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年》讀後感 一、作者簡介 二、內容概述 三、讀後感悟 四、延伸內容

一、作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法國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稱爲“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中創作的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均產生深遠的影響。

1802年2月生於法國白桑松,因其父爲拿破崙麾下大將,進而致使少年時期的雨果,常隨父而各處遷徙。看似顛沛流離的家庭環境,卻依然無法阻擋雨果接受教育的步伐。13歲時,雨果同其兄進入一所寄宿學校學習,並逐漸成爲學生領袖。16歲時已能創作傑出的詩句,發表自己第一部長篇小說,並得到當時著名小說家諾蒂埃的賞識,進而促使雨果逐漸成爲浪漫派的首領。1823年,隨着自由主義日趨高漲,年僅21歲的雨果政治態度發生轉變,與浪漫派文藝青年繆塞、大仲馬等人組成“第二文社”,開始明確反對僞古典主義

1830年,法國發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復辟王朝被翻。雨果熱情讚揚革命,歌頌那些革命者,寫詩哀悼那些在巷戰中犧牲的英雄。七月革命後,雨果也在政治上進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1831年,雨果著名的世界文學名著——《巴黎聖母院》問世,成爲雨果最具浪漫主義色彩的小說。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雨果四出奔走鼓吹革命,爲人民貢獻良多,贏得新共和政體的尊敬,晉封伯爵,並當選國民代表及國會議員。三年後,即1851年,拿破崙三世稱帝,創立法蘭西第二帝國,雨果因對其大加攻擊,被迫流亡國外。此後20年間各處漂泊的雨果,完成多部經典名著,其中包括著名的《悲慘世界》。1870年法國恢復共和政體,成立法蘭西第二共和,雨果結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國。無論政治或文學,均有貢獻。1885年5月,雨果以83歲高齡辭世於巴黎,法國人民爲雨果舉行國葬,並將其遺體被安葬在專門安葬偉人的先賢祠

雨果一生的創作時期長達六十年之久,讚頌真、善、美,鞭撻黑暗、醜惡、殘暴,成爲他一生創作的主基調。縱觀雨果六十年創作生涯,大致可以分爲四個階段。前期的創作,基本站在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立場上,同情人民疾苦,希望通過改良社會,解決矛盾。後期創作加入一定的現實主義因素。

第一階段,創作深受消極浪漫主義的影響,後來逐漸擺脫。雨果在1827年逐漸轉向了民主主義,並舉起了積極浪漫主義的大旗。隨着1827年,雨果爲劇本《克倫威爾》書寫序言,進而宣告創作進入第二階段,這篇序言中雨果正式與消極浪漫主義決裂。1830年七月革命前後,雨果的民主主義思想逐漸增長。這段時期出版了最知名的《巴黎聖母院》。

隨着法蘭西第二帝國的成立,雨果被迫流亡海外,長髮二十年的漂泊生涯,讓雨果的現實主義更加明顯,也是作者的批判性達到最高峯的時期。此刻也進入了雨果創作的第三階段,最知名作品便是《悲慘世界》第四階段,是雨果結束流亡漂泊生涯後,回到國內創作的集大成時期。這一時期創作仍然是以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爲主導思想,其中《九三年》便誕生於這一時期。

雨果除了在小說創作方面做出傑出成就,詩作、畫作、音樂等多方面創作,均爲後世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資源,是一位“超越國境的天才”。

二、內容概述

《九三年》作爲雨果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更是被譽爲雨果一生作品的集大成之作。準備十年,歷時六個月寫成的經典名著,首次出版於1874年2月。故事背景設定在1793年,即法國大革命雅各賓派當政時期。這段時期正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急風暴雨時代,共和國誕生不滿一歲、革命與封建復辟勢力生死搏鬥的動盪年代,社會產生了嚴重的分裂,階級仇恨加劇。一方面,極端的雅各賓派嚴酷地清洗貴族、教會及其他任何保守勢力;另一方面,保皇黨的白軍軍隊在很多省叛亂。共和國藍軍軍隊同白軍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殊死激戰。故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中,徐徐開啓敘事的大幕。

1793年5月,巴黎一支“紅帽子聯隊”在樹林裏搜索時,發現了飢餓中的農婦和她的三個孩子,並將其收留。6月1日傍晚,大霧之中,從英國一個海島起航了一隻僞裝成商船的軍艦,船上載着逃亡的法國保王黨軍人和農民打扮的保王黨統帥朗德納克侯爵。此刻朗德納克正佩戴着皇后在塔堡監獄親自繡制的百合花統帥綬帶,祕密派到旺代發動十萬盲目忠於國王的農民軍叛亂。進而迎接英國人登陸,企圖把法蘭西共和國扼殺在搖籃之中。

