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0教给学生观察—《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阅读摘抄:

        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教师如果善于帮助学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观察,他就能使学生的“旧”知识变得愈加牢固。

          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儿童需要理解和识记的东西越多,他在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就应当越多。

阅读感悟:

        我们常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原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巩固知识的方法是在观察中。生活就如一本无字的大书,像我们展示着无穷的奥秘。

        从一年级语文教本上的《四季》《青蛙会写诗》等文章中,我能看到了只是在生活中的印迹。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每一个季节的特定景物需要我们通过日常的观察,进行有序的勾连,继而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绮丽的四季美景图。“尖尖”的草芽、“圆圆”的荷叶、“弯弯”的谷穗、“大肚子”雪人,都需要我们有充分的生活观察,创建丰富的视觉图画。

        《青蛙写诗》一文中,对于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强化,也了链接到了生活中的事物:小蝌蚪、水泡泡、串串露珠。每一个画面都需要与世界的观察紧密连接。在生活中找寻知识的影子,串联成璀璨的项链。让只是个生活中的观察想结合,丰富学生的情感的体验,在中高年级中依然适用。

        四年级上册通过文字想想画面,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从画面到文字,再有文字到画面;从丰富的生活体验,开动五官去充分感受,再由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描述去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感。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感,不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汲取其中的智慧,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