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跟着支老師學習“讀說式”閱讀感受表達法

跟着支老師學習“讀說式”閱讀感受表達法

紫圓實驗小學李丹

話題:結合支玉恆老師的《草原》教學實錄,就教學思想或教學方法談收穫。

“讀說式”閱讀感受表達法是在支玉恆老師課例中學習到的一個新名詞。是指導學生學法的重要類型,是指在學生熟讀精思課文之後,讓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的一種方法,是一種連讀帶說帶評的方法。

對於學生的分享,我們似乎一般只關注說什麼,到這一步就擱淺了,其實最關鍵的是下一步的指導怎麼說的問題。在支老師執教的《草原》一課時,在充分關注學生說什麼的同時,特別指導學生用“又說,又讀,再加上自己的評論”的“讀說式”來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這種方式主要集中的第二課時的品讀課文環節,第一課時對學生理解課文做了很好的鋪墊。指導的過程層層推進,值得我反覆學習。

一、自由表達,啓發指導

《草原》的第二課時,支玉恆老師啓發學生重點品讀2——5段的內容,從給段落取小標題入手,在師生共同研討後確定爲:迎客、相見、款待、聯歡。這是對四個自然段的整體感知。學生在自由分享中激活思維,精準表達。

二、明確要求,重點點撥

逐段解析時,支老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發言時,要求一邊說一邊把引用的句子很好地讀出來。又說又讀,再加上自己的評論。

1.第二段的交流,學生分享後支老師抓住“馳”,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蒙古族人民好客的心情。

2.第三段的交流,支老師特意挑選在上課初提出“河”後面爲什麼是感嘆號的學生來分享,學生在朗讀感悟中自己解決了問題。通過關注“襟飄帶舞”的場景來呼應“彩虹”比“綵帶”的用法更好。

3.第四段的交流,學生連讀帶說帶評的方法已經能夠基本運用,支老師就在確定小標題上激發學生關注對仗。

4.第五段的交流,學生把蒙古族人的具體表現特點找出來:套馬、摔跤,隱射到“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所傳遞的情意。

三、學以致用,變通妙用

課例中,在學生分享閱讀感受時,支玉恆老師有意識地進行怎麼表達的訓練,這是大力度的思維訓練,也是高強度的語言訓練,充分體現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

吳忠豪教授在分析支老師“讀說式”閱讀感受表達法的特點中指出:其一,重視學生對學法的體驗,而不是空洞地傳授學法知識;其二是重視學與用的統一,讓學法真正發展成爲學生的學習能力。重視學生對學法的體驗,重視學與用的統一,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髮展、提升。

支玉恆老師執教的《草原》一課是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面對的學生是已經有較強表達能力的高年級學生。我也不禁在反思,雖然我現在執教的是低年級的語文課,在學法的指導上是否如此嚴謹、邏輯性強。我想這是需要我不斷精進的地方。

結合線上課堂執教的《黃山奇石》分享一下自己的實踐:

《黃山奇石》所在的單元語文要素是“聯繫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瞭解詞句的意思。”到這一課時重點是能夠用“好像”“真像”說一說圖片上的內容。也就是能夠結合課文所學的表達方式展開想象進行表達。在課堂上我也將“讀說式”閱讀感受表達法在潛移默化中滲透。

1.整體感知,明詳略

在初讀課文時,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圈畫出課文中出現的奇石名稱。並且能夠根據名字所在段落了解課文重點描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和“金雞叫天都”,一筆帶過了“天狗望月”“仙女彈琴”和“獅子搶球”。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表達空間。

2.重點突破,聊奇特

跟支玉恆老師執教《草原》一課時的思路相似,整體感知後重點品讀課文中詳細描寫的四種類型的怪石。先是引導學生回答自己喜歡的段落,並提問:你覺得有趣、奇特在什麼地方?學生能夠從段落中找到自己感覺有趣的句子,在指導中引導學生學會總結,例如“仙桃石”像個大桃子說明外形奇特;從天上飛下來說明來源和動作奇特……

在指導學習“猴子觀海”時給學生提出明確要求:

(1)哪一個段落描寫的是課本中插圖的石頭?

(2)請你把找到的段落都給大家聽。

(3)你覺得有趣之處在哪裏?

第一步和第二步學生基本能夠自主完成,關鍵是指導學生如何交流有趣之處。在這一部分引導學生找出“猴子”的三個表示動作的詞,體會動作的奇特,並通過老師範讀,學生加動作表演讀來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指導接受後再邀請回答問題的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猴子觀海”的有趣之處。

在二年級的課堂上(特別是線上課堂)採用這樣的學法指導是需要耐性的,需要重複提問,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調整提問策略。但是這樣的指導與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學情不同我們試着放慢速度、降低要求,但是探索的過程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同時,進行了情感體驗,產生了真實情境的感悟,從而受到了審美的薰陶。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有機統一,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