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讓語言運用落地生根

結合教學實踐談如何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紫圓實驗小學  李丹

2022版語文課標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

一、語言運用驅動思辨思維

小學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語言文字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在低年級教學中猜測詞語意思、由詞連句、由句造段來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中高年級在“猜測”和“提問”的策略單元中,習得方法,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積極思考的習慣。

例如,二年級上冊開始正式進行寫話練習,共安排了3次,分別是紀實類、應用類、想象類。第三單元是第一次正式的寫話練習。安排的是說說寫寫自己喜歡的玩具。《曹衝稱象》引導學生給內容排序,說說曹衝稱象的過程;《玲玲的畫》中指導學生用關鍵詞講故事;《一封信》則是讓學生畫出關鍵語句把信讀出來。有了這些具體方法的指導,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爲寫話作鋪墊。

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引導學生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以語文園地爲抓手,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去發現、想象課文中描繪的畫面,分享交流自己獨特的新鮮體驗,繼而形成學生的個體語言。有了這些做鋪墊,召開了爲興趣小組取名的活動,指導學生可以在名字中體現特點、加入個性化的詞語等。在討論交流中驅動學生的思辨思維。

二、語言品鑑提升審美品味

對經典文本的品鑑關鍵在於發現語言美。從古詩詞的誦讀中抓住關鍵詞句感受韻律美;散文創作中體味意境美;名人名篇的敘述中感悟文化美。

低年級的課堂在朗朗書聲中體味語言之美。《田家四季歌》是二年級上冊識字單元的最後一篇課文,語言的節奏美讓人入心入情。在指導“花開草長蝴蝶飛”時,學生脫口而出“草長鶯飛二月天”,與古詩對比誦讀,讓課堂多了絲韻味。無需刻意闡釋,讀中品、讀中悟。

五年級上冊《白鷺》是一首優美的散文詩,課堂上引導學生在小組交流中爲白鷺所在的不同場景取名字,學生在談到“白鷺釣魚圖”時,對比“白鷺垂釣圖”,感受語言美,最後共同商討下確定爲“白鷺垂釣圖”。其餘的三幅白鷺場景圖,學生進行頭腦風暴,透過課文中的關鍵詞與生活產生聯想,最終確定最適宜的表達方式。提升對語言的敏感性,以此來提升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三、語言滲透積澱文化底蘊

文化自信是由內而外的體現,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生活,文化育人要向下紮根。在低學段的課堂上,引導學生直觀感受文化的力量。

例如識字寫字方面通過字理來增強學生對漢字文化的瞭解:一年級上冊《日月水火》一課可以在學習象形字的過程追根溯源,觸發對漢字文化的探究;在閱讀教學方面通過朗讀感受中華文化的悠久:學習各個朝代古詩詞,在平平仄仄中理解古人的智慧;在表達與交流中可以採用講好文化故事的形式進行,將中華文化傳承發揚:運用好每冊書中不同的綜合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獲得真知。

在探索傳統文化節日的課程中,由課堂向外延伸,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文化生活中。以“重陽節”爲例,恰逢國慶假期,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語言表達上以“我知道了……”“我能做到……”和“我學會了……”方式進行。設置了了解重陽節的來歷、習俗;幫助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誦讀一首關於重陽節的古詩這三項簡單易操作的活動進行實踐探索。在語言訓練中滲透中華文化。

抓住語言的藤,守住語文的根,以語言文字運用爲基礎的語文核心素養是綜合性、整體性、內隱性和階段性的有機統一。激發學生樂學善思敢於質疑的品質,以實現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