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背詩讀書之思考

早上四點多醒來,意識到再睡不着了,索性打開臺燈,看書,背詩。

於是先後看了李子勳的兩篇文章《生病是生命的一種狀態》和《真正的遺忘是徹底接納》,感覺李子勳的文章濃度比較高,需要仔細體會,慢慢吸收。於是看完,把書放下,開始背詩,接連背了三首。

一首是納蘭性德的《虞美人.銀牀淅瀝青梧老》,一首溫庭筠的《和友人傷歌姬》,一首孔尚任的《北固山看大江》。

熄了燈,躺在牀上背,揹着,揹着,不覺睏意來襲,不知不覺間,又朦朧睡去,再睜眼,已是天邊泛白,黎明的清輝透過窗簾灑進臥室,讓人的心和此時的房間一樣,是一種清靜清爽的感覺。

做早餐的時間,回味着剛背過的詩,看的文章,忽然就覺得內心升起一種淡淡的喜悅,一種通透豁然的感覺,似乎整個身體也變得輕盈輕鬆了。

這幾首詩,這兩篇文章,不就是人生旅程裏的幾種狀態嗎?

先看納蘭性德這首《虞美人.銀牀淅瀝青梧老》。

銀牀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採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月夜淒冷,梧桐老去,在秋蟬的鳴聲裏,在寂靜的迴廊上,孤獨的身影,踟躕獨行,想起昔日舊愛,如今,兩人攜手相伴的地方已經長滿了綠苔,即使拾得所愛遺失的碧簪,可是物是人非,這思念與遺憾,又如何能與人傾訴?

滿腹相思,竟讓自己不忍對月凝望,只好背轉身去,在清冷的月光和幽暗的燈光裏,看凋殘的花影,畢竟已經是十年前的往事和延綿十年的思念了。

這首詞,描繪了一個面貌清瘦,憂鬱黯然的男子,在月夜懷念故人的感傷情景,男子的傷,讓人心疼,男子的痛,讓人不忍直視。

然而,這傷,這痛,哪個人不曾經歷?

一個人,無論男女,無論青春年少還是暮年蒼老,總有過愛而不能或愛而不得的遺憾吧?

可是即使是遺憾,又何嘗不是幸運?

這一生,有人值得愛過,有人曾經愛過,即使終是枉然,但畢竟曾經體驗過,被這樣美好的愛情充盈過,豐富過,滋潤過,即使不得,也讓自己的生命因此變得飽滿,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心有所愛,即使不得,也值得慶幸,心有所屬,即使最終含恨,也好過從來沒遇見過,如果一個人終其一生,沒愛過任何人,也沒被任何人所愛,那該是怎樣蒼白暗淡的人生?

然而,即使是幸運,即使是幸福,也不能終日鬱鬱寡歡,始終在傷痛裏沉淪吧,於是,溫庭筠這首詩,就是對這樣的傷痛一個極好的勸慰,雖然,溫詩針對的是逝者,但生離和死別,又何嘗不是一樣的錐心之痛,那麼,又如何不能用同樣的態度處之?

來看一下溫庭筠的這首《和友人傷歌姬》。

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終圓。

更能何事銷芳念,亦有濃華委逝川。

一曲豔歌留婉轉,九原春草妒嬋娟。

王孫莫學多情客,自古多情損少年。

似一個溫和誠摯的友人,站在傷心男子身邊,循循勸慰,月會缺,花會殘,但是不要太傷感了吧,花總會再開的,月也總會再圓的,知道你沒有辦法消除失去心愛之人的痛苦,可是這世上總有芳華早逝之人,何況她婉轉的歌喉已經留在你記憶深處,她明豔的容貌能讓墳頭的芳草也心生妒羨,她所有的美好都在你的生命裏呈現過,所以還是不要在傷痛中停留太久了,畢竟傷心太過,對自己,對離去的人都是一種損傷呀!

納蘭性德似的傷感有人看見,有人安慰,那麼就可以慢慢走出來,面對浩浩長江,淼淼青天,體驗生命的蒼茫與壯美了。

就如孔尚任《北固山看大江》的詩裏所描述的那樣。

孤城鐵甕四山圍,絕頂高秋坐落暉。

眼見長江趨大海,青天卻似向西飛。

青山環繞着的城市像是被圍在堅固如鐵的大甕裏一樣,何等的牢靠安全?

登上山頂,頭頂秋日的餘暉,俯瞰滾滾長江,浩浩蕩蕩的江水正千迴百轉的奔向大海,擡頭看時,無邊的青天似乎正向夕陽落下的方向奔湧,何等的波瀾壯闊?

三首詩,出自不同年代,不同人之手,描寫的是完全不同的情境,因爲被我在同一個早晨遇到,就有了這樣偶然的機緣,讓我以自己的方式串聯在一起,似乎看到了人生的幾種看似完全不同,卻可以接連在一起的人生狀態。

人這一生,或早或晚,總有傷春悲秋之時,但傷痛不會是人生的全部,在時光的流逝裏,在親朋好友的慰藉下,人總要珍愛生命,活在當下,看淡生死離別。然後,讓自己的心從對人的愛恨中抽離出來,去體驗自然的蒼茫與壯美,讓生命的能量重新流動起來。

就像李子勳《生病是生命的一種狀態》裏所說,“疾病是健康的一部分,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能意識到到這一點,是不是就能淡化對生老病死的恐懼?是不是也可以把失去看成擁有的一部分,把遺忘當成懷念的一部分?

李子勳在《真正的“遺忘”是徹底接納》中說,遺忘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內心認爲沒有價值的,或缺少情緒體驗的,或未被認真關注的。第二種是情緒體驗過於強烈,會引發極度痛苦,或激發深層焦慮的。

所以如果想遺忘,只能改變對往事的觀念。遲遲不忘的傷痛一次又一次的捲土重來,其實只是因爲自己害怕遺忘,一再提醒自己。

我想,既然遺忘是人可以選擇的,那麼,我們讀書,思考,與人交流,不就是爲了拓寬自己思維的寬度和深度,讓自己有改變視角,改變觀念的可能,然後讓自己記住有價值的能滋養我們的東西,忘掉無意義的能損毀我們的東西嗎?

就像這yi qing此起彼伏的階段,如果我們把疾病看成健康的一部分,知道疾病會激發身體的免疫力,在經歷了這樣一次全球性的考驗之後,也許人的免疫力會更強,科技會更發達,人對生命的珍惜和對人性美的追求會更高,在疾病與死亡的歷練中,人們會更懂得珍惜當下,變得更加的豁達與淡然,讓生命呈現出更好的狀態。那麼,是不是就會減少當下的焦慮,讓自己能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眼下的情境?

一早上讀書背詩,在幾種情感和思想中穿梭,然後就有了這樣的一番感悟,也因爲這樣的一番感悟,覺得這樣一個普通的早晨,一個原本和往日相差無幾的生活日程裏,有了新的意義。

有時候,事無改變,改變的有時候只是自己的心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