早在軍艦起航前,共和國方面已得到情報,並通知巡邏艦俘獲此船。不料由於軍艦途中一尊大炮滑脫,船員無法控制,終致船艦迷失航向,誤觸暗礁,滑脫的炮身更是撞漏了船,撞死了炮手,撞壞了一半以上的大炮,導致船身不斷下沉。適逢危急時刻,法國巡邏艦艦隊又出現在面前,爲了完成王室交代的使命,值此千鈞一髮之際,艦長派一名勇敢的水手用小舢板護送朗德納克侯爵逃生。艦長同其餘人一同選擇了爲王室獻身,殞命火海。

朗德納克侯爵最終在附近一個海灣登陸,然而那位勇敢的水手卻命喪於登錄前沿。在小山頂的碑石上,朗德納克發現了通緝他的告示,署名的海岸遠征軍司令正是他的侄孫郭文子爵。當政見信仰與家族繼承相互衝突時,朗德納克毫不猶豫選擇前者,自己的內心更是升起無比痛恨的火焰,決意與這一家族的逆徒勢不兩立。上岸次日,朗德納克便找到報復的機會,在山下村子裏,他正好與剛剛佔領這村子的七千旺代軍隊相遇。在他的命令下,這幫反革命匪徒把戰鬥中俘獲的巴黎聯隊士兵全部槍斃,其中包括那個被聯隊收留的母親,並把村子燒光,把三個孩子一併帶走。

在巴黎一家小酒店裏,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庇爾、丹東、馬拉正共同商量解除共和國巨大潛在危機的方法,爲了消滅威脅革命的旺代叛軍,國民公會正式委派西穆爾登爲海岸遠征軍司令部政治委員。在雅各賓派領袖的眼裏,儘管年輕的郭文既有軍事才能,又勇敢堅強,但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即寬恕、慈悲。郭文認爲強者對弱者有保護的責任,寧願釋放俘虜,也不願殺死已經趴在地上的人,正因此雅各賓派決定派西穆爾登去監視郭文。在他們看來,革命派對反革命是絕不能寬恕慈悲的,同樣對那些寬恕反革命的人更是絕對不能容忍。

當西穆爾登聽到司令官的名字是郭文子爵時,頓時臉色蒼白,原來郭文正是西穆爾登朝思暮想的世界上唯一的親人。西穆爾登曾經是位教士,擁有一顆純潔高尚且憂鬱的心,善於思考、博學多才,雖然科學毀滅了他的信仰,他卻一直守着教士的戒律,孤身一人。年輕時,他曾來到郭文家族,把內心全部的愛傾注於家族的孩子身上,給這個家族的希望郭文子爵當家庭教師。這是一個無父無母、僅由叔祖父朗德納克侯爵撫養的孩子,西穆爾登把自己的知識、信仰、意識、道德、理想等思想毫無保留全部灌輸給這個貴族子弟。直到孩子長大成人,來到軍隊當兵,他們再也沒見過面,中斷聯繫。

隨着時間的流轉,如今的西穆爾登早已成爲一個冷酷、堅定的革命者。接到任命後,西穆爾登日夜兼程趕到旺代,恰巧遇上共和軍與叛軍的廝殺,他用自己的身體拯救了郭文的生命。當西穆爾登凝視着久別重逢的親人,淌着血的臉上閃耀着快樂的光芒,郭文叫着“恩師”跪在他的身旁。西穆爾登看到昔日的孩子已經變成一位勇猛的戰士、屢建戰功的指揮官,彷彿看到郭文身披萬丈霞光的鎧甲,化身成爲舉世矚目的英雄。

儘管朗德納克也是軍事領袖,並且更殘酷、更狡猾、更瘋狂,但在搏鬥中,代表正義與革命的郭文往往更佔據上風。最後,不但陰謀未能得逞,還被打得走投無路,幾乎全軍覆沒,只剩下十八個人退守到森林角上他們家族的一座廢棄的舊碉堡裏,那是一座基牆厚達十五尺的圓形高塔。高塔與高地由一座石橋相連,橋墩上有一座三層城堡,他們把三個孩子帶入其中作爲人質,下層堆滿乾柴、柏油,第三層置放乾草。而從橋上進入城堡的厚鐵門的鑰匙放在朗德納克口袋裏。一根硫磺引線從鐵門下拉入高塔,這樣使得共和軍無法從橋上進攻高塔。勇敢的共和軍先鋒隊在郭文的指揮下從牆洞向高塔中的敵人發起勇猛進攻,“紅帽子聯隊”巧妙地從炮眼爬進碉堡,裏外夾攻,敵人大敗,只剩下侯爵幾個人從壁上一個能轉動的石頭暗門逃跑了。

負責斷後的一個敵人臨死前點燃了引線,橋頭的小城堡大火騰空而起,被乞丐救活的農婦在火光中看見了房中酣睡的她的三個孩子。母性的本能讓農婦在火光中大呼救命,這喊聲驚住了已經脫險的朗德納克。共和軍打不開鐵門,又沒有梯子,正爲救不出孩子而焦急萬分。這時候,侯爵出現了,他手裏拿着鑰匙走向鐵門。之後,他的白髮在火光中閃現,從樓裏豎下一架梯子,把三個孩子一個個送下來。然後他束手就擒,被押在地牢裏。

