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跟着支老师学习“读说式”阅读感受表达法

跟着支老师学习“读说式”阅读感受表达法

紫圆实验小学李丹

话题:结合支玉恒老师的《草原》教学实录,就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谈收获。

“读说式”阅读感受表达法是在支玉恒老师课例中学习到的一个新名词。是指导学生学法的重要类型,是指在学生熟读精思课文之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的一种方法,是一种连读带说带评的方法。

对于学生的分享,我们似乎一般只关注说什么,到这一步就搁浅了,其实最关键的是下一步的指导怎么说的问题。在支老师执教的《草原》一课时,在充分关注学生说什么的同时,特别指导学生用“又说,又读,再加上自己的评论”的“读说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种方式主要集中的第二课时的品读课文环节,第一课时对学生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指导的过程层层推进,值得我反复学习。

一、自由表达,启发指导

《草原》的第二课时,支玉恒老师启发学生重点品读2——5段的内容,从给段落取小标题入手,在师生共同研讨后确定为:迎客、相见、款待、联欢。这是对四个自然段的整体感知。学生在自由分享中激活思维,精准表达。

二、明确要求,重点点拨

逐段解析时,支老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发言时,要求一边说一边把引用的句子很好地读出来。又说又读,再加上自己的评论。

1.第二段的交流,学生分享后支老师抓住“驰”,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蒙古族人民好客的心情。

2.第三段的交流,支老师特意挑选在上课初提出“河”后面为什么是感叹号的学生来分享,学生在朗读感悟中自己解决了问题。通过关注“襟飘带舞”的场景来呼应“彩虹”比“彩带”的用法更好。

3.第四段的交流,学生连读带说带评的方法已经能够基本运用,支老师就在确定小标题上激发学生关注对仗。

4.第五段的交流,学生把蒙古族人的具体表现特点找出来:套马、摔跤,隐射到“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所传递的情意。

三、学以致用,变通妙用

课例中,在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时,支玉恒老师有意识地进行怎么表达的训练,这是大力度的思维训练,也是高强度的语言训练,充分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吴忠豪教授在分析支老师“读说式”阅读感受表达法的特点中指出:其一,重视学生对学法的体验,而不是空洞地传授学法知识;其二是重视学与用的统一,让学法真正发展成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对学法的体验,重视学与用的统一,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提升。

支玉恒老师执教的《草原》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面对的学生是已经有较强表达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我也不禁在反思,虽然我现在执教的是低年级的语文课,在学法的指导上是否如此严谨、逻辑性强。我想这是需要我不断精进的地方。

结合线上课堂执教的《黄山奇石》分享一下自己的实践:

《黄山奇石》所在的单元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到这一课时重点是能够用“好像”“真像”说一说图片上的内容。也就是能够结合课文所学的表达方式展开想象进行表达。在课堂上我也将“读说式”阅读感受表达法在潜移默化中渗透。

1.整体感知,明详略

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圈画出课文中出现的奇石名称。并且能够根据名字所在段落了解课文重点描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一笔带过了“天狗望月”“仙女弹琴”和“狮子抢球”。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表达空间。

2.重点突破,聊奇特

跟支玉恒老师执教《草原》一课时的思路相似,整体感知后重点品读课文中详细描写的四种类型的怪石。先是引导学生回答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提问:你觉得有趣、奇特在什么地方?学生能够从段落中找到自己感觉有趣的句子,在指导中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例如“仙桃石”像个大桃子说明外形奇特;从天上飞下来说明来源和动作奇特……

在指导学习“猴子观海”时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1)哪一个段落描写的是课本中插图的石头?

(2)请你把找到的段落都给大家听。

(3)你觉得有趣之处在哪里?

第一步和第二步学生基本能够自主完成,关键是指导学生如何交流有趣之处。在这一部分引导学生找出“猴子”的三个表示动作的词,体会动作的奇特,并通过老师范读,学生加动作表演读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指导接受后再邀请回答问题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猴子观海”的有趣之处。

在二年级的课堂上(特别是线上课堂)采用这样的学法指导是需要耐性的,需要重复提问,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提问策略。但是这样的指导与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情不同我们试着放慢速度、降低要求,但是探索的过程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进行了情感体验,产生了真实情境的感悟,从而受到了审美的薰陶。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有机统一,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