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燦的金花葵,用來煎蛋放粥,口感就是滑

從前在鄉下到處都是的“瘡仔花”,現在變成了寶,金燦燦的花朵用來煎蛋放粥,口感就是滑

五邑城附近來了個擺賣樹藤枯草的阿叔。在一堆枯藤乾草中,我發現了含羞草,就問了一下有什麼用?阿叔立刻拿出本老字典,翻到了“含羞草”那一頁,把功效作用逐字逐句讀給我還說:“我說了不算,有書爲證。”

阿叔的廣告語就是:“識就係寶,唔識就係草。不是我隨便說,你來睇睇,有書爲證。”大概這就是賣山草藥的最高境界了。

旁邊阿婆擺出來的幾株連枝帶葉還開着花的植物也吸引了我的目光。

這亮麗的黃花,結着秋葵一樣的果實的不就是我們小時候稱之爲“瘡仔花”的金花葵嗎?

金花葵也叫菜芙蓉、野芙蓉,而中藥名一般叫它山榆皮、黏幹。這可是一種來頭不小的植物,它和現在家喻戶曉的秋葵是親戚,它們都是錦葵科、秋葵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金花葵的花和單瓣木芙蓉的花相似,但金花葵的花大很多,每一朵花的花冠直徑和張開的手掌差不多一樣大,真的是花大如碗,並且是漂亮的金黃色,豔麗奪目,讓人過目不忘。

不過,秋葵是從印度等國家傳入我國的,金花葵卻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種植物,有人還說它很稀有,被稱之爲“植物界的大熊貓”。

我對此就感到很奇怪:這種金花葵從前在江門五邑的鄉間可是到處都是,田間山間都能看到,現在在麻園這邊的門前屋後也經常看到有人在種植,不知道這個“稀有”是怎麼樣鑑定出來的,難道是我認錯了?

記得小時候,如果長了瘡癤,家裏人就會把這花摘回來,搗爛後敷在上面,第二天上面的膿就能掉出來,所以就被叫作“瘡仔花”了。

記憶中的五邑地區沒有食用金花葵的習慣,現在把它搬出來賣,也只是單純當作草藥用罷了,並沒有別的地方那樣,平時也把它當食物食用。

金花葵在四川叫漏籠花,有的鄉村裏叫嘍嘍花,燉湯炒蛋入菜皆可。金燦燦的花朵是主要食用部分,在別的地方可是按朵售賣,賣到一毛到三毛錢一朵。

可以把花朵切碎後加上蛋液煎成餅,也可以用來煮撈糟湯喝,煮丸子湯喝,放粥……清熱去火,口感就是滑溜溜的。

入冬後,金花葵會整株乾枯,可以將整株折斷燉各種湯,挖出來的根部也可以用來燉肉喫。

當然,最妙的是用金花葵的花朵來泡茶喝了,光是看到花朵的好顏色,就夠賞心悅目的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