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算真正地接纳自我?

大家好,我是慢茶单。

接纳自我,和自己和解一词,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我们也往这方面去做,奈何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那怎么样才算真正做到自我接纳?


01、接受所有人对自己的评价

昨晚,一个茶友约我和老姐去喝茶。喝茶闲聊时,聊到喝茶的功效,好友A对着说:“你比以前好看很多了,以前长了好多痘痘。”

好友B说:“你以前简直太丑了。”

老姐说:“她确实和以前相比,变化好大,以前确实不好看。”

听完以上的话语,你是不是第一时间心里不是很舒服呀,怎么会有人这样说话?

以上的这种情况,每次我和老姐出去喝茶,或是提及相关话题,都会被提及到,无一例外拿我当做教材案例。

刚开始,我面对这种情况第一反应是不开心,心里极度不舒适,也会在脸上直接显示出这种情绪。

随着被说的频率多了以后,自己也一直在学习的路上,面对这个话题,我不再第一时间产生不舒适了,整个情绪处于波澜不惊,还对着他们笑了笑。

是的,一直被别人说丑是一件不太开心的事情。即使是一个非常开朗,乐观性子的人也好,被说了也会有情绪的起伏。

那我是怎么做到平静接纳所有人对我的评价?

我对自己足够了解,了解自己的优点,了解自己的劣势,也允许他人喜欢拿我作为比较。

就拿刚刚的例子说了,他们他们会说我丑呢?他们第一对比人,就是我老姐。

我老姐,自小肤色随我老妈偏白,再加上做茶行业也有一定的年限也培养出来传统古典的气质。

肤白貌美加上出众的气质和一个刚从厂区出来工作离职的我比较,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

我小麦肤色,脸上时不时会冒出几颗难以根除的痘痘,人小个,又瘦小,气质平平,这样的情况和老姐放在一起看,放眼一看便知道谁长得好看,谁长的丑了。

那你为什么不解释啊?

大多数人只相信自己所看到和判断的,哪里管你是什么行业才会有这种情况。

你的解释在外人看来是滑稽的一件事情,对此,不需要多说,不理解的人怎么说都没用,理解的人自然会理解。

接受所有人的评价,并不是要求你要被评价指引着走,而是你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分析力。

判断他人的评价是否客观真实,例如:我老姐说,在她的要求下我每天喝一杯茶才有现在的好状态。

事实上,喝茶只是培养了我多喝水的习惯而已,别的情况变化在我身上并不明显。

而我的好状态,结合了我作息规律,饮食注意,加上我培养了运动的习惯和保持学习的状态得来。

面对他人的评价,我们一一收下,再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判断。

面对做得好的地方,继续保持;做得不好的地方,慢慢改善起来!


02、允许自己有情绪的起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要想着要怎么克制自己的情绪,让其保持平稳的状态。

我们学习情绪管理是对的,但学习情绪管理并不是为了让你克制自己的情绪起伏,而是为了你面对自己情绪起伏时,可以快速觉察出当下的情绪状态,作出判断。

每一个情绪的产生,都是一次提醒。

例如:我和一个小伙伴在交流的过程发现越来越交流越吃力,交流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冲突从而产生烦躁甚至于讨厌和这类型的人打交道。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第一时间要去梳理:我们为什么会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摩擦?

是交流时不注意语气?还是在交流时一个人不停地反驳另外一个人的观点,反驳完以后,还要强求他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这样看来是不是情绪的起伏,不总是坏事,反而可以让你找到问题地产生。


03、不强求他人要认同自己的观点

这种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有上演过,只是有些人可以觉察到,有些人没有觉察到。

还记得前段时间,有人喜欢在我曾经的书评下留言各种吐槽我,当时我心里非常不舒服,看完所有的吐槽后,我没有立即回复他们的信息,而是先缓一缓让情绪恢复平静后再回复。

在回复的过程中,我不再像之前一样:先是反驳他人的观点,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回复,无疑是给吐槽军火上浇油,继续开战。

我转换了思路,想着:对啊,我为什么要顺从别人的思路来走呢?我所写得书评已经写得很客观了,还是有人不喜欢的我,我也没有办法。

想到这里,我选择了这种回复方式:认同对方的观点,再表达出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

同样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只是我不再去反驳他人的观点,在反驳的过程中我就是不允许他人的观点和我不一样。

我根本不用这样做,每个人的阅历都不一样,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样。

没想到,我这样的回答,让吐槽君没话可说了,也没有继续吐槽我了。

最快检验自己有没有强求他人一定要认同自己的观点,就看自己能不能允许他人发表他们各自的看法和观点。

如不能,就需要看看自己为什么不允许(非原则性的情况下),从不允许中去梳理自己的思绪。


04、敢于表达自己的不舒适

就像前两天有一个刚链接的书友,我这边刚通过好友申请。

那边书友直接打完招呼后,就直奔主题说我对×××感兴趣。

开始一股脑地向我询问他所感兴趣的问题,一旦我的回答不能让他满意后,他会接着原来的问题进行深挖。

整个询问的过程中,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上下属关系,询问的语气强硬且不客气。

在询问结束的最后,我对对方说了一句提醒:刚开始链接一上来就询问别人这种问题,多多少少心里都会不舒适。

对方愣了好久,才回复我信息说:额……这会想想确实不符合社交礼仪。

过后,我和老姐提起这事,老姐说我:“就你好脾气,要是我就不理会了,哪有人问人问题都不注意点态度的。”

其实,一开始书友在询问我问题的时候,我已经产生了不舒适,但情绪起伏不大。而且询问我相关的问题,去问谁都是一样,我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但我会在对方询问完后,表达出自己的不舒适,在表达不舒适的过程中,也会注意自己说话的口吻,平静地说出:如果你觉得并没有关系的话,那也无所谓。

很多人面对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会即时表达出自己不舒服的时候,也会通过说话的语气来同步表达出其不舒适的情绪去到哪里。

要是连自己不舒服的事情,你都不敢去表达的话,只会让你把“气”积攒在一块,等到某天彻底爆发出来,就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接纳自我可以通过很多细小的事情来呈现,只不过需要你细心地觉察才可以去看到。

最后,祝愿大家都做到了接纳自我,都成为闪闪发光的人✨


注:文章首发于同名公众号。

作者简介:慢茶单,95后理性摩羯女,用文字记录成长,专注个人成长实践者。致力成为一名成长型生活博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