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李子勳《你在爲誰而活》之《你並非跟着感覺走》

摘抄:跟着感覺走說的感覺不是認知科學中單純的感覺,而是把感受,理解,經驗,選擇匯合在一起的一種認知系統。

感覺不到的東西是人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

感覺不到的東西,人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

感覺不到不是因爲人的身體不能接受外部信息的刺激。而是我們的認知不能理解也無法選擇。我們試圖要覺察並理解自己的感受,認知的過程也就隨之開始。

認知是對感受到的信息與素材進行選擇和強化,並組織成一種可以指導自己的行爲,情緒的心理過程于思維結構。

一個人能感覺到的東西受制於他成長曾有的感覺經驗和關係經驗。關係不僅是人和人的,也包含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這幾種重要的關係體驗。這些經驗素材經由兒童的自我探索會選擇性的重複一些有效的反應方式(行爲,情緒),放棄一些不成功的或者無效的反應方式。

隨着成長,兒童會慢慢形成一些相對胡定的心理。情緒,思維與行爲模式,並從中獲益。每個人都會因爲這些經驗的不同發展出適合他的知覺結構。可以說,人的知覺特徵差不多就是他的性格特徵以及爲人處世的特徵。

人的知覺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早年母嬰關係中回覆式雙向互動的影響。

3歲以後,兒童在人際關係中的經驗會影響他成年後的社交傾向與對他人的基本態度。5歲以後,兒童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現實裏這些經驗會影響到他對社會的情緒,認同與態度。

從小與大自然的相處關係也會影響着人對自然的喜愛與感受能力。

理解與感悟:這就是爲什麼有人對某種理論,見解完全無法接受到的原因吧,因爲他沒有這樣的經驗,所以感受不到,也就不能理解,因此無法在行爲上選擇。就比如人們從小在一個環境裏,對當地的飲食,生活環境給予自己的刺激很熟悉,所以形成了特定的感受,以及對這些事物的理解,然後根據這些經驗,會選擇適合那個環境的行爲模式,而對於和這個環境完全不同的另一種生活環境,因爲沒有感受到,也就無法理解,沒有相關經驗,就不會有相對應的行爲選擇了。)

聽父母講我三歲之前一直生病,幾次在生死線上掙扎,幼年時期一直在病中度過,也許疾病造成的痛苦和恐懼讓讓我對母親的照顧更加依賴,這就是爲什麼母親說我小時候一定要被她揹着才能安心,即使很難受的姿勢也可以睡得很踏實,一旦放下我就會一直哭泣,甚至幾個小時停不下來,也許就是因爲在母親的背上,感受到母親的氣息與味道,內心就覺得安全,感受不到了內心就恐慌吧,這就是內心的安全感不夠吧。

從小父母對我更多的是盡責任而不是喜愛。所以他們盡心盡力爲我治病,但是卻不會對我喜歡,情感上的互動比較少,這就是我內心一直容易悲觀,孤獨,對人與人的關係總是不夠有信心,不太相信自己會始終的被喜歡,被欣賞的原因吧。

從小在農村長大,在田野裏的放鵝,在野地裏勞動,玩耍,有很多的和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感受和經驗,所以我至今對自然界的花草,對陽光與天空有一份由衷的熱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