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期【教學設計】

       《誡子書》教學設計

                    文/丁樸杉

學習目標:

       1.朗讀並背誦全文

       2.積累重點字詞和文言知識

       3.推敲關鍵詞,理解文章思想精髓

教學重點:熟讀並背誦本文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深切的教子之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與簡介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書信。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展示正確的停頓,學生齊讀。

        2.抽查個別學生朗讀。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三、譯讀課文

        1.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課下注釋,小組討論翻譯。

        2.教師指導逐句翻譯。

        3.總結文言現象:

四、品讀課文

        1.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麼?(自主思考)

        明確:告誡兒子要注重修身養性,生活節儉,珍惜時間。以此來培養自己的品德。表達了諸葛亮希望後代志存高遠的願望。

        2.作者首先提出了什麼觀點,本文就哪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這幾個方面是如何論述的?

       ①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②治學、修身、惜時

       ③首先提出“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觀點,接着從“靜”的角度進行正反論述——“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又從“躁”的角度進行反面論述——“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最後勸誡惜時,希望有所爲。

        3.“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的核心是一個”靜”字。“儉以養德”與“靜”有何關係?

        看似無關,實則關係密切。因爲節儉方可清心寡慾。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會因爲貪圖豐厚的物質享受而分心勞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