一部分的學生作業;利用好班幹部的力量,組織好常規作業的檢查和推進;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雜事……

“偷懶”不代表敷衍工作,而是爲了更好地組織教學,我相信,通過合理運用這些“偷來”的時間閉關修煉,我能更好地服務學生。

總之,拒絕瞎忙,見縫插針,留出時間提升自己。除了寫教案,也要多看點專業書,向專業人士取經,爭取提高教學效率,少走彎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