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悟道|“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是在修行。”

关于“感觉自己看破红尘了,人活着太苦太累了可否出家当尼姑?”感想如下: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是在修行,可以于红尘中悟道,也可以在生死关中顿悟,各不相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并不应因别人看似超脱,走在一条光明大道上,就需要改变什么。”

你这不就是普通人的想法,哪不一样了?

(那么普通人可不可当尼姑?它不是选择问题。因为你也还不是尼姑。更关键的是我没那个话语权。不否认的是你有决定权,但能否得到承认又是另一回事儿了。当然,我更关注的是,普通人会否想当尼姑,以及为什么。)

看破红尘——符合高人形象(YY也属于,自欺也算,期待和幻想也起作用)。需要纠正的一点是,人的感觉往往不怎么靠谱,有时甚至身边的人对你的评价比你的主观看法更贴近实际,因为主观很容易把自己擅长的或熟悉的或已知的纳入进去,而忽略了起不知道的以及不知道的事物对自身的影响。

人活着太苦太累——很难有人不这么觉得。

当尼姑——普通人都觉得当和尚、尼姑,就能超凡脱俗。(这连基本的慧根和缘估计都算不上……)

实际上,底层逻辑还是求(解脱)、逃避(苦累)、消极(避世)。

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尼姑的超凡脱俗和清规戒律是有一定关联的。且这并不代表说,你有了身份就有了德行(那玩意儿修行得来居多。天生的还是比较少的。)。有个词叫德不配位。德在前,位则是条件允许的可能;若无德,即使在这个位置,实质也还是个普通人。

那么,说说一般的得道高僧哈……

他们是经历过常人所难以经历的事儿(因为看见、经历,然后动心起念,又因为无邪,故而具备度他人的条件),之后选择普度众生(无论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还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尼姑,往往修的是清净,本质还是对善的一种保留和保护(这不是为了避苦避难,而更多的是超越自己,把自己从各自关系中解脱出来这只是附赠、是条件允许的可能性,其背后更多的还是出于对信仰的虔诚和敬畏)。总之,与自身利益相关性居少——否则,和尚或尼姑也是德不配位的。更不会有当前的名气和认可。

这背后是什么原理呢?你爱别人很多,你就没什么时间胡思乱想为自己去谋什么利益了。就像你心怀天下,那么一城一池的得失就比较容易看得开。还有句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还有个什么原因呢?那就是入世之前和入世之后。一般是有条件的,才能入世。毕竟,你挂着别人庙宇、庵、道观的名头,不能毁了香火不是。所以,一般入世前的修行是不为人所知的,只有到了超凡脱俗(便于理解哈,实际上也没那么简单,它背后是一套系统,需要辨别和证明,然后结合对信仰的理解……就是说你入世最起码是不给自家丢人且还有助于传播信仰……),你才被人们所认可、所信服、所尊重,这时候代表的也依旧是信仰、是宗教、是组织团体,而不是自己。

那么,这背后的误区是什么呢?很多人天真的以为换个环境、换个地方、换个城市,然后就能彻底改变自己,然后改变整个状态,继而改变当前的困境。实际上,这其实还是:勤于动心而懒于动脑——只看到他们换个地方却不曾思量为什么要去那个地方,只看见他们德行高尚却不思量他们要经历什么,只看见他们的名和利(所谓的利)却不知其中的代价和艰辛。

这就有点像结果论为导向的后事之师。

你看到别人功成名就,然后羡慕,羡慕的是他们的成果。于是,动心起念,你也想要获得那样的成果。然后,又天真的以为只要重复他们的行为就一定能达到他们的高度(脱离本质)。结果呢,你向别人打听,道听途说,然后你以为你知道了他们之所以成功的秘诀(脱离实质)。再之后,你按照那些人的说法去做了……结果能不能行?(一般做不到,因为个体不同,条件不同,以及形成的结果的先后次序不同。)

不行,你可能会说:对方果然很厉害,自己就是做不到;对方不过是运气好,踩了狗屎运罢了;要是成功了呢?啊,我果然是了不起的!啊,我肯定能做到更好的!我要超越对方!又或者,你还可能以为:这事儿我都做到了,其它事我肯定也能做到的……别忘了,当我们用手指指向他人的时候,其它手指是指向自己的,当我们用手指指向自己的时候,还有手指在向外呢!

接下来分享我的一个心得体会:

人们之所以被影响,主要来自于内部动力和外部刺激两个方面,外部刺激又分为已知的部分和未知的部分,内部动力又可简单分为恐惧和欲望。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梳理了,利用时空的概念,利用物理存在的概念,利用因果论和比较意识说。然后进行切割。

所谓切割就是帮事物归位,即每一个事物本身都存在自身原本的位置(底层支撑),和该事物位置发生变化后的影响和差别(看见变化),再就是审视自身和事物之间的关联(看见思维方向和半径),从而因势利导,实事求是地进行分割(划分步骤),最后把所有的一切落实到下一步该怎么做……

一般到这一步就结束了(答案往往在问题之上,在下一步,而不是从过去中找答案。之所以要找答案也是为了下一步行动为方向和动机,毕竟纠缠过去对现在和未来没有任何帮助,因为过去已成既定事实。)。

它形成一个独立闭环(因人而异,因时因地制宜,因环境变化而变化)。

此时的状态是身、心、灵、意志、事实、事理等的统一和前进(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是知行合一)。

最后,我想说,真正帮助我们脱离苦海的,是坚定苦海的选择(确立一种无解,然后开始各种求索),是接受苦海本身(接受一种现实,而不困囿于现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是身处苦海而不觉苦海(修行,且有更远大的志向),且身体力行地去超脱苦海(落实到下一步的行动中去,证志向,证志气,征服命运,积极地,向上地,勇敢地,也反抗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