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如何學習中國哲學?

1. 痛苦

知有餘,行不足,心不安——是我自己覺察到自己的問題。
我在2017年從三線小城來到深圳創業,從一個閉塞的熟人社交環境來到一個開放合作的環境。
深圳是一個“搞錢”的城市,每一個飯局,每一次聚會,我所認識的圈子多是在搞錢高流量。
這讓我也很不適應,想逃離卻沒地方可退去。
更難的是,2020年之後,隨着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需要去面對很多新的挑戰,內心也越來越焦慮。

我本想通過看書來解決,發現知識可以讓我知道我的焦慮是什麼,爲什麼;但就算書上告訴了我怎麼辦,我還是不想去做。

2. 轉機

2021年的時候,我還在行動派總部上班。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旁聽了公司邀請的丁曉輝老師的《王陽明哲學思想課》。
我坐在教室最後面的,從原來的隨時溜走,變成了瘋狂的記筆記,並記錄自己的想法。

我心自足,知行合一,事上磨練··· ···
隨着老師對這些我們聽聞過,但卻從來沒有理解的名詞的拆解,我感受到自己的內心那種“狂躁不安”的情緒慢慢得到了平復。
那天的課,就像是久旱乾枯的大地上忽然來下來一場小雨,雖然因爲時間太短內容太短沒有浸潤透徹,但卻讓我看到了意思曙光。
知識解決不了的問題,也許,中國哲學可以幫助我!?

3.旅程

我每年都有學一樣“新東西”的學習思路。
所謂“學一樣新東西”,意味着這一年要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上面,把這個學透。
比如:2017年我學閱讀,2018年我學圖解,2019年我學演講,2020年我學教學力··· ···
於是2021年我的學習主題就是“中國哲學”。
於是把其他的學習課程全部放下,開始藉助我的閱讀能力和我的學習能力,,衝殺進這個“浩瀚未知的領域”。


擺在我面前的第一個“堡壘”,就是《傳習錄》。
於是我找到了這些資料和場景:

  • 書:人物傳記《五百年來王陽明》
  • 視:視頻資料,比如央視的紀錄片《王陽明》
  • 人:(身邊能接觸到熟知這塊的牛人)
  • 生:(生活中的哪些領域要持續用這個主題)比如好講師讀書會,就是一個需要知行合一的修煉課題
  • 課:我繼續追丁曉輝老師的線下課,也找到復旦大學王德峯教授的線上公開課,浙江大學譚平教授的公開課。


4. 地圖

金克木先生在《書讀完了》這本書中,曾經說過,雖然每年出版幾十萬本新書,但是書可以讀完了。
只要對核心的源頭書籍有深刻的理解,不斷出來的新書,只是換個人換個當下人喜歡的方式重複演繹而已。

這些“源頭書籍”就像是樹根,而新出的書就像是樹上新長果子。
中國哲學體系這顆大樹,根就那麼幾根,樹杈上每年都會開花結果。

經過一年的專注學習,我發現從《傳習錄》開始,我感受到了一幅清晰的“安心”寶藏地圖。
我把它比喻成一棵“中國哲學”知識樹:
樹幹:是我最開始出發的主題《傳習錄》,這也是我花時間最多的地方;
果實:是以我爲中心,讓可以更好理解樹幹的部分。比如《西遊記》《紅樓夢》;
樹根:是樹幹的根基,中國哲學的三條根脈:儒釋道;

5. 學習

有了地圖,那怎麼學習呢?
你需要掌握學習的順序,學習的投入和學習的方法:

學習的順序:
這棵“中國哲學思想樹”,你可以先從樹幹開始,先“打樁”,再“生更”,再“結果”;

學習的投入:3個月學一本,每週學半天。
我不推薦碎片化學習,而是集中式學習。比如每週挑一個半天或者一天,就當自己要上一天線下課,開着視頻課專注學習。
比如《傳習錄》的課程視頻就有6天,需要做好規劃。

學習的方方法:
我自己的學習思路是四部:聞,解,行,教

聞就是聽聞,就是上課看書,中國哲學思想幾千年沉澱,你能找到的好老師和好書不計其數。
比如儒家的《論語》,我推薦你讀臺灣大學傅佩榮教授的《先秦儒家哲學》,這本書也有同名的公開課,你可以在B站找到;
比如佛家的《壇經》,我找到的復旦大學王德峯教授的7天課程視頻版本。

因爲沒有書,所以我就自己整理出字稿,邊聽邊寫自己的想法。


解就是理解,解有3種:
第一種是你自己的情感是否被觸動,
第二種是中西合璧,把西方的社會科學的一些知識和中國哲學做對照。
比如吾性自足,我就會嘗試和“心流”,還有“自我決定論”關聯起來理解。
第三種解是用自己擅長的理解方式去重新解釋。
比如我擅長圖解,那我就在努力做嘗試,把一些不太好理解的片段圖解化。


行就是實踐,我們是否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用上兩個步驟留下來的東西做一些“刻意”實踐。

最後的教,就是把自己的學習和經驗分享出去。
比如你現在在看的這篇文章,就是我在嘗試把我的學習經驗分享給你。
我也會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做成手冊,送給我的學員和朋友們。


結尾:

我在桂林TEDx2022年的演講結束的時候說:
2017之前,我的學習成長是爲了讓自己找到跟多人生可能;
2017之後,我的學習成長是賺更多;
2020之後,我的學習成長,是在學習賺更多的情況下,心態還不至於奔潰掉。

如何讓自己的心少些許焦慮,能夠從容的面對成功或失敗,讀中國哲學,就是一場修心之旅。

希望今天這張地圖對你有幫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