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情緒不被他人左右

我,32歲了,工作已近十年了,也是做過管理的人了,依然容易情緒化,被情緒控制。

今天聽了一本《我的情緒爲何總被他人左右》

在這裏邊,我們要了解四種不良的過分憤怒、過分擔憂、過分自責和過分抑鬱,導致這些的原因是什麼?埃利斯最大的貢獻是又給了我們三個最常見的病態思維模式:

第一個就是恐怖化,什麼叫恐怖化?就是我們總喜歡把一個事想得特別地嚴重,我們總覺得萬一怎麼樣,那怎麼辦。

第二個錯誤的思維模式叫作應該化。什麼叫應該化呢?就是我如果沒有那樣就好了,事發生了,你說我覺得我應該不是那樣或者我應該做得更好。

第三種病態的思維模式叫作合理化,什麼叫合理化?就是都行,沒事,這個我覺得這都能理解。我這個人生來就是倒黴,我這個人做不到,這事你跟我說也沒用。那被欺負了,被欺負就被欺負了唄,沒事。他認爲一切東西都沒啥好努力的,怎麼努力都沒用。

這三種常見的病態思維模式會導致我們後面發生的各種各樣的痛苦。

那麼正確的方式怎麼做呢?埃利斯給了我們一個第四種思維模式,這第四種思維模式是什麼呢,叫作更好的選擇。“我能不能做一個更好的選擇?”

史蒂芬•柯維認爲人在一生當中永遠都不會喪失的能力,就是選擇的能力。無論何時何地,你作爲一個人永遠都擁有選擇的空間。

所以第四種思維方式再強調一下,即“怎麼做是更好的?做不到也沒有太大的關係”,那麼怎麼能夠去把這個東西貫穿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呢?

咱們回到一個生活的場景,你發怒了,發怒了以後或者你擔憂了,你睡不着覺了,這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

一共四步,第一步是首先反思,爲什麼會有C,我爲什麼睡不着覺?我爲什麼爲這個事氣得喫不下飯?反思一下,找你那個錯誤的B,然後審視一下你的B。審視你的B的時候,你要從三個角度來審視,一個是關於自己的角度、一個是關於他人的角度、還有一個是關於當下這種關係的角度,這個情形的角度。

關於自己的角度,我是不是覺得我這個人就不能夠被冒犯?如果我被別人冒犯,我就會覺得這對我是極大的侮辱,我是不是太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了?你有了一個應該化的思維。

然後接着對於他人,說我爲什麼要求他必須對我好呢?我爲什麼這麼在意他呢?他這個人是不是真的那麼不可饒恕呢?你對他人也有了恐怖化或者應該化的想法。那麼我們倆現在這關係是什麼問題呢?如果我現在這樣發怒的話,對於改善我們倆的關係有沒有幫助呢?沒有,所以當你能夠從這三個角度來審視你的B,審視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時候,你發現你就開始逐漸變得冷靜了。

然後接下來如何去對抗自己的B,就如何去反思或者是對抗自己的B。說我怎麼樣替換一個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我怎麼樣讓自己走出這個恐怖化或者應該化、或者是合理化的這個思維模式。

最後一步就是想一想有什麼更好的選擇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總結:第一個叫作恐怖化,第二個叫作應該化,第三個叫作合理化。記住這三個,你要提醒自己說,我是不是又出現了這裏邊的某一種思維方式?給自己找到一個正確的思維模式,怎麼樣能夠讓這個事做得更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