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影响力》里超实用的技巧有哪些?

“营销”,如果感兴趣琢磨琢磨会发现挺有意思,而且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处处都在被有形或无形的营销着。


所以,无论你是买东西也好,还是卖东西也好,都应该知道点,不为别的,只为买东西时不被商家恶意套路,卖东西时能更好卖、卖的更多。


最近翻看了之前写的《影响力》读书笔记,满满干货。如果说在策划活动或写营销文案时最常用,印象最深的也就是这本书里所讲的“对比、互惠、承诺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了。


下面跟大家具体来聊一聊,结合过去的一些经历,你会有种“原来如此”的醒悟。


1. 对 比


我们总能听见有些商家在描述自己的产品时说“多么多么的好,多么多么的便宜”,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法感知商家描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好,真的便宜。


比如水果商喊“新鲜的水果,个头特大,价格贼便宜”,你脑袋里能根据他的描述想象出所卖水果的样子吗?估计很难,因为“特”“贼”都不是固定值。


这里如果用上对比呢?变成“早上果园刚摘的水果,个头跟篮球一样大,超市每斤15元,我这只要8块钱”,这下是不是对“大”和“便宜”就有所感知了?


此外,关于“对比”的应用,商家还用在了很多地方。比如先卖顾客一件贵的东西,然后再卖相对便宜的东西,相比于那件贵的,后面这些就显得价格不那么高了,少了价格敏感的约制,购买率自然就高了;还比如带顾客看房子,先去看两套又破又贵的房子,然后再带着去看一个正常的房子,有了前面的对比,后面所看这套正常的房子就显得非常好了,成交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2. 互 惠


中国人常说“有恩必报”,你帮我一把,我肯定得回报你一下,要不我就会有亏欠感。所以,很多人就抓住了这一心理,利用互惠原理,在求人帮忙之前,先给对方买点东西或提供一些帮助,这时再请对方帮忙就容易多了。


很多商家也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推出了类似“免费试用”的玩法。你免费用都用了,好意思不买点吗?甚至有些商家强行给消费者塞好处,然后强行推销。


3. 承诺和一致性


很多人都好面子,看重自己的信誉度,做事讲究个“言而有信”,所以在一些事情上,如果他已经表明要做,并且很多人都知道这事,那么大概率他就肯定会做。


这招在减肥和学习上有所应用,有些人会把自己要减多少斤或要看多少本书这个目标发在朋友圈或群里,让很多人知道,这样就会有压力,毕竟大家都知道这事了,如果做不到会很丢脸。所以,为了证明自己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他们就真的会努力去做。


一些销售或商家也会借用类似的原理,比如销售在给客户打电话开始阶段,会不断的引导客户给予“是”“很好”类的回答,然后再进行推销;而电商平台用到的“预付定金”其实也有点类似,你先交一点点定金,相当于给出了“我要买”的承诺,为了兑现承诺,那我就一定会买。


4. 社会认同(从众心理)


这里重点聊一下“从众心理”。当我们遇事不知道该怎么办时,会习惯性的看别人是如何做的,然后照着模仿。习惯去请教和听取他人意见,然后根据对方的意见行事。这些就属于从众。


根据从众心理,商家发明了“”;销售现场安排一些非常热情的“托”,显得一片火热,进而调动现场其他人的情绪和参与热情。包括现在电商平台用的“销售量”“好评率”等其实也算是在利用大家的从众心理,“这么多人都买过,好评率这么高,那我也买”。


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可以应用在育儿上;对于孩子一些不好的习惯,一味的批评可能毫无用处,甚至适得其反。如果利用从众心理,根据孩子爱模仿的行为,可以通过给他们看一些正向的案例来诱导他们模仿,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甚至父母以身作则,做一个优秀的榜样,孩子自然也会“有样学样”。



5.喜 好


这个很好理解,相比于我们不认识或不喜欢的人,我们更愿意答应自己认识并且喜欢的人提出的请求。


而我们喜欢一个人的理由也有很多:可能是对方跟自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方的夸奖让自己很高兴,大家统一战线要一起努力完成一件事,或者可能仅仅是对方长的很好看、很有亲近感。


所以有些销售员在跟顾客沟通的过程中,会根据顾客的语气语调、兴趣爱好等来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和内容,使双方更相似,寻求更多的共同点,进而获得顾客的喜好和好感,提升成单率。


还有一些商家会采用“红白脸”的方式,销售员会作为友善的角色,表现出与顾客站在一起,向“可恶”的老板进行谈判,为顾客索要好处,以此来获得顾客的好感。



6.权 威


同一件事,一位扛着锄头的普通农民和一位身穿白色大褂的专家给出了不同的建议,你信谁?


我想多数人都会信专家,因为专家有专家的头衔,穿着外表等也看起来更可靠、更权威,而权威就更容易让人信服,甚至是“盲从”,哪怕农民说的才是真的。


关于如何看起来更权威,可以从头衔、制服穿着、身份标识等方面着手,很多企业在做宣传推广时会让出镜的人员穿上专业的服装,配上很多证书的照片等,让其看起来更具权威性,这样更能让消费者信服。



7.稀 缺


“物以稀为贵”,这个东西越少,越难得到,大家就越想要,越愿意付出更多。甚至在一些拍卖场合,我们会看到一些人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失去理性,不断加价,哪怕当下出价已远超物品实际价值。


在销售中,商家会采用“数量有限”“活动仅剩X天”“先到先得”“抢完即止”等文案来制造稀缺感,来刺激消费者尽快下单。



想想自己是不是见过一些相应技巧的应用,是不是有些自己也能用到?喜欢的话可以读下全书。


今天就聊到这里,bye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