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應對兒童“區別對待”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中說談到,每個兒童都是獨立的個體,要對兒童“區別對待”。正如讓同樣七歲的兒童完成體力勞動,去提水,一個孩子提了五桶水就精疲力盡了,而另一個兒童可以提二十桶水,而如果你強迫本來只能提五桶水的兒童去提二十桶水,那麼肯定會損害孩子的力氣,嚴重了說不定還會跑到醫院裏去,更可怕會對提水這件事產生心理上的恐懼。

而學習也是如此的,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特別是在腦力勞動上具有差別,孩子在學習上有記憶的好壞、專注力的區別、理解能力、推算能力等都有區別,所以從教師來看也不存在對於所有的學生都一律適合的教學方法。

要使學生愛上學習,唯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產生學習成就,學習成就會激發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熱愛,從而主動投入帶學習中。而學習成就這個詞本身就是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誌,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於確定,每個學生在此刻能做到什麼程度,如何去激勵學生完成目標,從而獲得學習成就。

而蘇霍姆林斯基採用的教學法也特別有意思,將一個班按照完成作業的困難上分成五個組,第一組是傳說中的天才兒童,學習最好的兒童,他們對於課堂上的作業反應很快,完全不需要教師幫助,其中一兩個能口頭解答,對於這一部分教師要挑選超過大綱要求的題,在教師稍微點撥下就能能順利答出。

而與之對應的是第五組,就是傳說中的後進生,差生,完全沒有能力應對中等難度的題,對於這種學生,教室要專門爲他另選一些簡單的題,哪怕學生在課堂上有一點點進步,也是不錯的。

而關於這些組的劃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學生有所進步,或者學生懈怠了,就要變動小組。

課堂是給人進步的,而不是讓學生對着看不懂不會做的題發呆,教師應該靈活應對,我覺得一堂課對於學生和對於老師來說,最大的挫敗是沒有收穫絲毫的東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