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共讀《被討厭的勇氣》第二天P09-21

今天閱讀內容中最印象深刻的是,青年和哲人之間,關於憤怒的討論。

這裏提到了一個故事:母親和女兒在大聲爭吵,這時候電話鈴聲響起來了:喂喂,忙拿起話筒的母親,慎重聲音中依然有一絲怒氣,但是打電話的人是女兒學校的班主任,意識到這一點後母親的語氣馬上變得彬彬有禮了,就這樣母親用客客氣氣的語氣交談了大約5分鐘之後掛了電話接着又勃然變色,開始訓斥女兒。

哲人認爲,這位母親並不是因爲怒不可遏而大發雷霆,她只不過是爲了用高聲震懾住女兒,進而使其聽自己的話才採取了憤怒這種感情。

青年說:難道您認爲,憤怒是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
哲人:是的。


我默默唸着:憤怒是一種達成目的的手段。然而回想自己在對兒子怒斥的時候,內心其實就是想他立刻停止我認爲錯的行爲,我是想制止他,控制他的行爲吧。

如果和風細雨也能解決問題,只是需要一些耐心溝通;用憤怒來達成目的更快捷,更有威嚴,更能體現一種以愛爲名的權利吧!

想到這裏,又追問自己爲什麼會沒有耐心?爲什麼能對憤怒這種手段用起來得心應手?

多任務並行,過分依賴手機,在內心裏面對親子陪伴沒有足夠的重視,或者說沒有切實領悟細小瞬間構成長情陪伴。

於是我就跟兒子討論了自己的憤怒,沒想到兒子給了我一個,更加令我驚喜的答案:媽媽,我就是覺得你生氣的時候,沒有看到我的感受。

是啊,我生氣的時候,我想以此來控制他的行爲的時候,他的感受好像真的沒有認真去看見。

跟孩子好好說對不起,告訴他我愛他,然後好好的跟自己說,憤怒是一種目的手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麼就此別過,耐心對待每一次與人交流溝通,傳遞善意。


踐行清單:

記錄情緒,多反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