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約課日

今天是個約課日。

早上醒來,就看到魏偉發給我的微信,有機構約了我的課:認識心理現象,維護心理健康。

這兩天有好幾個講課要準備,最近的是19號嶗山婦幼的講座,關於“產後抑鬱識別與應對”的。這個講課內容對我來說並不陌生,認知行爲療法中級班,抑鬱部分是我來講授的,知識體系還是有的,只不過加上“產後”兩個字而已。

拖拖拉拉,直到被催了,我纔開始準備ppt,找出來之前的課件和講課內容,才發現不是我想的那麼簡單。本着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的三部曲,我大體列了提綱,發現素材缺的可憐。

準備視頻、準備知識內容,終於下午準備好了,鬆了一口氣。

這個過程的感受:有些東西,你覺得自己會了,其實並不熟悉,講一遍與講兩遍、三遍、十遍效果是不一樣的。就好像我講壓力管理、情緒、情緒調控、人際溝通,不用課件我都背得滾瓜爛熟,但是抑鬱也纔是我第二次講,不不熟悉也很正常。

晚上,腦海中冒出了那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看來還是要多時間。

本月,還有兩場講座,一場是網絡直播課:家長因孩子的努力而改變。這個講座內容我也是講了很多遍,唱講常新,這兩天先把這個課件弄好。

下午,小帥發給我了三場講座,電影學院的,連着三週,這對我來說真的是挑戰。如果是線下,團建是必須的,控場這一塊我不打怵,團建的流程我也熟悉,就是備課需要花費我大量的時間,不過也好,陌生的領域,一回生二回熟,總是要突破自己的。

但是如果口罩原因不能線下,那就需要線上幹講理論了。這一點我覺得有點難,一是時間比較長,每次三個小時,三次,算起來是9個小時,加上之前已經上了一次三小時的課,需要我12小時的知識輸出,相當於兩整天的課,如此一來,必須有體系,但其實並沒有完整的體系,全靠老師從頭腦裏面扣,如果沒有知識儲備的話,痛苦程度可想而知。

幸虧這一年一直浸泡在認知領域,這個體系有寬度有深度,讓我能夠有內容輸出,但是依然是“紙上得來終覺淺”,實踐的時候,跟想象的差別會很大。

列列計劃:1 明天把“家長因孩子的努力而改變”這個課件弄好

2 把電影學院第一節的講課列列思路我,順便構思一下。

晚上,青紅甩過來一大摞課表,明年,新陽光要講的課太多了,我估計,講師越來越缺了。

抓緊時間充盈自己的頭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