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別古龍,別母親,別黃霑,別金庸,有四種面孔

2022年7月3日,倪匡以87歲壽終,網上風雲突起,哀悼與批評並立。

這自然是因爲“斯人有疾”,大有爭議。


不過“千古”這事,本也荒誕得很,不是誰都當得,也一定是歷史說了算。

不妨就以個人生活說說倪匡,更不妨以一個側面。

1

倪匡作爲一個高壽的江湖大佬,一生曾送走過不少人,這其中各派名家也有不少。

早期最著名的一個,無疑是古龍。


古龍是浪子,倪匡也是浪子。

古龍是酒徒,倪匡也是酒徒。

古龍喝酒不倒不休,倪匡說最好的酒叫“再來一杯”。

兩個人算最爲相得。

至少倪匡對於古龍,那是真愛。

古龍48歲去世,人人爲之惋惜,倪匡最爲惋惜。

他曾經傷心不已,三天說不了話。

一再哭,一再哭,三毛只好一再相勸。


他還曾說:

“人間無古龍,心中有古龍。”

古龍去了,“感覺上,像是少了一半,真正一種實實在在的感覺,少了一半。自此之後,和誰喝酒有那麼痛快,和誰縱笑有那麼盡興,和誰談心有那麼多情?”

“你已去遠,我還會久留嗎?”

所以古龍的訃告,是倪匡寫的,他自稱是他“平生最得意的文章”。

古龍的葬禮,是倪匡主辦的,他自稱辦了一個“未能免俗”的葬禮。

他還因爲古龍平生最愛XO,就送了48瓶XO給他陪葬。

這些,都說明倪匡是真懂古龍,真的痛惜。

只不過,那酒又被倪匡他們喝了不少。


因爲有人提議,古龍那麼愛喝酒,大家應該陪他喝幾口,古龍是因酒而死,大家也應該對酒復仇。

結果據說,那天就喝出事來了。

大家正“復仇”之際,已經停靈好幾天的古龍突然大口吐血,以至於倪匡和三毛都覺得古龍沒死。

古龍的“反應”把殯儀館的人嚇壞了,他們堅持要蓋上棺蓋,但倪匡和三毛堅持不讓。

倪匡都不顧一切地抱住了棺材,以至於弄得一身桐油。

這事直到殯儀館的人請了醫生來,醫生確定古龍真的已死,這纔算完。

然而倪匡和三毛,隨後又有了新的舉動。

古龍跟倪匡、三毛都是至交,三個人也都相信人死後有靈,所以就曾有一個“生死之約”。

不管哪個先離開人世,定要回來相見,說說那邊的世界,解惑答疑。

所以古龍的頭七夜,就是三毛和倪匡一起守的,他們都在等着古龍託夢。

然而,古龍並沒有來,倪匡那夜夢到過好多人,就是沒夢到古龍。

這事倪匡大概是放下了吧,但三毛卻沒有死心。


七九之日,是傳說中的魂歸之日,古龍七九那天,三毛在她臺北的小樓上點亮了一盞燈。

魂兮歸來!

她依舊希望古龍能跟她再見上一面。

但這當然又是一場夢幻。

2

“古龍和三毛,對死有迷戀。”倪匡說的沒錯。

所以他在古龍去世後就說:“古龍是很好玩,很有趣的人,一個悲劇人物。不過不要緊,只要他自己快樂就行了。”

在三毛自殺後,就大痛一場後,又有所釋然。

他說:“他們喜歡用這種方式走。”

然而倪匡又何嘗不是愛談生死的人?

他實際上在40歲生日時,就給自己寫過一副壽聯:

“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麼;時已無多,無慾無求,無非是這樣。”

然後,他居然還自撰了一個墓誌銘:

“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

一個人活得好好的,總是談生死,這是很奇怪的事,但仔細想想,似乎也不奇怪。

因爲“悲觀是遠見,樂觀是智慧”,二者並不相背。

曹操是因爲“人生幾何”,才“對酒當歌”。

李白是因爲“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才“人生得意須盡歡”。

古龍是因爲人間滄桑,人生苦短,纔有了快意江湖的書寫。

纔有了《蕭十一郎》裏的那句:“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喫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殺最狠的人。”

蔡瀾是因爲人間值得,過期無效,纔有了拼命賺錢,拼命花錢的活法。

“譬如朝露”的人生看透、看破,既衍生了“一寸光陰一寸金”的緊迫感,也衍生了“人生行樂當及時”、“有了快感你就叫”的痛快。

它們有時候是單行線,有時候是並行軌。

所以倪匡就既是一個光電影劇本,就寫了461部的人,也是一個著名玩家。

他生前最愛說的,就是“這個很好玩兒,那個很好玩兒”。

2012年,他獲得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時,本該長篇大論的,但他到了卻丟開稿子,只說了十個字,就大笑下臺。

“謝謝大會,謝謝大家,謝謝。”


當時徐克主動說,他準備等技術成熟了,就來拍倪匡的經典,倪匡也沒好話:

這在於你,我無所謂。

這明擺着,就是來人間玩兒的。

倪匡其實是有名士風度的,名士風度是一種文化,一種風流,也可能是一種行爲藝術。

世間所謂的豁達,大都不過是經歷太多而已。

世間所謂的自由,往往不過是一種掙脫而已。

所以,這也算一種清醒,一種無奈。

倪匡在40歲時,就已經在說“時日無多”、“無非這樣”了,古龍去世時,他剛好50歲。

其後三毛自殺,倪匡對於人生想必又會有所看破、看淡,所以下一年,他就真的“藝術”起來。

1992年,倪匡的母親去世了,倪匡不哭,前來弔唁的蔡瀾一進門,就聽到他在哈哈大笑。

這當然讓蔡瀾不快,覺得這不合時宜。


但是倪匡在多年後的一個節目上,解釋了此事。

當時蔡瀾說:“人生真好,沒有痛苦更好。”

