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思而學則不殆”

/因疫情封控沒法出門的時候生出了“姑且要做一點事”的想法,“思而不學則殆”

以下含劇透,不是書評,總結一下喜歡的/適合記錄的書

持續更新,學無止境(*´︶`*)

1.《人行道王國》米切爾·鄧奈爾

把這本書放在第一個純粹因爲它是目前我讀過的專業性最強、篇幅最長、最適合論文引用(當然是人文社科)的社會學作品。

聚焦人行道上的書攤販、流浪者、看攤人、佔位人等人羣,總結分析他們的日常生活、秩序規律、道德準則、社會特點。

“這些人在怎樣的道德秩序中生活?面對基於種族和階級的污名與歧排擠,他們如何富有獨創性地生活?他們的做法如何冒犯了工人階級和中產階級?他們的行爲如何以城市公共空間的管理機制產生交集?…”

從大人物到小人物、公衆人物到個體,我覺得專業性著作並不是在於“教會人們什麼概念”,而是“指出人們平時根本不會在意的細節”。

比如對我來說因爲生活在相對平等的地方,很少甚至不會在意膚色和人種的階級性,比如“作爲白人能夠使用黑人無法進入的快餐店的廁所”,“黑人佔流浪漢的大多數”等現象,這本書也討論了一些作爲流浪漢的黑人之間的交流和互相影響,他們在也許並不順利的生活環境中尋找自己的生存答案和生存規律,在此中尋找一些平衡。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作爲社會學的縮影即使在我們的社會中也有現實意義。

人行道上的人“爲什麼不一樣”,我覺得更多在於他們不同於社會傳統的生活方式和不同尋常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也許是所謂“正常人”之間的社會關係的變形(比如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有變成“邊緣人羣”的可能)。我們對少數羣體的討論是否也會發生在“少數羣體”中?在他們眼中我們這樣的“多數人羣”是否也在過着“扭曲的關係”的生活?在不甚清晰的界限和流動的人羣外思考他們的生活,我覺得社會學的自身帶入的意義在於此。

2.《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丹尼爾·凱斯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本劇透和不劇透都無所謂的書,也許不劇透帶來的情感衝擊更大,下文含劇透介意勿點。

這是唯一一部從表現形式到內容同時震撼我的作品。故事結構是一個弱智少年經過手術變聰明後因爲手術副作用而變回弱智的故事。

在表現形式上作者採用了一種很有意思的方式,他全篇用主人公的視角來描述整個實驗的開始進行和結束,前期主人公作爲一個弱智時寫的報告中的的字詞拼寫、邏輯和標點使用都錯誤百出且顛三倒四。

雖然我們的大腦有在閱讀中自動更正錯字的功能但在如此漏洞百出的情況下大腦還是難以用最快的速度做出反應,於是人的閱讀速度跟着被迫放慢,在放慢的閱讀裏讓人有一種“自己的表達也顛三倒四起來”的錯覺。一般作品中作者需要費心思營造氛圍遣詞造句以達到讓讀者共情的目的(這也是作者的追求之一),但此書中報告的詞句隨着主人公變聰明而越來越通順、準確且有內涵,作者通過這些“直觀的變化”來強制讀者共情,讀者的閱讀節奏隨着主人公寫作節奏的改變從而產生一種共振般的效果。另一種效果是當後期主人公迴歸低智商時詞句和標點的改變極具衝擊力,完美完成故事框架構建的同時將讀者的情緒輕而易舉地拉扯到巔峯(比如我注意到主人公表達上的變化時心裏一揪),用感同身受最大化來達到作爲小說的藝術效果真的很牛…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本劇透或不劇透都無所謂的書。對被劇透的人來說當看到主人公的智商和思考深度達到令人驚訝甚至驚豔的巔峯時會跟着調動情緒,但在這種不斷達到興奮最高點的同時“他後面會失去所有思想再次變成一個白癡”這樣的冷冷的提示會像背景音一樣持續播放。如果沒有被劇透過後期一定會被帶着走,在發覺“巔峯後的下坡路”後不受控地加快閱讀速度,像下山衝刺那樣衝到盡頭發現結局,這種大落完全用粗暴的形式把人的情感帶到谷底。只能說這種強制帶入讀者情緒的方式真的很牛。

