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自恨而能愛於人者

作者:艾菲

公衆號:艾菲的理想

在寫了《如何建立骨子裏的自信?》《如何建立穩固的自我?》後,我收到了很多很好的反饋,同時也收到了讀者在實踐一段時間後的追問:

“艾菲老師好,在看了文章後我明白了存在價值的重要,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苛責自己了。

過去一段日子裏,我試着使用文章中介紹的方法來建立骨子裏的自信和穩固的自我,比起過去,我的狀態好了很多。

不過我發現,我目前對穩固的自我和骨子裏的自信還只是停留在認知層面,好像還沒有真切的獲得那樣的狀態和感受,還是會因爲一些事陷入過往的模式中,變得懷疑自己、苛責自己。

怎樣才能讓我在感受層面上更多更真切的擁有存在價值自信和穩固的自我呢?”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提問,是一個實踐之後的追問。

而問題的答案就是:愛自己

01

有句話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

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如果一個人在愛的氛圍中長大,他從中得到的滋養和力量就能支撐他面對未來人生道路上的任何風雨。

因爲透過父母的眼睛,我們能夠看見自己、並確認自己。所以如果父母是無條件的愛着我們,那麼通過父母的愛,我們會確認自己是值得的。

這種值得不是說,只有當我把事情做好了、考試考好了、行爲舉止都符合父母要求的時候,才能獲得父母的愛,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值得的。

而是,不論我做了什麼,不論我做錯了什麼,我都是被父母深深愛着的。

這是一種毫無理由的愛,是一種沒有條件的愛。

正是這樣一種來自父母的愛,會奠定一個人對自己存在價值的感知力以及穩固的自我。

可見,童年經歷對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這也是爲什麼這幾年大家一遇到問題就會提到“原生家庭”四個字,它的確很重要。

但是,它也並不是決定性的。

因爲不論你的童年是否沐浴在這種無條件的愛中,只要現在的你願意,你都可以讓自己獲得這樣一份有力量的滋養和力量。

畢竟,你已經長大了,擁有了能夠治癒自己的能力。

如何獲得呢?

答案就是:愛自己。

通過愛自己,你可以在感受層面上建立“存在價值自信”和“穩固的自我”的基礎,從而讓它們變得完全可行。

但遺憾的是,我發現人們對愛自己的理解往往是錯誤的,要麼走入歧途,通過不斷給自己買東西,滿足自己的物慾來“愛自己”,要麼乾脆就不允許自己愛自己。

什麼是不允許自己愛自己呢?

這裏一共有三個阻礙,妨礙我們愛自己:

阻礙1:自愛=自私的道德指控

阻礙2:“我不愛自己是因爲你的錯”的報復心態

阻礙3:“誰該來愛我”的主體不清

02

當談起愛自己時,我聽過的最多的問題就是:這不是自私嗎?

其實,自愛≠自私,那麼這樣的指控究竟從何而來?

1、不顧現實的道德潔癖

最早孔子談愛的時候講的是“親親之愛”,這是人的天性,就是先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的父母、子女和兄弟,然後再將這種情感推己及人到愛同鄉,然後再到愛國人愛世人以實現大愛。

但是,後來的人們認爲這樣的愛是有等級的有差別的,不如博愛這樣無等級無差別的愛高級,因此親親之愛就受到了貶低。

其實,孔子講的親親之愛是符合人的情感的正常發展的,反而博愛是有些“反人性”的。

因爲博愛是在人的道德發展到一定高度後才能具備的,是我們從愛自己開始,然後愛家人,到愛周圍的人,最後纔到愛世人的博愛,這是愛的發展過程。

所以,我們應該首先愛自己,愛自己不是自私。

2、忽略了愛是一種能力和意願

蔡元培寫過:“未有自欺而能忠於人者,自侮而能敬於人者。”

同樣,也未有自恨而能愛於人者。

什麼意思呢?

這裏的意思是:如果想真正做到愛別人,你首先就該愛自己。 

愛是一種對所愛對象的喜愛、接納、包容、允許、關注、關心和愛護的狀態。如果你能做到對自己的喜愛、接納、包容、允許、關注、關心和愛護,那麼也就擁有了去愛別人的能力。

可見,愛自己並不會讓你變得自私,相反自私是因爲你缺乏愛的能力以及給予愛的意願,包括對你自己。

03

我在很多場合中都提到過要愛自己,很多人雖然看起來是接受的,但他們總是喜歡加一句 - “但是”。

“老師你說的愛自己我很受用,但我的原生家庭並沒有這樣的環境。”

“可是老師,我對自己就是愛不起來,我覺得自己非常糟糕,我父母沒有照顧好我,老師你說是不是原生家庭早已決定了我。”

從他們的“但是”中,我看到了隱藏在無意識中的報復心態。

我以前有位同學就是這樣的,他想要用自己的失敗來證明自己的班主任是個差勁的班主任:“就是班主任才讓我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那時,我看着他很心疼,明明可以振作起來,爲了他自己好,把自己照顧好,但他卻沒選擇這麼做。

是啊,如果他不失敗、不敗壞,他還可以拿起什麼武器去反抗班主任呢?他還可以用什麼去證明班主任是很差勁呢?

