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次第》第四天

一篇很短的拆書稿片段

1【閱讀原文】

自從我病情加重以來,菩提洲網站每天都收到大量來信,詢問我的情況。我內心感激之餘,也暗自慶幸在這歲末年初的時節生這一場病,令遠近許多人發願放生、供燈、持誦經咒,實在是病有所值。

生病本是人生尋常事,這世上沒有人不曾生病,但大多數時候也只是自己忍受病苦的同時連累身邊的人一起擔心操勞,談不上有多少積極的意義。當身處逆境時,不妨有意識地訓練自己以更加現實的態度去面對生活的考驗,看看從逆境中能得到什麼於己有益的東西。很多情況下,疾病會成爲我們培養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好機會。

根據佛陀的開示,解脫是從認識痛苦開始的。人在病中,也許能比平常更深刻地認識痛苦。日常生活裏讓人不如意、不開心、傷心、煩惱的因緣是那樣的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

但是,人們總是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認爲探討苦的話題是不妥的。遇到問題和麻煩,一般人慣常的反應是盡力逃避或假裝什麼事也沒發生。然而一旦生病了,尤其是大病,就再不能說“一切都很好,沒有問題”或者“那是以後的事,現在不用擔心”。我們不得不暫停下來想一想,痛苦是怎麼回事,而人生又是怎麼回事。

佛經上把痛苦分爲三大類:苦苦、變苦和行苦。

所謂苦苦,就是顯而易見、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體和精神的創傷,病痛、恐懼、生離死別。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誰也不會把它們誤認爲是別的東西而想去追求、親近。

變苦是指通常被我們理解爲快樂的種種體驗和現象,因其本質爲苦而終將由快樂變成痛苦。比如現代人的很多煩惱和疾病都是由於飲食不當造成的。喫喝是生存必需的條件,好的飲食會令人感到愉悅,但這種愉悅不會隨着飲食量的不斷增加而增大。如果其本質就是快樂的,你喫喝得越多應該越快樂纔對。然而,過度飲食讓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會導致多種疾病,這說明飲食的快樂裏包含着痛苦。

人們的生活方式、自以爲快樂的一些行爲,像長時間使用電腦、看電視、開車、熬夜唱歌跳舞喝酒等等,都會造成疾病。

同樣,相聚是快樂的,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快樂裏隱含着分離的痛苦;戀愛是快樂的,而相愛容易相守難,戀愛的快樂裏隱含着爭吵、猜忌、怨恨的痛苦;年輕貌美是快樂的,只是歲月無情催人老,年輕的快樂裏隱含着衰老的痛苦;爲人父母是快樂的,可把那樣嬌小脆弱的生命撫養成人,要付出多少精力。提心吊膽、不寢不食,這其中又有多少辛苦!升職加薪是快樂的,不過壓力和焦慮也隨之而來,辦公室政治升級,各種關係處理起來令人頭疼。個人財富增加後如何保管、保值和分配,都是操不完的心。仔細思量,人們生活中每一項快樂都含帶着日後的痛苦。

較之苦苦、變苦,行苦是一種更深刻也更細微的痛苦。它是指陷於輪迴的衆生整個存在狀態的無奈和不圓滿。身心受到業力牽制,被種種煩惱束

縛。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煩惱中來,到煩惱中去,全然不得自主地流轉,流轉。

具體而言,人間的痛苦又分成八種。無論貧富強弱,所有人都無可避免要經歷生、老、病、死的痛苦。除此以外,人們還在不同條件、情況下各自感受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不欲臨的痛苦。

我們可以通過健身,嚴格遵守合理的作息、飲食規律,避免某些疾病,但想完全不生病卻是不可能的,保養得再好的身體遲早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生病了,我們就得吃藥,也許不能出門,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喫自己想喫的東西;若是大病,我們還要住院,動手術,接受漫長而痛苦的治療,日日夜夜同病痛抗爭,有時候甚至覺得生不如死。

