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大明風華》有感



    不得不誇一下這劇看完,加上《成化十四年》,就差不多能幫着瞭解湊齊半部明史的框架和人物關係了。

      之前也提過,看這些老戲骨主演的劇,最大的好處是不會讓人感覺自己的智商被人按在地上摩擦。

      可也有不足。

      整體的表演風格,不似《甄嬛傳》《如懿傳》這些劇那麼“穩重”,怎麼說呢,就是表現人物方面,有些乍乍呼呼——不過我也懷疑和我開二倍速有關。

      但例如漢王,(俞灝明演的,我一直把他歸爲小鮮肉一列,可人家能演湯唯的叔叔輩了)雖然可能想表現這個人物的暴戾和好大喜功吧,就把人物設計成這樣一驚一乍的形象,看不太出多謀陰險,倒是多了幾分武夫的魯莽。

      連朱瞻基也是,劇中應該算男一號了吧,有時我就納悶兒,剛剛氣氛不挺好的麼,乍一下嚇得哭上了,說他大智扮愚吧,有時又真不知所措了。而他對女主的深情,又讓我有些莫名其妙,乍這就愛上了,還愛得願意以江山換?頗有“霸道總裁愛上我”的那種“女人,我注意到你了”的那種愛情產生的路子。但總體,這個角色還是很棒的,不過我不理解的就是,明明他一早也想殺二爺(漢王)吧,也未必重情重義到骨子裏,最後卻因爲殺了他本就作惡多端的二叔而變了個人,嗯哼?兩次造反誒。

      說到造反,“十惡不赦”當中頭一份就是謀反謀大逆,這放哪一個朝代都是妥妥的死罪好吧,人家漢王趙王至少兩次不,至少兩次明着造反,被抓包了還能到處耍寶,這合適吧?雖說朱棣自己搶了侄子的王位,不想後代再重蹈覆轍,可漢王趙王的命是命,太子一家就不是命了?那倒不如一早廢了太子讓給他們得了,那也不行,歷史不這樣。

      還有個讓我最不能理解的角色,胡善祥。也沒見她怎麼愛太子吧,也不倚着小孩纔有立足之地吧,小產之後整個人也魔怔了,就算以後別的妃子生在你之後,你的崽什麼時候都不是就都嫡子嗎?你又不愛太子,最後怎麼就對孫皇后和對太子恨上了?這個角色到後頭神神叨叨的,沒有宮鬥自己鬥自己的行爲,也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這劇,能按穩重的走向來拍,我可能會覺得這又是我心目中十年以上的白月光,那些演員的演技,那是無可挑剔,只是我對這樣的角色,愛不起來。如果說一個兩個人是這般敢愛敢恨,那是個性是清流,但一羣人是這樣乍乍呼呼起起落落的,就有那麼一些遺憾了。畢竟誰能像李太白這樣整日酩酊大醉不拘一格的,這麼喜慶的性格“們”在王權帝位中,真的合適麼?上一次看到宮裏這麼隨意的性格,還是在《還珠格格》裏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