西穆爾登連夜召開軍事法庭會議,定於次日處決朗德納克。然而侯爵用自己的自由換取三個孩子的生命舉動引起了郭文劇烈的思想鬥爭。爲了弄清朗德納克私放三個孩子的動機,深夜郭文獨自一人來到朗德納克牢獄。簡單交談,郭文認爲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這是上帝賦予他的責任。正因此郭文決然放走朗德納克,自己留在地牢中,以示贖罪。爲了這一寬恕,西穆爾登按革命法律判處郭文以砍頭,施刑的前夜,他來到地牢中與他的孩子一同進餐告別,內心充滿痛苦。天色微明,當郭文被執行砍頭的同時,一聲槍響,西穆爾登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三、讀後感悟

首次出版於1874年的《九三年》,作爲雨果晚年集大成之作,運用深邃的社會歷史眼光和磅礴雄偉的氣魄,描繪了一幅資產階級大革命的真實生動的歷史畫卷。小說以旺代叛亂爲歷史背景,以三個孩子的命運爲線索,通過朗德納克、郭文、西穆爾登三位主人公的講述,描寫了革命與反革命、共和與保王兩黨之間那場血與火的慘烈嚴酷的內戰,再現了新舊兩種制度那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殊死較量。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的殊死搏鬥,恰好體現了作者宣揚的人道主義思想。

《九三年》中,雨果運用驚心動魄的戲劇化場景,圍繞朗德納克、郭文、西穆爾登三位主人公,構造出主要故事情節,編織出複雜人物關係。小說中的朗德納克,不僅是保王黨統帥,更是旺代叛軍首領和精神偶象,看似殘暴、頑固、冷酷的外表下,卻在最後時刻冒死拯救了三個孩子,展現出人性真善美的高光色彩。

貴族出身的郭文子爵,“三十歲,高大魁梧,眼神像先知一樣深沉,笑起來像小孩。他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咒發誓”。如此完美的郭文,戰場上更是一個勇敢堅強、睿智從容的指揮官。而當朗德納克放棄唯一逃生機會,冒死救下三個孩子,面對英雄一樣的俘虜時,郭文陷入了遐想。最終郭文選擇放走朗德納克,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完美闡述了“生命的意義”,解釋了人性的曼妙美好。

作爲郭文的老師,西穆爾登在作者筆下被刻畫成一個冷酷、恐怖、可怕的革命者的化身。他看似崇高偉岸,宛若道德的化身,然而一切卻又顯得那麼冷酷、殘暴、無情。同樣西穆爾登作爲一個人,也有自己脆弱的一面,當他毅然處死自己的“精神之子”郭文後,彷彿自己的精神世界與現實世界發生了嚴重的衝突,無論精神世界如何光輝燦爛,終究無法逃離人性世界的扭曲。最終西穆爾登選擇自殺,讓自己的精神世界與這個暗影及另一個世界的光輝,在人道主義世界裏融爲一體。

出版於1874年的《九三年》,此時雨果已經72歲高齡,而法國則剛經歷巴黎公社起義。對於晚年的雨果來說,一生歷經多次法國革命,雨果自己也對人性有了極爲深刻的思考。正是這種思考,讓這部《九三年》有了不同於《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的複雜人性,真善美與假惡醜相互疊加。作爲書中邪惡的代名詞——朗德納克,卻在最後時刻冒死救下了三個孩子。可以看出朗特納克原本是有人性的,但是一旦被階級、民族利益所左右,衆人彷彿烏合之衆一般,人性也會被淹沒或者掩蓋。早期的雨果曾鼓吹革命、宣揚政治,爲人民服務,但經歷流放輾轉回國後,雨果更希望人們可以思考人性的真善美。他厭惡了當時法國大革命的那些政治、民族主義和階級對立的思想,認爲這是扭曲了人性的良善。

對於書中的郭文子爵,其實可以參照《唐.吉可德》中的唐.吉可德。顯然,郭文肯定知曉,朗特納克逃出去後,肯定會繼續組織反攻。對敵人的同情,就是對自己人的殘忍,但他依然決定用自己的命去救朗特納克,這體現出一種騎士精神。雨果筆下的郭文,既謳歌人性的真善美,又體現郭文怯懦的一面。正所謂既沒有絕對的真理,也沒有絕對的正派與反派,在郭文矛盾性格的一面,革命的絕對真理存在着人道的絕對真理。最後的結局,也給讀者留下深深的反思。

愛是一切的答案,是一曲貫穿生命從始至終的主旋律。愛的力量所到之處,生命便煥發約了蓬勃的生機和活力。雨果這部集大成之作,正是引發關於人性不斷思考,不斷探尋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其實我們每人向內求,反求諸己,探求自我得失,拋棄自我內心雜念,保持自己心中的淨土,探尋屬於自己的幸福密碼,人性的真善美便會悄然而至,自己生命的意義也會油然而起。

四、延伸內容

書籍:《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唐.吉可德》、《雙城記》、《法國大革命:一部歷史》。

其他:《九三年》話劇、電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