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下班后的3个番茄钟,写了3本书,进阶成一把手,他怎么做到的?


拿到《职场进阶的60个原则》的时候,刚好结束一本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的书《人生拐角》,在学习了书中25个职场困境案例后,到底职场的不同阶段要关注什么呢?
于是有了一次和作者朱九戒老师连麦的机会。在这一个小时对谈中,我问了4个我非常关心的问题:

  • 经历:一个工科男,为什么会写一本职场方法论的书?
  • 时间:工作很忙,怎么会有时间做这些事情的?
  • 用书:作为作者,你希望我们怎么用这本书?
  • 写作:怎么书的写作过程,有什么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了解这个4个问题的答案,相信你不但可以更好地读懂这本书,也会从作者身上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宝贵职场历练经验。

1. 经历:一个工科男,为什么会写一本职场方法论的书?

朱老师刚工作的时候从事的能源领域的“电力调度员”的工作。
作为新人,他一开始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总是会问师父:“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书或者资料可以看?”
然后师父给他的答案却是:“这个没有书,我教你的方法,也是我的师父告诉我的”。
他意识到在这个岗位上,原来很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都是“师父带徒弟-口口相传”。
于是他多了一个心思,每次遇到问题,获得经验之后,都会尝试写在本子上。
久而久之,写本字上太麻烦了,就开始敲成文字。
就因为这么一个动作,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专业类书《电力调度员日记》。

有了经验和专业影响力,他在职场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之后开始从技术岗升级成管理岗,开始做班组长,部门主管,分公司主管··· ···


新的岗位自然会有新的问题。
但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他喜欢发现问题、请教人的习惯没有变,更重要的是,他找问题,总结问题的经验的习惯一直都有。

为了让自己的经验可以更加适用于更多人,他从自己的经验中去寻找科学的理论进行匹配论证,找更大众化的例子做解释,就有了这本书《职场进阶的60个原则》。

按朱老师的话说,我想把自己在职场升级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总结出来,然后我的徒弟们,很多问题就直接看书就可以了,不用我口口相传啦!

小六心想:遇到这样敢教真本领的领导和师父,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吧。

2. 时间:工作很忙,怎么会有时间做这些事情的?

朱老师工作时间是一个子公司的负责人,同时业余时间还运营着自己的公众号:“淮畔读书会”。
我很好奇他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还写了两本书的?(据说第3本已经交稿了)

他笑着说,其实还是一样的逻辑:“找到自己时间管理的原则”。
比如每天晚上不管在哪里做什么,都给自己安排3个番茄钟(时间管理工具:每个番茄钟25分钟)。
这3个番茄钟是自己在下班后用来阅读,写作的时间。
这样的专注原则,甚至在结婚前一天都没有中断过。

原来如此!
所谓的原则,就是先找出那些“费力的事”,那些我们每个人生活工作学习中经常需要花费时间,消耗精力,需要反复去做的事情;
然后再想办法找到一个可以“不费力”方法或者技巧,反复用。

每天都阅读,你有“阅读的原则”吗?
每天都要写日记,你有些“写日记的原则”吗?
经常需要认识新朋友,你有“交友的原则”吗?

所以,这本《职场进阶的60个原则》,就是我们从职场新鲜人到职场老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朱老师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些做人,做事,带团队的“套路”。

3. 用书:作为作者,你希望我们怎么用这本书?

那朱老师作为作者,希望大家怎么用这本书呢?
他给了4个步骤的阅读建议:

  • 检索
  • 概括
  • 关联
  • 指导

检索的意思是,带着问题去找适合自己的“原则”

然后尝试概括,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个原则讲了什么?

关联的意思,是每个原则作者会举一些例子,那你能不能想到更多?
更多的案例,甚至其他相关联的知识,自己的,别的书上的··· ···

最后的指导朱老师认为最重要,就是用这个原则解决自己的工作生活或学习具体的问题,提高行动效率和决策效率。

我现场尝试了一下朱老师提到的“损失厌恶”原则。
这个原则,我可以在我的社群中这样去试:
原先我的学习社群会给大家准备一堆的福利,说如果大家打卡做到了,就可以给,结果大家好像并没有多大兴趣。
如果用“损失厌恶”原则来改进,我可以这样改规则:
先告诉大家,这些福利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如果大家没有做到打卡,这些福利就会失去。

就像瑞达利欧在自己的《原则》这本书里讲的一样:
你不需要把60个原则全部用起来,先带着问题找到一个,用起来;
再遇到新问题,再找一个,再用起来··· ···

4. 写作:怎么书的写作过程,有什么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这本书有60个原则,虽然做了三个阶段分类,但每个原则如果都用不同的写法,那一定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


于是我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朱老师在写这60个原则的时候,应该也用到了“原则”:如何相同的套路写每个“原则”。
为了方便自己识别,我特意复制粘贴出了5个案例,然后打印出来,去尝试标记,铺开对比。

结果我发现了朱老师的写书原则,和写每个原则的原则。
写书的原则是3个大动作:

  • 先积累每个原则
  • 然后尝试对原则做分类
  • 最后针对每个原则做“加工”


那每个原则是怎么加工的呢?
有4个步骤:

  • 问题激活
  • 知识讲解
  • 实践应用
  • 回应开头

问题激活:每个原则都以一个工作场景选择题开始,让你一下次就碰到“难题”;
知识讲解:有了问题,就引出了原则知识点,会解释这个原则的定义,用故事或案例来加深理解;
落地应用:知道了原则的理论,那在工作中怎么用呢?朱老师会把理论变成落地的方法,123给出具体的步骤;
回应开头:有了知识的讲解和落地的方法,最后朱老师会带着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给我一个定心丸。

以上是我个人的拆解,没有来得及问朱老师得到求证,仅给你参考。

5. 结论

从普通的职员到成为团队的领导者,这一路上到底会经历什么呢?
如果你已经在路上,你可以带着问题来读,检索-理解-尝试,相信你会找到很多答案。

我在向作者请教的时候,一方面在获得答案,另一方面,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这本书的重要性。
让我对“原则”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

也许,我们不需要学习那么多知识,只需要为我们自己的,需要反复做,一直很费力的事情,匹配原则,找到工具就可以了。
这,也许就是是学习的原则吧!


我是彭小六,希望你喜欢这本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