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來不語,卻道盡所有的愛

人與動物的互動是自有人類以來就無法改變的傳統吧,各色可愛的小動物總能觸動人們心中柔軟的那部分,讓我們愛得情不自禁。

如在諸多小動物中,擁有大量擁躉的是貓,人們對它的愛意如此濃烈,以致衆多愛貓人紛紛以“貓奴”自居和互相辨認。作家馬克·吐溫就曾表示過:“當一個人愛貓,我就已然是他的朋友和夥伴,不需要更多介紹。”

衆多愛貓人士中,錢鍾書也是一個十足的“貓奴”。他曾和林徽因做過鄰居,兩家的貓時常打架,但錢家的貓個頭較小,常常落敗。爲了給自己的愛貓出氣,錢鍾書便在家裏備上一根竹竿,一旦聽到牆外有動靜,他就用竹竿去幫自己的貓打架。一代文豪,爲了貓竟也會如此“淘氣”,怎能不讓人感嘆貓的魔力呢!

人與小動物之間的愛,其實是互相的。正如那隻請求小王子“馴養自己的狐狸所說的:“你要是馴養了我,我倆就彼此都需要對方了。你對我來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我們與小動物建立情感連接後,便成爲了彼此獨一無二的存在,可以相互依賴,互相舔舐傷口。

一個名叫詹姆斯·鮑文的英國人吸引過許多人的關注,他曾是一位街頭流浪藝人,被貧窮和毒癮所困。隨時可能橫死街頭的他遇見了一隻流浪貓,人生從此改變。在這隻貓的陪伴之下,他漸漸找回了自己,迴歸了正常的生活。後來,詹姆斯將他們的故事寫成了書——《一隻叫鮑勃的流浪貓》,並被搬上大銀幕,感動了無數人。

一個流浪的人,一隻流浪的貓,兩個缺愛的個體,在孤獨無助之中相互治癒,給予了對方生存下去的力量。這樣的故事,其實也常在我們身邊上演。

如今,社會的飛速發展加劇着人們的孤獨感,對於身處都市的打工人而言,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濃度不斷下降,與人相處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大多數關係也流於表面,而小動物的天真卻可以消解人心的惆悵與落寞。越來越多的人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伴侶動物,它們也反向充當着成年人情緒的撫慰劑。

村上春樹說:“幸福就是溫暖又柔軟的東西。小動物給予我們的幸福,是來自身體的溫暖觸感,也是來自心靈的溫潤善意。

我們被各式小動物所治癒,也希望小動物們都能有家可居,有美食飽腹,好運遇見善良的人。

摘自爲你讀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