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港臺數據看中國抗疫路徑

子曰: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各地不少地方的疫情都處於高位運行狀態,疫情在各地此起彼伏,綿延不絕,每天新增確診和無症狀感染者至數萬例。廣州和重慶等超大城市的每日新增數據仍在六七千範圍波動,疫情防控的壓力依然很大,當然隨着防控的加強,新增數據有望得到緩解。

不知道疫情地區的防控有沒有按照二十條的新規執行,如果還是老辦法的話,在如此規模的疫情下,再加上有些地方的層層加碼,老百姓的生活可能又要受到嚴重影響。

每當這個時候,網上關於放開和封控的爭論就會又火熱起來,網友極盡幽默之能事創作各種段子來發泄內心的不平。防疫尤其是封控總是有些人要犧牲某些利益的,問題是疫情三年了,這樣下去還要多久?大家都疲憊了,該如何才能堅持下去?疫情結束的希望在哪裏?

尤其是在國外紛紛放開的情況下,卡塔爾世界盃看臺上不戴口罩的觀衆被不少國人拿來說事。大家都向往這份自由。

然而,自由也是有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健康和生命,美國每日新增確診超10萬,累計超一億人,累計死亡超過110萬人。美國的小兄弟們每天的數據也好不到哪去。

如果按照美國的數據類比中國,中國該有多少病例和死亡人數?要知道中國的人口總數是美國的四倍多,中國的整體的人均醫療條件更遠遠落後於美國。

可能有人要說了,國內廣州、重慶、北京等人口衆多的大城市這波疫情到現在也沒幾個重症和死亡病例呀。這話的確不假,但是這其實正說明了放開和堅守防疫的差別,爲什麼這麼說呢?中國目前爲止仍是整體防疫控制,疫情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重症和死亡,但是隨着疫情的發展和病例的增多,重症和死亡就出現了。

今年上半年上海抗疫那段時間也體現了同樣的規律,開始的時候靜悄悄,沒有重症和死亡,隨着病例的增多和隨之而來的醫療資源的擠兌,重症和死亡病例逐漸增多,至六月一號,上海總計感染人數超過60萬,累計病亡病例588例,病死率近千分之一。

除了少數是年輕人,這裏面去世的大部分是老年人。

上海基本是國內醫療條件排前列的城市了,人均醫療資源也很豐富。即便這樣,在疫情大規模傳播的情況下,也無法承受醫療擠兌,也需要大力支援。想想如果疫情在全國大規模傳播會是什麼結果?到時誰來支援你?美國嗎?

說這些並不是強調中國要沿着老的抗疫模式走下去,而是想看清中國的問題,尋找適合中國的抗疫路徑。

上海大規模疫情結束到現在已經近5個月了,形勢也發生了不少變化,之後中國也出臺了第九版防疫指導和新的二十條防疫政策。

國外躺平,新冠病毒看樣子也會與世長存,這種情況下,中國肯定不會一成不變的長期執行一個政策。那麼是否適合現在放開或者將來某個時候放開管控呢?

中國不能拿這個做實驗,一旦放開後疫情失控,損失難以控制。但是長期這樣下去,經濟承壓,人民生活深受影響,疫情防控該向何處走?

其實更大規模的感染數據是現成的,那就是香港、臺灣,這兩個地方的感染人數約爲當地人口的三分之一,感染規模均已達數百萬量級,我們可以瞭解一下港臺的數據,看看能否給我們的防疫以啓發。

根據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提供的數據和2019年冠狀病毒死亡個案報告初步數據分析(涵蓋時間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1月16日00: 00)),第五波疫情香港感染人數約200萬,死亡病例一萬餘人,總體病死率0.53%。

超過95%的死亡病例是年齡超過60歲或以上的長者,其餘5%則從分佈在0到60歲各個年齡段。60-69、70-79、80+三個年齡段的病死率分別爲0.31%、1.24%、7.97%,60歲以下病死率從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九。

可見新冠對老年病例的威脅最大,尤其是80歲以上人羣,病死率急劇增加。

關於疫苗的作用,該分析報告表明只要接種一劑疫苗,死亡風險也會顯著減少,接種三劑疫苗死亡風險大幅減少,尤其是對老年感染者。

80歲以上未接種疫苗、接種一劑、二劑、三劑、四劑疫苗的病死率分別爲14.76%、7.15%、3.75%、1.58%、0.71%,其他年齡段相應更低一些。不分年齡段總體病死率按未接種疫苗、接種一劑、二劑、三劑、四劑疫苗分別爲2.32%、1.01%、0.18%、0.06%、0.06%,所以即便接種疫苗能夠大幅降低病死率,香港80歲以上老人接種四劑疫苗後,病死率依然有0.71%,未接種疫苗的話則病死率達到14.76%,這個數據的確很高。

再來看看臺灣的數據,從百度網摘取最近幾天數據和總體數據,如表一所示,可以大概瞭解一下臺灣的疫情情況。

表一:臺灣新冠疫情部分病死率數據


從11月17日至24日,臺灣每日新增均超過一萬病例,每日新增死亡都在數十例,至11月24日累計死亡14069例。8天平均病死率0.31%,總體累計病死率0.17%,比香港的0.53%總體病死率要好一些,需要注意的是臺灣對疫情目前仍有一定程度的管控。

港臺的案例離大陸更貼近一點,比西方國家可能更適合我們參考。如果類比港臺的數據,我們採取同樣的措施的話,大家可以自己去算算,我們可能會付出多大的代價。要知道他們的人均醫療資源要遠好於大陸。

因此,我們不能盲目模仿西方或者其他什麼地方的做法,當然也不意味着我們會一直捂着不放,長期這樣大家也承受不起。

路徑很清晰,根據疫情的發展,如果傳播增強,毒性減弱,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逐步推進防疫:

1.普及疫苗全程接種,這從香港的報告可以清晰看到疫苗的作用。關注老年人尤其是80歲以上老年人的感染及醫療,各地摸清數據。

2. 充分準備有效的各類治療藥物尤其是中藥和各種相關醫療資源,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3.宣傳普及新冠防疫和治療知識,提高民衆的保護意識。

4.加大各類新疫苗研發和治療藥物、技術的開發。

5.跟蹤、研究感染後遺症和反覆感染可能的後果。

此外,如果將來逐步向更開放邁進的話,尤其要準備應對大規模病例的醫療資源,如人力、方艙、藥物等等,想想流感期間短時間內醫院門診爆滿的情形就知道沒有足夠資源應對的後果。同時還要對病毒可能毒性加重或者將來新的惡性病毒有所防備。

總之,只有做到有備無患,到時纔不會手忙腳亂,導致災難性後果。

更多原創文章

歡迎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