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期【教育教学】

一模作文分析

                                                    李平娟

        又是一次测验,又是一次成长的机会。作为每次考试的重头戏,作文依然是试卷讲评的大块头担当。那这个文题又该如何完成?

        首先看文题呈现:

      有那么一个人,就像你生命中的贵人。在你不知所措时,点亮了你心中的那盏灯,为你指明方向,引领着你不断前进;在你遇到挫折时,鼓励你勇敢向前,克服困难,帮助着你不断刷新人生的第一次……他(她)成为你一生都值得感恩的人。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5分,含书写分3分)
        题目一:以“值得一生感恩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围绕“感恩”这个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写作提示:①如果选择题目二,请自拟题目;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第一步:审题。提示语紧紧围绕“感恩”一词来展开表述:点亮你心灯,为你指明方向,引领你前进的人;鼓励你勇敢,克服困难,不断刷新人生第一次的人……不管他(她)是谁,但我们的生活一定是因为他(她)们而有了大的改变。这个提示语是可以最大程度上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事可写,有情可言的。

        审题第二步自然是关于写作要求的部分,“二选一”又是非常灵活的一个写作要求,给不同关注点的学生提供了可以灵活选择的自由,更易于学生找到自己想写的点、能写好的点。但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是题目一的题目“值得一生感恩的人”,所写的一定得体现“一生感恩”,特别是“一生””这个要求,一定是对于我们的成长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的那个人。至于文题二:围绕“感恩”话题的演讲稿,一定要明确演讲稿的这个要求,体现演讲稿写作的要素。

        第二步,构思、立意、选材。按理说,第二步应该是这三者之中的某一项的。可是在具体的写作中,我们却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些文题,一看就有感觉,材料似乎就在手边,拿来即可使用。这自然好办。但是有时候呢?面对文题,我们并没有什么随手即用的素材,而需要围绕文题好好展开一番思量,这个过程就是构思的管辖范畴了。

        拿本次的文题来说,如果选择题目一,那可是要就这个“值得一生感恩的人”好好考虑考虑。这个人是谁?是我们生活中的人还是来自书中或者影视作品中的人?他(她)是我们的亲人、朋友、师长还是一个陌生人?为什么他(她)会值得我们一生去感恩呢?他(她)做了哪些事?又说了哪些话?我选用哪些材料才能准确表达“值得我一生感恩”的主题呢?其实稍微留点心,就会发现他(她)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本次的考场作文中,杨子煜就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他选择了鲁智深作为自己一生感恩的人,他结合自己的初三学习生活,从《水浒传》中深入挖掘鲁智深的性格特点对自己的影响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可谓是对题目一的极精巧的构思。

        而至于“立意”,往往决定着一篇文章的好坏,哪怕叙述的是极小极寻常的事,但只要下笔之前有一个好的立意,就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关注的眼球,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千古文章意为高”,说的正是这一点。写作之前,一定要想好要借这篇文章来表达一个什么主题。拿本次习作来说,就是要挖透我们感恩的点——那个“值得”到底体现在哪里。

        第四步,写作表达。经过前面的两大环节,我们对于整个作文的架构是已经清晰了的,那接下来就是要付诸笔尖予以呈现了。怎样的结构安排更能凸显写作重点?用什么表达方式更能增强文章的表现能力?具体遣词用句怎样才能做到既表达准确、又充满语文的味道?如果能够在拟写提纲的基础之上,具体地去写写开头、结尾部分,真是大有裨益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