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路

上个世纪,结婚的情形很多,对这类事情,还是很熟悉的。特别是农村人结婚大喜之日,都是一路步行,当时还没有婚车这一说法。

结婚之日,娘家送路的人都穿着一新。特别是新嫁娘今日的穿着特别的出众,红上衣,红下衣。从上到下,一律是喜庆的红色。那个时候还没有白色的婚纱。让人单是从衣着上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哪个是新娘子。三四十人的送路人队伍声势浩大,气势壮观。送路的人,今天虽然也换上了新衣服,但他们都是新娘子的亲戚,亲人,姪子姪女,长辈,闺蜜等,既不显得太寒了,又不会穿得过于出众。他们能拿捏住分寸,决不会做喧宾夺主的事。

结婚时,娘家人要做到心中有数,大概要去几席的人。~这都是有计划的,既不显得人员过于稀少,人气不旺。又不会使人数太多,过于碍眼。好像他们八辈子没吃过席面似的。

送路的不说去了几十个人,而是说去了多少席人。一席八个人,提前给婆婆家报个数目。我们准备去十席,八席,或是五席六席。婆婆家好作个准备。

结婚这天,新嫁娘在送路上的簇拥下,款款而行。忸忸捏捏,欲走不走的,似乎舍不得与闺蜜分别一样,一种难分难解的状态尽显出来。

新郎在介绍人的陪同下走在最前面。新郎戴着帽子,胸前佩戴着一朵大红花。边走边不时回头看看新娘和送路的人。不致使他们之间拉开大的距离。不时地停下脚步,等等新娘子他们。

其实,新娘子他们早就都知道新娘子进门的时间。送路人的坐席时间。如果过了中午的一点,路途又比较遥远,他们就不敢这样耽搁下去了。步子便放快了一些。

一点半左右,新媳妇到家,与新郎行过大礼之后,然后就是入席。

坐头一波席的是送路的人,也就是新亲。送路的人内中,有一个男子人年龄最长。他是新娘子的长辈,今天坐的是主席,靠背椅子是专为他设置的。他当仁不让地坐到主席的位置上。~这是今天唯一一个上席位置。所有坐席的人都看着主席人。主席人不动筷子,其它人纹丝不动。主席人一动开筷子,其他人都开始动筷子。

吃的席面一般是五荤四瘦。五个荤菜,另加四个不见荤腥的瘦菜。八大碗,十全,十二件子,酥肉,丸子,烧肉肘子甜盘子。席面罢了,送路的人,有好事的年轻人,临走时偷偷拿走席上的酒钟,酒杯,作一次小偷小摸的贼。但人们对这种贼,见怪不怪。

送路人(新亲)坐罢了席,后过就是很长一阵子的议论。无非就是今天的席面好不好?菜炒得有没味道?蛋蛋馍白不白?今天吃了几天蛋蛋馍?

第二天,就到了回门日。新女婿,新娘子照理双方回门去。偷走酒器的,见到了新女婿,一阵子调笑后,便不打自招地拿了出偷来的宝贝,讨要喜糖来作为交换的条件。新女婿也知道在当地有这个风俗,她们会来这一招,早就在衣服兜里预备好了喜糖。最后,年轻的送路人,讨要到了喜糖,甜在嘴里,喜在心头。偷去的酒器,不用讨要,一件不差地回来了。

第二波席,才轮到亲戚坐,新郎引着新娘逐一向长辈敬酒。这个酒可不是白敬的。长辈喝了酒,一杯给新媳妇十元钱。那时的十元,相当于现在的千元。

送路的人坐毕了席,到新娘子的闺房看一看,说些宽慰的话,然后便走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