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10.12集备:“满分作文的样子写作指导策略”的消化与运用(一)

实习教师王洁婷2022年10月12日九年级集体备课记录:“满分作文的样子写作指导策略”的消化与运用

一、题外话: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路径

听了杨院的作文指导专题课,对作文指导的策略梳理,为什么不是我们青年教师第一时间完成?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何提升?

——多动笔,多写教师手记,多写教学工作心得。不追求写规范的专业性强的论文,写具体问题的小方法、小心得、小体会、小经验,凡是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教案、问题解决的方法,与学生的交流,等等,皆应形成文字,不为向他人推广,只为记录自己的思维经历,留下自己对问题的思考。

建议每位老师利用网络日志,或QQ空间,或个人博客,或简书,或微信公众号写作软件,建立起自己的思维库,建立自己的工作手法实录。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路径。

二、作文教学

(一)主题:在作文课——“满分作文的样子”的基础上完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思路。

(二)当前教学情况说明:

1、强调学生要重视接下来的作文写作方法的学习。

2、课堂上引导学生写出自己认为熟悉的传统文化的题目

(三)梳理“满分作文的样子”需要细化的内容

1、内容与立意。

(1)体现标题中的每个要素(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有必要给学生再讲一次。

(2)方法:①重临界学生。②通过培优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时间长度、空间广度、思维深度。

(3)关于时间长度、空间广度、思维深度的一些调整。

①时间长度:具体可以通过“曾经......”“有一天.......”“也许将来......”“一开始”“渐渐地”“直到”等词语和内容表现出来。

②空间宽度:具体可以通过“小时候在老家”“现在在城里”“那年夏天,我电视上看到......”等词语和内容表现出来。并且明确时间长度和空间宽度是互相伴随的。

③思维深度:变化语言结尾渐进式点题,同时也可以使作文升华。其中“升华”是抽象概念,具体可以让学生思考:是什么,为什么。例如写音乐能不能上升到对音乐的热爱。

④线索:以主体句为线索,变化语句。(这个类似于糖葫芦的“竹签”,场景内容转换就是大小葫芦)

⑤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追求满分作文,水平比较一般的学生,如果实在写不出来,就写生活中的体育运动等这一类难度比较低的,把内容写得生动也可以。

2、选材与用材

(1)关于素材的积累收集:考虑让家长协助学生搜集学生在生命中体验过的内容。作为学生的素材。尤其是学生经历过、感受过、参观过的经历,可以上网了解相关的知识,回忆自己什么时候,因为什么机缘去的等过程。

例如:

①写书法——颜体,学生需要了解的内容,包括颜体的特征方正大气,敦实,厚重,了解这一特征与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的关系等。

②写乐器——琵琶,了解有哪些象征,具体的动作,形容的词汇,声音的词汇等需要积累。③写事物景物——塱头古村,可以感受书香之家,相关的文化等。

④写诗词、舞曲、诗人等,要解读出爱国的内涵。也可以对一个著名的诗人进行深入的了解,诗人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2)关于选材

①考察的方向很有可能为讴歌新时代、新生活等;民族自信是永恒的时代主题。

②选择的内容可以为体现经济繁荣、疫情管控成果、时代/社会的生活(车让行人——这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关注弱者,做志愿者)

③注意不要写成议论文,而是重点描述一个人、写一个场景等,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例如,一个街道的变化,是社会文明建设的体现,城市的发展的成果。也就是由一个人一个现象一个镜头,看到社会的变化,人们素养的提升。或者感受农村老家的变化,由环境的改变,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或通过一座大桥感受到国家的建设进步。可以看“这十年”记录片或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在小经历看中出大变化。

(3)用材

①个人素养类:

如练琴——写对艺术的追求,对美的追求,用生动的语言,将自己特殊的体验写出来。

②运动类:

这一类依然可以写,可以升华到国家富强,民族自豪感等,这一点很重要。

③事物类:

对某一类景物或者事物的写作,如那一片油菜花,那一棵古树,这些则比较容易写出诗意。

(4)总体要求:学生对哪一项事物,比较熟悉,有感受,需要上升到家风、爱国、民族文化等;每节课抓一个方面(传统文化、讴歌新时代、自然景物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