它的內容給我的感覺是由社會學、自然科學、宇宙學、藝術等等學科伸出的藤蔓共同托起的。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的智力達到最高點時所看到的、感知到的關於宇宙和原子的描述,這些描述把前文所有的他的關於社會等等晦澀片面的認知、所感受到的痛苦和在社會中無處不在的違和感全部回收(也許到這裏就已經超出我的認知範圍了)。這本書的扉頁是“理解”,引言是“黑暗與光明”,基調是“感受”。人生在世客觀存在的“痛苦”、科學實驗中“實驗品還or值得尊重的人?”、社會上的“朋友”、愛情中“曾經的自己窺視着一切”、“不僅爲自己負責,還要爲其他的即將接受手術的人負責”、“哥哥,我們需要你”等等,這些是否是客觀存在的“人生意義”?變聰明的主人公爲這些問題煩躁又是否是一個正常人應該經受的“智障體會不到的苦惱”?“變聰明”對主人公來說是不是一種“人文關懷”?

與主人公一起接受實驗的叫做阿爾吉儂的小白鼠更像主人公狀態的映射。最後送給阿爾吉儂的一束花更像是主人公在拾起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塊碎片。

除此之外此書的藝術性與人物設定也很有趣,很像在白紙黑字打印出的嚴肅材料背後畫的一道彩虹。

3.《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弗雷德裏克·巴克曼

看這本書是在阿爾吉儂之後,如果說阿爾吉儂是文學和科學結合的嚴肅而壯麗的雕塑,那麼歐維就是典型的完整的充滿愛和理想的便當。

全書分別講述了歐維的現實生活與歐維的曾經,一個決定去死的男人周密而莊重的死亡計劃被鄰居家的倒斗車攪亂,從此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般,生活裏的瑣事和突發事件不斷打亂歐維的計劃。古怪教條歐維爲此不斷更改計劃的同時逐漸走上另一種生活道路。結局是標準的大團圓可以放心食用。

當然早在前期就爲結局埋下了伏筆所以結局說不上出人意料或者很精彩。接近結局的時候有一小段別出心裁的設計。有一種作者並不是想寫他的故事而是真誠地想描述死亡,有種“用白巧克力在草莓上雕花把草莓打扮得漂漂亮亮後一口喫掉”的感覺。推薦寧檬的譯本(真的是很戳我萌點的有趣)。內容上有很多巧妙的小心思用來把人物形象立起來,區別於很多老生常談的描述方法。可能知名作家都很有營造藝術和浪漫氛圍的能力,我在讀的時候一直在想如果讓我來拍這本書一定要在某一章加褐色濾鏡、在某一章毫無節制地鋪陽光之類。總的來說故事整體是大衆很喜聞樂見的有趣的生活小故事,歐維是性格尖銳的誇張性的藝術形象,描述的苦難也是可能真實發生的、看完後會心裏酸酸的深刻的苦難,最後的結局是圓滿遠遠大於遺憾甚至沒有遺憾的結局。

作爲一本完整的小說,它可能不涉及很多專業的論述或思考,作者想表達的所有對社會和人的想法都體現在歐維身上。

想被治癒的人可以去看看,很適合在旅行前的最後一個下午帶着興奮感去看。(雖然後期會心痛但真的很有趣)

此外我有一個很主觀的關於“寫作素材是越有新意越好嗎?”的感受,但因在這本書中體現不夠明顯,放在後面《時生》裏。

4.《山茶文具店》小川糸

日本的很多作品都自帶“盛夏 貓和少年”的和煦感。《山茶文具店》像一張乾淨的茶綠色爲底、細細的黑色字跡、大塊留白的純色賀卡。

主人公是位代筆人,以主人公代寫各種信件、與鄰居和朋友的交往以及對祖母的懷念和理解展開。每個故事都很短,不是單元形式,而是穿插在主人公與朋友和記憶中的祖母相處之間。很新穎的是書中有作者寫過的所有信的圖片,圖片配合文字將日本的社交文化和代筆文化體現得更直觀。