倪匡說:“肉體上的痛苦避免不了,精神上的痛苦只是一種感覺,你不要去感覺這種感覺,不就行了嗎?你來我母親的葬禮時,一走進門就聽到我哈哈大笑。”

倪匡是有意不去“感覺某種感覺”,這似乎就有點阮籍的味道了。

阮籍母親去世時,阮籍正在跟人下棋,消息傳到,對手請求罷手,阮籍堅決不肯。

但他下完了棋,卻喝酒二斗,長號幾聲,大口吐血。

阮籍其後等母親下葬,仍要喫肉喝酒,喫飽喝足了,纔去母親靈前告別。

可是他該說的都說完了,又大吼一聲,吐血幾升。

所以這就弄得他骨瘦如柴,不像個活人了。

然而阮籍的事仍舊沒完。

裴楷來弔喪,他端坐不動,只拿一雙醉眼瞪人。

嵇喜來弔喪,他還翻起了白眼。

倒是嵇康挾琴帶酒而來,他立馬高興起來,青眼相加。

阮籍的做法,裴楷看得清楚。

他是糞土世俗之人,我是禮教中人,他做他的,我做我的好了。

裴楷這叫各守邊界,誓死捍衛你的行事風格。

司馬昭也看得清楚。

他對批評者說,你我不能替他哀痛,就不要說三道四了。

司馬昭其實看得更加清楚。

阮籍不過是有意“去感覺”罷了,一個行爲藝術家,能有多大的危害?

讓他裝去吧,籠絡即可。

3

所謂的“香港四大才子”,是指金庸、倪匡、黃霑、蔡瀾。


他們都很能幹,很會幹,也很能玩,很會玩,但也有所不同。

金大俠文化底蘊深,儒雅範。

黃霑是真正的才子氣。

蔡瀾不寫,喫喝玩樂而成大家。

倪匡號稱老頑童,最爲另類。

有時候玩起來花樣翻新,百無禁忌,簡直是在八次元。

倪匡從來不忌諱談生死,他曾經說過:

“人一過60歲,每天都是賺到的。我已經多賺了20多年,再發生什麼事都不要緊,最要緊的是,一天活得比一天快樂。

所以他有一天,就“賺”到黃霑頭上了。


黃霑啊,我要是死了,你是不是要送個大花圈?一個大花圈少說也要400塊吧?不如你先把錢預支給我。

黃霑實誠,一想也是,還真就把錢給了。

給完了,這纔想到,誰先死還不一定呢,爲什麼不是你先給我?

不料,整天談生死的倪匡活到了87歲,比倪匡小六歲的黃霑,還真的先一步離去。

那是2014年的事,黃霑這之前就因爲癌症,苦熬了好幾年。

消息傳來,倪匡這次沒法再豁達了,他怒了。

說了句:“豈有此理!”

早逝的黃霑,居然好多年前就給後去的倪匡送了花圈,這也“豈有此理”。

4

“香港四大才子”難得還關係挺好,他們當初其實還有互相扶持的關係。

任何人都不能只靠單打獨鬥,混得風生水起,那個圈子的結交,其實整個都是互相幫扶的關係。

比如倪匡幫過古龍,黃霑幫過倪匡,金庸幫過倪匡,倪匡又幫過蔡瀾。

但是江湖複雜,人心複雜,情感複雜,倪匡對於其他人的離去,到底跟對古龍不同。

當然,這與年齡、閱歷、成長變化,也有很大關係。

倪匡晚年之際,百病纏身。


這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舉步維艱”,所靠的,便是無論如何,“我也樂天”。

所以2018年,金庸去世時,倪匡就看得很淡。


當有人指責(現在的網友什麼都管,不只管你說了什麼,也管你沒說什麼),記者採訪時,他就發表了這麼一段:

人到了年紀,必然要面對死亡,不必過分悲傷。他90幾歲死,我怎麼會難過?19歲死,我才該難過!他一生光芒萬丈,有什麼要難過的?”

但是他在當年10月,到底還是說了一句:很寂寞的,真的。

老友們一個個離去,江湖也不再是昨日江湖,天地間忽然就有些荒蕪。

5

倪匡是在2019年查出的皮膚癌,病上加病,非常痛苦。

醫生曾建議化療,但他拒絕了。

他覺得自己很快就將與疾病同歸於盡。


一生創造了許多經典歌詞的黃霑,有一本文集叫《不文集》,而倪匡的傳記叫《哈哈哈》,他們都是有獨特個性,獨特活法的人。

倪匡到晚年,到百病纏身,也還能哈哈哈,這是很了不得的。

只不過,老友相繼離去,同輩凋零,不知道倪匡此番將由何人來送,又是何種送法。

大約佳話難再得。

好在古龍去世時,三毛還有一段名言傳世:

“來得多彩多姿,去得無影無蹤,不忘人間醉一遭。筆暗或許微微,安心稍待片刻,我們隨後帶酒來。”

那邊或許更可老友團聚,隨心尋醉吧?

古龍很值得,倪匡賺到了,倪匡是一個不喜歡過度悲傷的人,或許他這一生,也可以只用一個哈哈哈了結。

這對於兩種意見的人,應該都很相宜。

•  END  •

文/九鴉文化

圖/網絡

更多文章,見公衆號:九鴉文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