衰老也是無法逃避的痛苦。如果我們夠幸運,沒有夭折,那就不得不面臨衰老的尷尬。頭髮越來越少,皺紋越來越多。明眸皓齒變成老眼昏花和一堆假牙。以前的事情記不住,後來連眼前的人也認不出。在我們最需要別人照顧、幫助的時候,我們衰老的樣子卻是那麼令人反感、憎惡、不願接近。我們只好孤獨地等待死亡。死亡意味着離開自己親愛的人、心愛的東西,拋下珍惜的一切,而我們最終卻期待死亡的降臨,彷彿那是一種解脫,好讓我們不再孤獨。

承認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觀消極,實則不然。如果你把痛苦純粹當作一種負面經歷,總在想方設法避免它,或者認爲痛苦是一種失敗的表現,要是自己能力足夠,一切都擺得平,就不會有痛苦。如果你這樣想,毫無疑問,當問題、挫折出現時,你會感到分外壓抑、焦慮和不公平。“爲什麼倒黴的總是我”、“憑什麼讓我受這些苦”,你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無辜、最可憐的人。或者你跳起來指責、抱怨,說:“這都怪某某人,如果不是他那樣做,我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這樣做也許能暫時緩解焦慮和恐懼,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某些情況下,逃避反而會加重我們的焦慮和恐懼。缺乏對痛苦的包容和忍耐,令我們脆弱不堪,打擊、挫敗接二連三,生活真的變得比較慘。反過來,如果我們認爲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來如此,我們就能更好地集中精力處理問題本身,而不是無謂地糾纏在憤憤不平的情緒中。這種情緒只會增加挫敗感和怨氣,卻絲毫不能幫助我們富有建設性地應對生活的難題。

接受痛苦的客觀存在後,我們要進一步瞭解它。拿疾病來說,如果我們有一定的病理常識,就知道如何相應地調整生活習慣,防患於未然或減輕病情。而不是像人們常做的那樣,非要等到病發了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爲毫無準備而措手不及甚至悲觀放棄。在疾病與其他的痛苦面前,我們其實完全有可能保持尊嚴和從容。

某些情況下,我們能夠利用自己對痛苦的熟知,通過破壞其形成的條件去阻止某項痛苦生成。然而,我們同時也應該瞭解:生活中很多局面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也不是事到臨頭能改變的。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動都無法阻止果報的顯現。如果痛苦、尷尬在所難免,我們最好讓自己有所準備。這樣做的好處是,雖然該面對的問題還得面對,該經歷的痛還得經歷,我們卻不再那樣感到苦,不必再承受額外的恐懼和焦慮。

寂天菩薩曾說:“問題若有辦法解決,就不必擔心;若沒辦法解決,擔心也沒有用。”

當疾病降臨的時候,我們可以試着運用寂天菩薩的竅訣去應對問題。從醫學的角度說,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醫學研究都證明,健康、放鬆的心態有利於治療,而負面的態度和情感,如憤怒、怨恨、憂慮等,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痛苦普遍存在,生活不可能完美無缺或總是稱心如意。由於這個見地,我們終於可以放鬆下來,不再急於逃避和指責,甚至不再想盡辦法化解,因爲我們知道:只要有這個身體在,我們就必定經歷衰老、病痛、死亡;只要心裏還有貪執、嗔恨、困惑、傲慢,我們就必定感受痛苦。


2.【消化和理解】

人本生活在這世上就是要學會面對死亡,面對人生的生老病死和苦難的。當我們知道這一現實後,自己纔會釋懷纔會正視這個狀態和問題。不管是因爲生大病還是什麼,當我們知道原因或者去探索原因的時候,你纔是真的理解疾病給你帶來的啓示,否則就是糊里糊塗病了還不懂覺醒和覺悟,那就達不到疾病他自己給你的作用。

人間的痛苦分爲較之苦苦、變苦,行苦。苦苦是顯而易見得痛苦,比如疾病。變苦是表面是快樂實際隱藏着悲觀和苦難,比如說喫得過影響身體健康,聚會也包含着別離。行苦是輪迴過往的痛苦中,無法解脫,身心受到業力的約束和影響,走不出。


3【聯繫過往經驗】

我在2021年有了靈性的變化好痛苦,用了一年的時間才能勉強接受。師傅說那是上輩子過往積累的東西,你和佛有緣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4.【目標和行動】

自己唸經文,行善,勸人不墮胎,多喫素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