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女兒學校簡報想到:肯花錢就算富養嗎?

女兒學校每週都有一份簡報(newsletter)會發到家長郵箱,介紹各年級方方面面的新聞和信息。我基本都會大致看一下,偶爾在裏面看到女兒的照片或作品也挺開心。

今天不妨截圖一些簡報內容分享一下,看看一所普通的澳洲公立中學的校園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學習考試方面的內容我就不截圖了,因爲佔簡報比重不多,也沒啥成績排名可公佈,就是介紹比如幾年級的某某課本週學了什麼有趣的東西,再配上課堂照片。

簡報裏比重最多的,是學習以外的各類活動,而且看起來都相當專業,挺讓人佩服的。

看簡報時,我常感嘆:這纔是人生的朝陽應有的多姿多彩啊!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最有活力和創造力,最該嘗試不同領域以發現天賦和興趣所在,最該勇於自我挑戰。在這個重要又美好的人生階段,成天只圍着考試和成績轉圈,是多麼可憐。

說到這,很多人可能會說身不由己,說我這想法太幼稚不接地氣。

可是,時代不同了,上大學不再像以前那樣難了,也就不再是高素質和高知識的代名詞了。現在就算中學生也不見得素質和知識面就比大人差。大學裏不教素質,所以哪怕研究生博士生畢業也不是素質高的保證書,相反,高學歷犯起罪來更可怕。

別說在澳洲是藍領工人掙錢比普通白領多,就算在國內,上個大學出來也不見得就能比藍領工人強多少。若天生不是學習的料兒,跟隨大衆去擠名牌大學熱門專業並非明智的選擇。

只要好好掌握一門實用技術在身,至少謀生是可以的,最好同時又是孩子感興趣和擅長的方向,這樣才能在一個技術領域內越鑽越深,將來能成爲技術骨幹或技術型管理人才或自己開廠創業,這些都是更容易更愉快的光明之路。

何況,人生的幸福和成功,衡量標準從來就不光只有金錢和地位。很多有錢有勢的人也並不覺得幸福。如果活到爲人父母的年紀還沒看透這一點,真是白比孩子年長几十歲了。

對孩子來說,什麼纔是真正的富養?

是提供富足的物質條件嗎?是花錢帶出去看世界多長見識嗎?是上貴族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嗎?

是,也不單純是。

富,可不光指金錢和物質的充裕,還有精神和心靈層面的。

物質上的富,肉眼可見,肯花錢就行,只要能掙錢沒啥技術難度,當然失去也容易。

精神上的富,一眼看不出來,但想做到必須用心,還得有足夠的眼界和高度。做到不容易,卻絕對經得起時間考驗。

若讓孩子自己來選擇,恐怕他們更願意選擇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意願去開啓和規劃人生。

大家一定會說:孩子懂什麼,孩子太任性,孩子考慮事情不現實。

能由着孩子性兒的家長真的太少了。

而在我看來,由着孩子性兒去發展,這恰恰是最最難得的富養!

由着性兒,不等於不去規劃人生,不等於不去學習和進步,更不等於選擇了混喫等死。

我說的“由着性兒”,是真正以孩子爲本,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興趣和擅長,嘗試和規劃一個真正適合他自己的人生之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還真就不信,人生的幸福就只有名牌大學熱門專業光鮮工作這一條路?

能擁有視野寬闊、心胸開闊、思維開放的父母,實在是孩子莫大的幸運。都說投胎是個技術活兒,確實是。

今天閒話就扯這麼多,下面跟着簡報截圖看個熱鬧吧。爲避免法律風險,照片裏所有人物面部都做過虛化處理,名字也馬賽克了。

下圖的year 9女孩兒(澳洲初中和高中不分家,都叫中學,九年級相當於中國初三),在新州愛爾蘭舞蹈比賽得了第五名,接下來會去外州參加全國比賽,有可能會代表澳大利亞參加世界比賽。

 下圖十年級(相當於高一)的女孩兒,在體操多個項目中在州選拔中排名第一第二。



下圖的高三男孩在悉尼市政廳接受了新州教育部長頒發的優秀學生獎。今早送女兒上學,車開到校門口時,女兒指着路上一個大男孩的背影說:“那個就是某某,得獎那個。我們以前還是朋友。” 一問才知道,七年級新生入校時,學校都會安排十年級的學生來一對一地幫助新生適應新環境。因此,女兒認識所有十年級的學生。當時的十年級,現在已是高三畢業班了。