值得一提的是主人公在代寫每一份書信前都會經歷聆聽-交流-思考-自身帶入-選信紙-選墨水/寫字用筆的過程。在她的自身帶入的過程中能感受到人真的會經歷很多場合和困境,但主人公的純粹的真誠又會讓人覺得立即受到了安慰和淨化。主人公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帶入委託人的情感裏,又別出心裁地創造多種寫信和表達方式,同時對書信敬語嚴格把控,在選信紙、墨水、筆的過程中能感受到代筆文化和代筆人對自己的高要求和對文字、情感的尊重以及對書信特點超高水平的把控。或許幹一行愛一行,每一次信紙的嚴格選擇、每一份關於書寫的禮節、每一段斟酌後的字句,加上配圖,這些都能讓人覺得代筆是一個情感滿溢的傳統行業。這背後套用一箇中國的詞“匠心”。書中對日本書信體的禮節文化也有科普。

故事框架依然是溫和治癒的“和解”主題,敘述節奏也非常舒緩平和,期間沒有大的情感波動但能使人全程保持在潤潤的平靜感裏。適合在沒有工作的下午做下午茶伴。

5.《夏天、煙火和我的屍體》乙一

這本書的作者比它本身更有趣。16歲的天才少年,日本暗黑風小說作者。這本書也是典型的日式暗黑風格。

這本書重在內容的反轉和緊張感,這個劇透真的不太好。能通過語言表達和反轉安排看出作者作爲一個十六歲少年的天賦。篇幅很短且反轉很多,但每一個反轉都有道理絕不至於像很多國內的劇本殺、推理小說一樣讓人摸不着頭腦。結局對很多人來說可能細思極恐但對我這種長期混跡在恐怖文學裏的人沒什麼殺傷力。

我還收藏了作者的另一本書叫《動物園》等待repo。

6.《時生》東野圭吾

時空穿越梗,也許看了簡介後第一眼就能猜到結局(也是因爲如此我拖了很久纔看這本書)

內容是典型的東野圭吾的風格,講述因爲遺傳病離世的時生穿越回父親年輕時並參與父親的生活、最後因身體損傷離開這個時空的的故事。時生雖然患有遺傳病但“沒有後悔被生下來”。全文都是愛和理解。

在互聯網興起的這幾年可能很多人看到過諸如“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屋子裏聽到了敲門聲,他走過去開門卻沒見到任何人,他轉身時門已經關上了,於是他敲了敲門”,和“二十歲的他回到他十歲那年父母因看不清駕駛員面孔的車禍而離世時,可時空旅行略早,他心急如焚地開車趕向記憶中的出事地點,卻在那兒撞上了一個一家三口的車”。類似的故事在於形成了時間的閉環,在時間的“莫比烏斯環”上因果奇妙地相接從而達到令人驚歎的科幻效果。

《時生》也是這樣的莫比烏斯環邏輯。時生穿越後對父親說“你讓我在xx等你”,在這個時空裏的時生因傷而死時他的父親想起了他這話,於是對他大喊“我在xx等你”,時生回來的因造就了果,這種老梗對於新時代已經熟悉這個邏輯的人來說這相當於新奇感被腰斬。

但我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雖然知道結局,還是會被中部內容吸引。時生作爲外來者與父親從尷尬到互相理解的相處、他們一起抹平的遺憾和“因爲你存在,所以你出現”的故事,這些故事似乎每一個都不如穿越素材有新意,但對於一個對“新意”失去興趣的讀者來說這些故事反而變成了高光。

所以越是有新意的素材就越是好嗎?

