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學》注修身卷十

隋 文中子著久住青山Lee

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纔必曲,其人非善矣。

【譯文】讓人信服的是一個人的品行。不培養品行,人的纔能就會用於偏邪,他的下場便不是善終了。

解:一般來講,智更容易讓人起信,但是往往害人害己的也是智之所發,其本還是心位不正。 不修德之才,應變所必需,堪長久之所棄也。

其實不必用善或者惡去區分人事,畢竟大多數人立善惡後就是執於此而朋黨聚。世上最危險的便是不結朋黨,但是隻要結於道律而不惑於心,終究是路行雖難終致於康莊。前半段路如果取巧,後半段多是獨品其澀。人生如茶,苦入口終是要回甘的。

  納言無失,不輟亡廢。小處容庇,大節堪毀。敬人敬心,德之厚也。

 【譯文】採納他人的建議就沒有缺失,不中途停止就不會前功盡棄。小的地方存有缺點,大的節操就可以被葬送掉。尊敬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思想,這是提高品德的關鍵處。

解:入耳之言或者不入耳之言,入耳後總是要有迴音的。節這種東西,不必看得太重要的,有時候有點小疵,還是好的。做人還是如玉有瑕的好,畢竟瑕不掩瑜。無瑕之玉,往往難全。先是求全玉,再來就是不忌瑕。人敬者,吾敬之;人不敬者,吾亦敬之。敬人敬心,並不能僅僅如例文所詮釋。此處“敬人敬心”首先是誠己之心以自敬,而後遵道而敬人,敬其人者發乎德善,敬其心則是合乎禮。此所謂道、德、禮一體,誠、敬不二。

  誠非虛致,君子不行詭道。禍由己生,小人難於勝己。謗言無懼,強者不縱,堪險其德焉。

【譯文】真誠不能靠虛假得來,所以君子不使用詭詐之術。禍患由於自身而產生,小人很難戰勝自己。對誹謗的話不懼怕,對勢大的人不放縱,以此可以驗證一個人的品德了。

解:強者不縱是駕於勢而不縱虐而失其心。

不察其德,非識人也。識而勿用,非大德也。

【譯文】看不出人的品行,就算不上會識別人。能識人卻不能任用他,就不能說是德高者了。

解:識人艱,故世上真正識人者稀。那些所謂的人力資源師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那些所謂的證書,就是笑話的證明。

寫在後面的話:我最近一直在臨摹王通的《止學》,因爲看了《日課十二條》,深有同感,所以每天也臨摹楷書止學一遍,至少。我也不止一次將《止學》推薦給朋友,可惜都把它當知識看,看完就扔了,間或有點心得的寫篇讀後感,之後就捨棄了。我在這裏又忽然想到《老子》那句:上士聞道,勤習之;中士聞道,或亡或存;下士聞道不一定大笑之,可一般會棄之如敝履。

我也一直在想,讀書人讀的都勸人向善,做好事,爲什麼最後社會這麼複雜?大概是因爲讀書的目的和懷的心思深淺不一。其實無論讀書、言談還是做事,歸根結底還是爲了自我的成全,不過這種成全有的是私慾,有的是公務,有的是明明德、止於至善。社會在發展,可是人心並未進步多少。倒不是善忘,而是根本就不知道吝惜前人精華。每一個生命說是獨一無二,也不過都是在重複歷史的故事。幾千年來,有幾個人跳脫出愛恨情仇、喜怒哀樂來真正的通透的活過?倒不是爲了追求活得通透,通透也只是我們和這個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