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李子勋《你在为谁而活》之《你并非跟着感觉走》

摘抄:跟着感觉走说的感觉不是认知科学中单纯的感觉,而是把感受,理解,经验,选择汇合在一起的一种认知系统。

感觉不到的东西是人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感觉不到的东西,人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感觉不到不是因为人的身体不能接受外部信息的刺激。而是我们的认知不能理解也无法选择。我们试图要觉察并理解自己的感受,认知的过程也就随之开始。

认知是对感受到的信息与素材进行选择和强化,并组织成一种可以指导自己的行为,情绪的心理过程于思维结构。

一个人能感觉到的东西受制于他成长曾有的感觉经验和关系经验。关系不仅是人和人的,也包含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这几种重要的关系体验。这些经验素材经由儿童的自我探索会选择性的重复一些有效的反应方式(行为,情绪),放弃一些不成功的或者无效的反应方式。

随着成长,儿童会慢慢形成一些相对胡定的心理。情绪,思维与行为模式,并从中获益。每个人都会因为这些经验的不同发展出适合他的知觉结构。可以说,人的知觉特征差不多就是他的性格特征以及为人处世的特征。

人的知觉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早年母婴关系中回复式双向互动的影响。

3岁以后,儿童在人际关系中的经验会影响他成年后的社交倾向与对他人的基本态度。5岁以后,儿童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现实里这些经验会影响到他对社会的情绪,认同与态度。

从小与大自然的相处关系也会影响着人对自然的喜爱与感受能力。

理解与感悟: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对某种理论,见解完全无法接受到的原因吧,因为他没有这样的经验,所以感受不到,也就不能理解,因此无法在行为上选择。就比如人们从小在一个环境里,对当地的饮食,生活环境给予自己的刺激很熟悉,所以形成了特定的感受,以及对这些事物的理解,然后根据这些经验,会选择适合那个环境的行为模式,而对于和这个环境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生活环境,因为没有感受到,也就无法理解,没有相关经验,就不会有相对应的行为选择了。)

听父母讲我三岁之前一直生病,几次在生死线上挣扎,幼年时期一直在病中度过,也许疾病造成的痛苦和恐惧让让我对母亲的照顾更加依赖,这就是为什么母亲说我小时候一定要被她揹着才能安心,即使很难受的姿势也可以睡得很踏实,一旦放下我就会一直哭泣,甚至几个小时停不下来,也许就是因为在母亲的背上,感受到母亲的气息与味道,内心就觉得安全,感受不到了内心就恐慌吧,这就是内心的安全感不够吧。

从小父母对我更多的是尽责任而不是喜爱。所以他们尽心尽力为我治病,但是却不会对我喜欢,情感上的互动比较少,这就是我内心一直容易悲观,孤独,对人与人的关系总是不够有信心,不太相信自己会始终的被喜欢,被欣赏的原因吧。

从小在农村长大,在田野里的放鹅,在野地里劳动,玩耍,有很多的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受和经验,所以我至今对自然界的花草,对阳光与天空有一份由衷的热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