原生家庭也是如此。

也許確實是你的原生家庭,是你的父母造成了你現在的問題。然而爲了能夠繼續指責自己的原生家庭,爲了能讓自己擁有一個正當理由去進行持續的指責,並推卸人生中時而出現的各種問題,你的潛意識開始阻礙你去愛自己,因爲這樣就能通過傷害自己去報復你的原生家庭。

只要你不夠好,那就都是你父母的錯。 

但其實,在你知道了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後,如果你還是繼續不愛自己,那麼就是你的錯了。 

04

我們似乎總在期待別人來滿足自己,期待別人來愛自己。

但是,懂愛、會愛的人很少。

如果你期待通過別人的愛來灌滿你,那幾乎你這輩子都不會愛自己了。

從這個現實的角度出發,你要明白愛自己,首先是自己的事。

每個人在愛自己的時候都會遇到不同的阻礙,也許你剛好遇到的就是三種中的一種或兼而有之。

希望你破除掉這些阻礙,給自己一份許可,許可自己大膽的、勇敢的、無可救藥的愛自己。

那麼,愛自己具體要怎麼做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你是怎樣感受到別人的愛的?

我們對愛的感受,主要來自於他人對我們的態度和行爲。

每當你有情緒的時候,有人陪伴在你身邊,聆聽你,這時你會感受到被愛。

陪伴與聆聽就是一種行爲。

每當你做錯事的時候,當你開始指責自己時,有人會在你的身邊,不嫌棄你而是接納和包容你,這時你會感受到被愛。

接納與包容就是一種態度。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別人對你的愛契合到了你自身的某些部分。

比如,當你餓的時候,如果有人帶你去喫飯就會令你感到溫暖,但如果你已經喫得飽飽的,他還在給你塞喫的,可能就會令你厭煩。

那麼,究竟是契合到哪些部分纔會讓人感受到愛呢?

當他人的態度和行爲契合我們自身的需求和價值觀的時候,就特別容易讓我們感受到被愛。

比如,天冷時,有人給你披上的一件大衣;餓了時,有人給你做上滿滿一桌菜;失意時,有人在你的身邊溫柔陪伴你。

因此,愛自己第一步就是搞明白自己的需求和價值觀都有哪些。

比如,你有哪些情緒需求,身體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人際需求、尊重需求、認可需求等等等等,以及你什麼時候會有這些需求。

第二步,對那些能夠讓自己感到被愛的態度和行爲,進行總結。

去總結對你來說什麼樣的態度和行爲會讓自己有被愛的感覺,比如噓寒問暖,比如在你情緒不好時關心你......

通過這兩個問題,總結出自己希望被對待的態度和行爲。

第三步,主動採取對應的行爲和態度去對待自己的需求和價值觀。

當你知道了自己的需求和價值觀,並知道了自己想要被什麼樣的態度和行爲對待後,你就可以根據這些,自己來好好待自己和愛自己了。

比如,在你做錯了事情後,你希望別人以接納的態度,抱一抱你,而不是批評你。那麼,當你做錯了事情後,你就可以不再批評自己,而是要抱抱自己,以一個接納的態度來對待自己。

當你好好愛自己後,就能在感受層面上體會到自己的存在價值自信,以及穩固的自我。

到時,不僅是認知上,而且是感受上你都擁有了存在價值自信和穩固的自我。

這,纔是真正的擁有。

最後的話

送你一首詩 -《愛之後的愛》,作者德瑞克·沃爾科特

這一天終將來到,

那時你將歡歡喜喜,

迎接你自己光臨。

你的家門、你的鏡中, 

與你互致歡迎的笑容 

說:請坐。請喫吧。 

你會再次愛上這個曾是你自己的陌生人。 

上酒。上面包。

把你的心交還給它自己,

交還給這終生愛你的陌生人。

你爲了另一個人而忘了他,

他卻還記着你。 

從書架上取下情書、 照片、絕望的短箋, 

從鏡裏削下你自己的形象。 

請坐。享用你的一生。


艾菲介紹:優勢發展專家、Gallup全球認證優勢教練;思考力發展專家、思考力暢銷書《直擊本質》作者、“樊登讀書”APP“高效思考力提升課”主理人;國際教練協會(ICF)認證專業級教練(PCC)、CEO & 高管教練經驗以及個人成長教練 & 生命教練經驗超過1500小時,蓬勃學院創始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