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勸學》第一節

說明:縱觀第一節內容,會發現接連的每一句在本質上並沒有太多的聯繫,但是卻依舊能夠很合理的存在。

(分段):

1、君子曰~不知學問之大也(或君子曰~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學問之大也)

2、幹、越、夷、貉之子~教使之然也。

3、《詩》~。

一、

提(說明)【拆】:

①、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表明學習永無止境的立場。

②、青~水爲之而寒於水。

本意:青、藍/冰、水的從屬關係

引申義:青向藍學習使之比藍更藍;冰向水學習使之比水更寒。

引申義2:藍要變成青需要長時間的提煉;水變成冰也需要長時間的冷卻,說明要達到一種質的變化不僅需要學習,更需要到達一個階段或是平臺。

但是:②對①的引申義過於牽強,並不能完全掛鉤。

③、木直中繩~金就礪則利。

木直中繩:木材合於繩墨(木→繩)。

其曲中規:曲度合於圓規的要求。

木受繩則直:木材打上墨線加工後才能變直。

金就礪則利:金屬在磨刀石上磨過才鋒利(金屬→磨刀石)。

引:(普通百姓)需要經過學習才能變成君子。

點:

1、要使得天然物品能夠被人類所利用來作爲各種生活必須,需要伴隨工具的使用。

2、要使得人類都能以人類的身份活下去並擁有相應的德行,需要通過聖賢的教化以及書本的點撥。

③與②開始有一定的聯繫,青有藍的存在而成爲青,冰因爲有水的存在而成爲冰(換言之:人類因爲聖賢的教化而變得像個人,並以人類的身份繼續生活)。

④、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因博學而有能力與資格反省自己(吾日三省吾身)。

知明而行無過矣:因智慧明達而在行爲上沒有過錯。

點(要求):

1、不僅要主動的學習正確(應該)的東西【《禮記·學記》當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值得學習的東西】,更要學到某一個能夠自省的境界纔算到達第一個成功點。

2、在學習過程中到達的一個智慧明達的里程碑,在鞏固的同時需要有效的實踐(行爲沒有過錯)。

前四句內容若要完全串聯需要用到第八節內容中的第一句話:“學莫便乎近其人(學習沒有比接近賢師更方便的了)”

二(故不登高山~不知學問之大也)【⑤】、

看似與之前有些關聯:

登高山→知天高

臨深溪→知地厚

聞遺言→知學問大

但是,之前的青、藍/冰、水(從內部變化)與博學、自省/知明、行無過(反求諸己)都在於內用,而此間是求得外物(登而後知,臨而後知,聞而後知)對自身的認知、觀念有一定的建設性改變。

所以,①+②+④+⑤=普通百姓要成爲君子,不僅需要【學不可以已】的學習態度,需要有效的學習【青於藍、寒於水(若不有效青沒辦法從藍當中提煉,水也無法凝結成冰),對於人類的學習來說就是能夠到達一定的謀斷水平】,在有效的學習中更要注意學習的內容是否準確(應該學習)。在整個學習的生涯過程中不僅要做到反求諸己,也需要通過對外物的實踐來鞏固自己的認知水平。

以此前一半段落理解完畢。

三、比較突兀的對於少數民族的孩子的例子的穿插,於此不管他對少數民族的看法如何,我們就原文來論: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知道一些的人會發現這句話就是“性相近、習相遠”的影子。

我們對性相近、習相遠做一個說明:性是爲本性、天性、人性並非個性。

習是爲習俗、學習、習得。

很多人會認爲(特別在如今世道),性相近在習相遠之後就沒有辦法迴歸了(忘本),其實不然,性相近與習相遠共同創造了美好的世界:性相近使得人類一直走在人類的道路上,並秉持自己的道德,而通過不同的學習與碰撞,使之天賦完全自由的爲自己、人類、真正的社會、真正的國家、真正的世界提供豐富性(並非經濟、軍事、政治,而是文學、藝術、生活、自然)。

言歸正傳,教育應該以人性、天性、本性爲基礎,從而再發散出去,也即使得孩子的天性(本性+個性)能夠更好的在世間顯現,如此才能真正的幸福與和諧。

(三)的內容迴歸了人類最本真的問題,並開啓或是對應了《詩》中的“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詩》段:總結而言很簡單,也即“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人類若是擁有做人的資格,也就能夠觸及人類最高的精神境界(因爲他有這個可能,若是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了,如何觸及?)

對於人類自身而言,沒有災禍,也就比任何事情更要幸福了。

總結:百姓可以通過學習成爲君子(自《荀子》開始,其說理對象一般都被確定爲君子,若無法站在想要成爲君子的立場上,無法更有效的知曉其中的內涵)。建議大家可以先去學習四書相關內容與知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