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真实的自己没办法让所有人喜欢,但至少可以让自己自在呼吸

【日知录】真实的自己没办法让所有人喜欢,但至少可以让自己自在呼吸


今天闲聊几句,关于拥有与失去的话题。


想起这么一句话,“你拥有一个东西的时候,也同时被拥有了。”


比这话更为大家所知的,可能是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中的话语——


“不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人类。”


会聊到这句话是因为今天看书时候遇见这么一段话,觉得颇受触动——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要追求跃迁式的成长,最黄金的时间也就是职业生涯的早期——在那个时期,你可能孑然一身,出身低微,也没什么可失去的,无论是付出些代价还是承担些风险,对你而言都不是成本很高的决定。”


原文引用自黄有璨的新书《非线性成长》。


这段话引起我思考的是“没什么可失去的”反而有机会去追求些更大的可能。


但我们一路走来其实是不断拥有的过程,按说这些拥有让我们更加自在从容地生活工作,但是从实际意义上来看,至少不是所有的拥有都是一种好的获得。


严谨一点的话,可能就是说,有的拥有,在我们追求一些东西的时候会限制我们。


比如,关于人设,关于个人标签。


以我自身而言,听得比较多的大概是“小逸是个宝藏男孩”“温暖善良”。


较长时间里这些都给我一些正向的能量支持,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这些东西有时候也是对我的一种束缚。


倘若我没办法响应支持他人时,会天然觉得,诶,这不是我。


倘若自己有情绪对人发火,或者有世俗欲望与想法,有仇恨等等表现时,似乎我就不是温暖善良的了。


而潜在的担心是,如果我不是大家认为的那样子的人了,大家还会喜欢我吗?


最开始很难求证,因为并不敢迈过那些边界,所以只能逼迫、压抑自己。


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其实并不开心,更甚者说,其实一直活在恐惧中。


我特别怕因为自己的某些言行而被人说“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无论对方是有意的还是玩笑的,我很难接得住这种话语。


类似的标签还有——


“小逸是个细心的人……”


“小逸是个很能替他人考虑的人……”


“小逸是个发光的人……”


所有这些,都曾在一段时间内支持着我,给我力量。


但是慢慢地,我都发现,这些曾经美好的东西,对我而言成了枷锁。


因为我在不断逼自己符合这个标签,而不允许自己做自己本心想做的事儿。


我在想,这是我想要的吗?


好像不是。


我想,有限的人生,不该因为这些别人的评价与标签而束缚住自己。


经历了一些事再来审视这些东西,忽然想到一个不错的隐喻,帮助我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来理解这些东西与这些变化。


标签恰似衣服,有时候我们穿某些衣服大家觉得特别好看,可能我们自己也觉得确实特别好看,于是我们就常常穿着这些衣服生活工作学习。


可是慢慢地,我们在变化,在成长,就像十八岁的我们穿不上八岁时候的衣服一样,以往适合的好看的衣服现在已经没办法再穿了,这时候要做的是换适合当下自己的衣服。


标签,恐怕也如是。


世殊时异,人与事都变得不一样,过去适合的标签也应当与时俱进,我们统一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适合的,现在未必适合了。


当然,在这个比喻中,其实还有两层隐喻。


我们穿衣服,大部分时候也都是“女为悦己者容”的感觉,即,我们仍旧大多数时候在追求外在的认同。


我想,最好的状态也许是,遵从自己的节奏,想怎么穿就怎么穿,怎么舒服怎么来。


当然,毕竟我们绕不开社会评价体系,所以也许我们能做的,也许是在场合与人外在评价体系,和自己内心评价体系之下做地一种平衡。


言至于此,于我而言,我希望今后的旅途中,能够正视标签。


知道什么时候是好的,适合的,也有勇气拿掉这些标签,换上新的标签。


而最终一切地指向都是引导我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也许没办法让所有人满意,但是,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念通达。


再说了,为什么要追求让所有人满意呢?


毕竟,其实无论我怎么做一定都会有人不喜欢的。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以上,诸君共勉,思之行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