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閱讀摘錄《白說》

然而沉默,是件更有風險的事兒吧?這個開放的時代,誰的話也不能一言興邦或一言喪邦,自己的聲音不過是萬千聲音中的一種,希望能匯入推動與建設的力量中,爲別的人生和我們的社會,起一點哪怕小小的作用。想想自己的成長,很多頓悟,常常來自坐在臺下的聆聽,今天有機會走到臺上,也該是對當年臺上人說“謝謝”的一種方式。


當年胡適在喧譁的時代,把范仲淹的八個字拿來給自己也給青年人:

“寧鳴而死, 不默而生。”很多年後讀到它,認同。今天,我們依然不知道未來,可如果不多說說期待中的未來,就更不會知道。思考可能無用,話語也許無知,就當爲依然熱血有夢的人敲一兩下鼓,撥三兩聲弦。更何況,說了也白說,但不說,白不說。


我用嘴活着,也自然活在別人嘴裏。互聯網時代更強化了這種概念,說話的風險明顯加大。今天爲你點贊,明天對你點殺,落差大到可以發電,你無處可躲。

話說錯了,自然在劫難逃;話沒錯,也有相關的羣體帶着不滿衝你過來。沒辦法,這個時代,誤解傳遍天下,理解寂靜無聲。即便你的整體節目本是爲他們說話,但其中的一兩句話沒按他們期待的說,責難照樣送上。後面跟過來責罵的人,大多連節目都沒看過,看一兩個網上的標題或一兩條情緒化的微博就開始攻擊。

想想也正常,謠言常常傳遍天下,而闢謠也時常寂靜無聲。見多了也就想通了。有時誤解撲面而來,是一小部分人要解氣,而又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在圍觀解悶。可不管前者還是後者,當你認真解釋時,沒人細聽,所以,解決就總是遙遙無期。

我還是選擇理解。目前的中國,人羣中的對立與撕裂愈演愈烈,作爲一個新聞人,不能加重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面對誤解甚至有時是曲解,也總得努力去理解。我很少辯解,原因是:你以爲是理性溝通,可常常被當成娛樂新聞,又讓大家解一回悶。而這,還真不是我的職能。

可不管怎樣,還是要有底線,新聞有自身的規律,我必須去遵守捍衛它。另外,幾年前我就說過,爲說對的話認錯、寫檢討或停播節目,就是我辭職的時候。只不過,到現在,還沒遇到這樣荒唐的事情。

面對現實說話,你的困擾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而你唯一能做出的選擇是:無論風怎樣動,樹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