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8 水滸筆記(4)

如何看待水滸傳的江湖世界:

1、江湖在逃離權力世界的時候。

因爲人物之於封妻廕子、精忠報國之念想的根深蒂固,也就是說人物本身從未跳開權力的控制範圍,文化上,精神上當是如此,以至於讀者簡直難以區分江湖——廟堂、義氣——忠義之間的明確界限,他們相互關聯,互成因果。最後我找到的江湖是——人物不斷超越束縛的過程。是武松、林沖逃難的時候,是楊志丟掉生辰綱的時候,是七星聚義要發財的時候,是魯智深一路孤往的時候。

2、江湖中的義與國家大義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擲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璽破符,民歸撲鄙,掊斗折衡,而民不爭。且看這世上之胠篋、發櫃、探囊者,未有不併仁義而盜之也。是以有道者屈居人下而爲盜,或衣食不畜妻子而爲盜,然而貧而能安、寡而能均,此之謂盜亦有道,其所謂道者勝於舉國而稱王侯者多矣。《水滸傳》寄意於此。作者把具有江湖氣息的義大肆渲染烘托,殺人放火不修善果,害了許多無辜百姓,以至於軍匪交相攻,官民交相怨而世道交相墜。雖然作者把一般的百姓命運與價值避而不談,名如草芥,而只把江湖義氣字來說,爲了兄弟和個人的恩怨連諸多人的性命都可以不顧,這本就超常的品質加上許多反覆無常的奸佞形象襯托,使得江湖氣息的義氣勝於“正途”遠矣,同時也因爲“聚義”帶來的血腥過程而客觀上對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的社會亂象激生出更深刻的諷刺意義。

3、水滸傳式的江湖對人物形象的塑造

大聚義之後,江湖氣息的義就漸漸上升到國家社會的層面;招安後,他們之間的江湖義氣成爲內部團結的扭結,而國家社會層面的義成爲他們和“正途”接軌的扭結。

江湖義氣塑造了諸多人物形象,共聚大義就“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盜亦有道而爲官者無道”這個諷刺意義上來說十分重要。不過,雖然後者豐富了小說的內涵,卻也不得已犧牲了許多應該更具色彩的人物形象,甚至使之違背常理,爲了聚義的主題而編造出“上應星辰”的理由使得一些被好漢們逼上梁山的英雄形象膚淺,不合常情。比如霹靂火秦明。

毫無疑問,水滸傳中江湖的空間範圍在不斷縮小,隨着忠義的悲劇性詮釋而漸漸從以市井、野村、山林爲地點,充斥着恩怨與血腥殘忍的江湖演變成百姓欣慕的忠義英雄戰死沙場的夕陽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