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西周樂府官員到民間採集歌謠後編輯整理而成

一共有305首,時間大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魯宣公,也就是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600年,長達五百年的時間。


樂府官爲什麼要採集這些歌謠呢?因爲當時沒有電視、電話、計算機、網絡、報紙這些媒體,周天子要怎麼才能知道他分封的諸侯有沒有好好治理國家、照顧百姓呢?最好的辦法莫過於通過反映人民心聲的歌謠了。


《詩經》裏最爲衆人耳熟能詳的,莫過於《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是整部《詩》三百的開卷第一篇,當然有它的代表性。《史記》裏說《詩》本來有3000多篇,孔子去掉重複的,選取有助於禮義教化的305篇,編成今天我們見到的《詩經》,我們難以確定《詩》是不是本來有3000多篇,但孔子編《詩》大抵是可信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