在成就介紹中,重點強調了他在學生會和各種協會組織中的積極作用。而不是隻看成績評獎。讓我想起許多從政的官員之前都是在大學裏積極投入各種學生組織的。

 下兩圖是高一至高三的學生在工業技術課中,手工製作的傢俱。

下圖是繪畫和雕塑。每週會展出一件優秀的美術作品。

小秀一下,下圖的左上是女兒在美術課上的素描作品,素描並不是她最擅長的,但所有學生必須跟着教學計劃走,那個學期的內容是靜物寫生,老師還專門帶了好多道具,故意擺出複雜的層次和造型。

 下兩圖是藝術設計課上,孩子設計和製作的滑板裝飾圖案。能猜出哪個是我家娃兒的作品嗎?

 不賣關子了,答案是:上圖第一排第一個。

仔細看帶帽男士身影正中有一個點燃的蠟燭,我猜會不會是爲了紀念前陣剛去世的一個遊戲播主而設計的。那是女兒挺喜歡的一個遊戲主播,才二十多歲就突然死了。也讓女兒有機會感慨到了人生的無常和生命的脆弱和寶貴。爲了表達心中的悼念,女兒關着門在屋裏,用小半天時間畫了一幅油畫。未經許可,我也偷偷放上來見笑,大家保密哈。

 下圖是樂隊表演。

下圖是食品工業課上的作品。

學習也不都是枯燥的,學校會盡量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寓教於樂。

下圖是歷史課的外出活動,參加了一箇中世紀和古代中國歷史日活動。

下圖是科學課的外出活動,在大自然中學習科學。澳洲中學的科學課就是中國的物理化學生物的綜合。在低年級沒細分就統一叫科學(science)。

 下圖是地理課的外出活動。

下圖是農業課的活動。

當時女兒執意要選這個學校,而放棄了我們給她安排的女子教會學校,就是喜歡這學校的小小農場,裏面養着幾隻小羊呢。再就是這個學校都是一層平房,房屋掩映在綠樹叢中,旁邊巨大的綠地公園樹木茂密,感覺很貼近大自然,女兒說這讓她感覺很放鬆舒服,高樓讓她感覺緊張。

我想這是我遺傳的吧。想當年在廣州,我上班的地方在當時最高的寫字大廈裏,高得每天上樓還得換乘電梯。每天一下車,看到眼前的高樓大廈,走在西裝白領們行色匆匆的現代街道上,我總感覺血壓升高,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那時很羨慕老公的辦公室,那時他剛創業,爲了省錢,租在一個破舊的居民樓,連電梯都沒有那種。

 下圖是露營的照片。全年級在外集體露營三天。雖說是露營,其實住的是像宿舍那種雙層架子牀。和同學們一起過夜,想必給孩子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

 下圖是給高二學生提供的急救培訓,比如心肺復甦CPR、外傷包紮、休克處理等等。這個我今年也學過,在外面自己學是要花錢的,雖然培訓只有一天,我覺得特別有必要。每個人都掌握最基本的急救知識,未來很可能會救了自己或身邊人的命。

 最讓我感動的是學校對殘疾孩子的公平對待和特殊照顧。

每個公立學校都必須允許學區內的殘疾孩子來入讀。可以入讀普通學校的殘疾程度界定有具體標準。

能和別的孩子一起在普通學校上學,而不是殘疾人的特殊學校,或許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和別人是一樣的,會多些自信。

而其他學生也有機會爲弱勢羣體提供一些幫助,讓平等和關愛的種子在潛意識中紮根。

每天早上都能看到有三輛麪包車從學校開出來,是上門去接殘疾孩子來上學的。因爲要上下輪椅,所以必須是專門的麪包車。我不知道這些是不是政府免費的服務,真是讓家長省了很多事兒。

看下圖,每期簡報都有專門報道殘疾學生們的活動。有球類運動、有體育比賽、有外出郊遊等等。

 這,就是一個普通公立中學的日常。孩子們將帶着這些美好的記憶畢業。看看高三學生的畢業典禮照片吧。

澳洲從小學開始,就有畢業派對,每人都穿着派對服裝出席,男生襯衫西裝,女生怎麼漂亮怎麼來。高中畢業生,外表看起來已經跟大人差不多了。希望他們都能擁有如禮服一樣繽紛的未來!

(全文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