世界上每天發生的事就這麼多,加上歷史上的故事也不夠全世界的寫作者同時工作。但寫作能夠從古到今經久不衰,靠的並不是永遠快社會一步的新意,而是寫作者本身的串聯故事的能力。當然有新意的素材會被大加讚賞,但除新意之外,能夠挖掘老故事中不一樣的因果也是創造力的體現。

比如《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就像舊瓶中裝滿新酒。傳統的大團圓的結局,如果僅僅將新意作爲評判標準,那麼大多數讀者會在猜出結局後離去了。

還是想說一說這個故事本身,主人公的妻子有遺傳病史,他們在很高的風險下決定生出孩子,可惜的是沒有賭贏,他們的孩子時生還是患了遺傳病。

讀的時候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紀錄片叫做《天賦異稟》我特別喜歡這個譯名。除此之外我還看了一部關於連體嬰兒的紀錄片。討論的人很多,而且一些看法集中在“有遺傳病的孩子是否不應該被生下來”。這讓我想起了最近在看的一本書裏的“死刑犯應不應該被執行死刑”,在我還是個極端的正義主義者的時候答案無非是肯定的。

但現在我得以多維度地看待很多事的時候覺得人權和人性真的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事。對於已經可以稱之爲“人”的胎兒來說能否自主選擇是否降落於世、對於已經擁有人權的連體胎兒來說是否願意面對一些苦難而換取生的權利。對於他們來說所擁有的人權是否包括承擔痛苦的權利,而社會和親人又是否也有責任與他們一起承擔這些額外的“痛苦”,他們是否需要“申請”讓他人與自己一同承擔痛苦,這是否也是一種人的“社會性”的體現——如果答案是“是”的話,那麼這種過於寬泛的社會性是否會影響社會發展的效率,這是否是“一般社會性”中的“特殊社會性”,又有誰會爲這份丟失的效率買單;如果答案是“不是”的話,那麼人的社會性的界限在哪。

但從情感上來講,秉持着作爲“人”的意志可以面對很多東西,無論是患有遺傳病但“不後悔被生下來”的時生、一天天長大的連體嬰、以及多位患有難以治療的病症卻依然樂觀生活的“天賦異稟”的人們,我很想知道他們是怎樣看待生命與疾病,又想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

當前網絡上對此的討論幾乎是一邊倒的優生優育,從客觀看來優生優育是對社會和自己的財富狀況更大的負責。也許答案已經出現,今後我一定會去找更兩全的答案。

7.《滄浪之水》閻真

這本書講的是衛生廳系統裏的一個小職員浮浮沉沉的故事。這是我在爲“絕對的社會公平與正義”振臂高呼的時候我在醫藥系統工作的老爸推薦給我的官場小說。

本20世紀末知識分子池大爲帶着同爲鄉村醫生父親的期許進入衛生廳工作,他抱着知識分子的理想主義且固執清高,在數次被同事和領導打壓有苦說不出後逐漸變得同樣虛僞奉承,在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同時爲自己雪恥,最後爬上了高位。坐在高位的他開始思考爲官的意義,他試圖利用自己的權利作出改革,卻因觸動了大多數人的利益而受到強烈阻撓最後作罷。他知道自己違背了初心和父親的期望,他沉浸在虛僞的利益中。最後他在父親的墳前將《中國曆代文化名人素描》付之一炬。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幾乎每天在微信上跟我爸暴跳如雷,我作爲從未涉世的大學生痛罵所謂“真正的社會”的虛僞和不公平。我爸看着我也許就像看着曾經的他自己。最讓我感到無力的是前半部分我和池大爲共同堅持的醫者本性被同事和領導輕蔑踐踏、池大爲受盡折磨和屈辱最後應得的利益被剝奪到一乾二淨。但即使我告訴自己小說中有藝術加工依然覺得沒法釋然。“社會將所有人染成黑色”這種理論第一次在我眼前鋪展開。

但我不能去怪主人公,因爲他確實失去了太多應得的工作報酬,他並非沒有堅持過自我。

我也不能去怪主人公的同事,巴結領導、搶着做面子工作這也是他的一種生存方式。

我也不能去怪主人公的領導,領導很難在一片讒言中精準挑出諫言。

我也不能去怪主人公的父親,“清廉端正”是古訓,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爲一棵白楊。

