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第一节

说明:纵观第一节内容,会发现接连的每一句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多的联系,但是却依旧能够很合理的存在。

(分段):

1、君子曰~不知学问之大也(或君子曰~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学问之大也)

2、干、越、夷、貉之子~教使之然也。

3、《诗》~。

一、

提(说明)【拆】: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表明学习永无止境的立场。

②、青~水为之而寒于水。

本意:青、蓝/冰、水的从属关系

引申义:青向蓝学习使之比蓝更蓝;冰向水学习使之比水更寒。

引申义2:蓝要变成青需要长时间的提炼;水变成冰也需要长时间的冷却,说明要达到一种质的变化不仅需要学习,更需要到达一个阶段或是平台。

但是:②对①的引申义过于牵强,并不能完全挂钩。

③、木直中绳~金就砺则利。

木直中绳:木材合于绳墨(木→绳)。

其曲中规:曲度合于圆规的要求。

木受绳则直:木材打上墨线加工后才能变直。

金就砺则利:金属在磨刀石上磨过才锋利(金属→磨刀石)。

引:(普通百姓)需要经过学习才能变成君子。

点:

1、要使得天然物品能够被人类所利用来作为各种生活必须,需要伴随工具的使用。

2、要使得人类都能以人类的身份活下去并拥有相应的德行,需要通过圣贤的教化以及书本的点拨。

③与②开始有一定的联系,青有蓝的存在而成为青,冰因为有水的存在而成为冰(换言之:人类因为圣贤的教化而变得像个人,并以人类的身份继续生活)。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因博学而有能力与资格反省自己(吾日三省吾身)。

知明而行无过矣:因智慧明达而在行为上没有过错。

点(要求):

1、不仅要主动的学习正确(应该)的东西【《礼记·学记》当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值得学习的东西】,更要学到某一个能够自省的境界才算到达第一个成功点。

2、在学习过程中到达的一个智慧明达的里程碑,在巩固的同时需要有效的实践(行为没有过错)。

前四句内容若要完全串联需要用到第八节内容中的第一句话:“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方便的了)”

二(故不登高山~不知学问之大也)【⑤】、

看似与之前有些关联:

登高山→知天高

临深溪→知地厚

闻遗言→知学问大

但是,之前的青、蓝/冰、水(从内部变化)与博学、自省/知明、行无过(反求诸己)都在于内用,而此间是求得外物(登而后知,临而后知,闻而后知)对自身的认知、观念有一定的建设性改变。

所以,①+②+④+⑤=普通百姓要成为君子,不仅需要【学不可以已】的学习态度,需要有效的学习【青于蓝、寒于水(若不有效青没办法从蓝当中提炼,水也无法凝结成冰),对于人类的学习来说就是能够到达一定的谋断水平】,在有效的学习中更要注意学习的内容是否准确(应该学习)。在整个学习的生涯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反求诸己,也需要通过对外物的实践来巩固自己的认知水平。

以此前一半段落理解完毕。

三、比较突兀的对于少数民族的孩子的例子的穿插,于此不管他对少数民族的看法如何,我们就原文来论: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知道一些的人会发现这句话就是“性相近、习相远”的影子。

我们对性相近、习相远做一个说明:性是为本性、天性、人性并非个性。

习是为习俗、学习、习得。

很多人会认为(特别在如今世道),性相近在习相远之后就没有办法回归了(忘本),其实不然,性相近与习相远共同创造了美好的世界:性相近使得人类一直走在人类的道路上,并秉持自己的道德,而通过不同的学习与碰撞,使之天赋完全自由的为自己、人类、真正的社会、真正的国家、真正的世界提供丰富性(并非经济、军事、政治,而是文学、艺术、生活、自然)。

言归正传,教育应该以人性、天性、本性为基础,从而再发散出去,也即使得孩子的天性(本性+个性)能够更好的在世间显现,如此才能真正的幸福与和谐。

(三)的内容回归了人类最本真的问题,并开启或是对应了《诗》中的“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诗》段:总结而言很简单,也即“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人类若是拥有做人的资格,也就能够触及人类最高的精神境界(因为他有这个可能,若是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如何触及?)

对于人类自身而言,没有灾祸,也就比任何事情更要幸福了。

总结:百姓可以通过学习成为君子(自《荀子》开始,其说理对象一般都被确定为君子,若无法站在想要成为君子的立场上,无法更有效的知晓其中的内涵)。建议大家可以先去学习四书相关内容与知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