但好像每個人的正確結合起來組成了一個尷尬的錯誤局面。真誠的人被嘲弄、虛僞的人被盛讚、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被迫讓出應得的利益、社會將理想準則擱置,獨立形成了一套“潛規則”。

這本書告訴我的大概真實的社會里虛實各自爲戰,過高或過低的道德準則都不夠合適。社會發展已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我們需要做的是在不試圖破壞平衡的條件下再去追求自己的“自由”。

當然這需要不斷的努力。

8.《消失的13級臺階》高野和明

很經典的日本推理小說。但如果我是一名日本的法律研究生,我會看得更有代入感。

單從推理角度看並不是特別驚豔,它的推理階段是很正常的一環扣一環的一點點尋找線索,對於很少看推理小說的人來說可能會起到推理小說的懸疑感和轉折時帶來的震撼,但對於常看推理的人來講很多時候通過人物關係是可以猜到接下來的發展的。很多關鍵人物基本上一出場就能猜到接下來他(她)們的作用。

但這本書並不在於推理,它真正的亮點在於在情節中給每個人套上了一個值得討論的法律情境。書裏對日本死刑法律做了很詳細的描述,很像材料閱讀一樣給出材料,人設處在需要分析的情境。在這本書裏日本死刑法律是一條由無數折線拼成的長長的線,那麼人設就站在每條線的交點。同時“正義”和“死刑”的碰撞也在不斷進行,它們的碰撞迸出的思想的火星都被作者以反問的形式拋給了作者,這是它的厲害之處。能夠在推理小說的體系中進行一些法律學上的分析和描述,但又不會很艱澀難懂,因爲所有的專業性的討論都隨着人設和情節的流淌而水到渠成。同時它落腳的“正義”是我讀過最樸實的正義,它沒有空泛地談“正義”,而是將正義和法律放在一起對比代入,從而給正義和法律同時找到落腳點。

我覺得法律情境是這本小說最大的亮點,它始於推理但不囿於推理,引導我們真正從上帝視角看待日本死刑法律的同時,也利用法律本身的多面性和曲折性來引導情節的曲折。

我跟我朋友形容“其他書是格局打開,這本書是格局轉移”。

//

還沒有看完的書就不列出來了,只寫最近看過的書,會持續更新

感覺持續輸出和持續輸入都很難。尤其作爲一個被碎片化信息包裹兩年的人,“閱讀復健”是一個有些痛苦的過程。我的方式是把手機和人鎖在兩個房間裏、用雙手不能亂動的姿勢捧着書來讀。最開始很難不溜號,面對長篇文字時注意力難以集中。但在多次“復健”後閱讀速度和注意力都會提升。碎片化的時代剝奪了人閱讀長文的能力,但閱讀永遠不應該被邊緣化。

不是很推薦去豆瓣或者小紅書去看書摘。一方面書摘帶着摘錄人非常主觀的想法,另一方面如果除去全書具體的情境,某些詞句本身並沒有意義。此外豆瓣的短評過於公式化(比如“我哭了一整晚”“我哭了一整天”),小紅書的書摘讓人懷疑博主到底有沒有看過這些書(比如在嚴肅的報告文學下寫全是emoji的推薦語)。網紅時代帶來的浮躁不是一兩本網紅書籍可以壓制的,很多書籍也因爲被網紅化而失去了公信力。

我的方式是去搜高校圖書館的書目目錄,在大類下隨意挑選自己喜歡的書,或者登入一些電子書找書網站,隨機生成書單,自己再根據簡介和標題找自己喜歡的書。

很多專業性強的書籍是很厚且很枯燥的,而且作者的思維一般都很跳脫,如果沒有總覽全段的過程可能會產生“我讀了什麼”的感覺。我的建議是少讀精讀專業書籍,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從一兩本專業書籍中得到的社會規律足夠受用很長一段時間了。讀書不要貪多也不要貪快,否則會更有空虛感的。

最後,電子書的觀感真的離紙質書差了好大一截,能買紙質書真的要買紙質書QAQ

祝看到這裏的人天天開心(*๓´╰╯`๓)也歡迎評論區或私信推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