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貴之《“愛”與“被愛”之間的距離》

【“愛”與“被愛”之間的距離】

做一個向日葵族的人,善於發現細微的小幸福,也沒有太大的野心,容易發現事物好的一面。

抗壓力、耐擊打,能隨時隨地發泄壓力,擁有感恩的心,對生活充滿熱情的陽光天性。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心情也是自己釀造出來的。

時時刻刻都在愛與被愛之間穿梭,變得好熟悉,幸福變得好濃。

有的時候不是孤單,想要找人陪。而是落寞,不知道何處纔是藏身之處,何處纔是宣泄之地……

一、愛自己,不惜一切發展自己。

年輕的生命,要指向成長。

然而,太多人的生命中,成長非常不易,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停滯下來。

有時候阻礙成長的,是貧困;

有時候,是因成長帶來的內疚。

但無論如何,作爲一個孩子,你要窮盡一切發展自我。

也許你在突破的過程,會背叛父母、會傷害到別人,因而感到內疚。

但要知道,活出自己,是對家族最大的祝福。

所以,在“發展會內疚”以及“不發展就不內疚”這兩者間,前者一定是對的。

發展本是令人激動的事,但在發展自己時,卻被內疚感纏繞。

內疚,是成長路上的另一大障礙。

如果說貧困是看得見的河流中的岩石,那麼內疚,就是河流中的暗礁。

我看到很多人,應該是無數人,爲了避免巨大的內疚,而去追求一份清白感:

“我誰的都不欠”,

“哪怕是父母的我也不欠”……

結果是,讓自己的生命陷入了停滯。

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所以,與其爲了避免內疚而陷入停滯,不如帶着內疚去發展自己。

甚至,在一些極端環境下,我們也要不計代價地發展自己。

如果一個年輕的生命,爲了不內疚,爲了追求清白感,而讓自己的生命停止成長,真的很可惜。

所以,我們要不惜一切發展自己。

而在此過程中,關鍵的是,我們的能量不被卡在一個狹小的空間。

這時候,當愛與能量都流動起來,我們的生命指向成長。

最終,我們的成長也會帶動家庭變得更開闊更有資源。

所以儘管發展、突破自己的過程,你會內疚,會懷疑自己,會擔心被嘲笑……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發展自己。

二、“擺脫不開”是人生悲劇的起源。

成功的祕訣就是認定一個目標,便專心致志地向那裏走。

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儘管千差萬別,而實際上只有一條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這是自然的道理。

世間有許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顧慮,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

世間也有許多人既走上這一條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條路。結果也不免差誤時光。

“魚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可也。”有這樣果決,悲劇絕不會發生。

悲劇之發生就在既不肯舍魚,又不肯舍熊掌,只在那兒垂涎打算盤。

“擺脫不開”是人生悲劇的起源。

畏首畏尾,徘徊在愛與不愛之間,心境既多苦痛,而事業也不能成就。

許多人的生命都是這樣模模糊糊地過去的。

要免除這種人生悲劇,第一須要“擺脫得開”。

消極說是“擺脫得開”,積極說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

認定一個目標,便專心致志地向那裏走,其餘一切都置之度外,這是成功的祕訣,也是免除煩惱的祕訣。

三、“被愛”同樣是一種能力。

與愛一樣,被愛同樣是一種能力,但我們常常只關注了前者而忽略了後者。

一個懼怕被愛的人,總會認爲只要我足夠獨立,就不再需要被愛。

但現實往往是,這樣的人,會孤獨且無望。

(一)“愛無能”的表現方式。

1、一旦被愛,會變得非常恐懼不安。

你拒絕一件東西,往往是因爲,過去的經歷告訴你,這個東西是不好的。

因此,當這個東西降臨到自己身上時,人最大的感受,往往是恐懼和不安。

2、只付出,難索取。

因爲小時候有被愛需求時,總是被苛責。

所以很多“被愛無能”的人,內心深處都有一種“不配得感”在作祟:

原本的我,是不配被愛的;我要爲對方付出很多,才能勉強被愛。

於是,在關係裏,他們總是習慣爲別人付出。

(二)獲得“被愛”的能力的方法。

1、哀悼過去。

如果,我們因爲過往的體驗,而成長爲一個害怕被愛的人。

那麼,要想慢慢溶解這些恐懼,我們可以試着:

哀悼過去那個“不被愛”的自己。

我小時候被愛的體驗,確實是分裂的,並沒有被好好滿足。

這都是“非常慘”的事實。

而且,這些事實一旦發生,就永遠不可能更改了。

那麼,我接受這些事情的發生,承認它們讓我痛苦了。

然後允許自己爲此悲傷、憤怒,甚至是嚎啕大哭。

接着,去理解現在這個“懼怕被愛”的自己。

告訴自己,現在的遠離被愛,其實是:

對過去沒被好好愛過的“內在小孩”的一種陪伴。

但是現在,我不再是那個缺愛的小孩了,我已經可以去接受別人的愛、有力量去承接新生活了。

如果一直糾結過去,就會被它裹挾,成爲我現實的困境;

如果接受它已經發生,無法改變,我纔會有破局的可能。

2、覺察自身。

當自己被愛時,總想加倍回報對方,從而在關係中一直拼命付出,不斷忽視自己時。

在這些時刻,停下來問問自己:

我究竟在害怕些什麼?

如果我不這樣做,又會怎麼樣?

是怕如果不回報對方、不拼命付出,自己就根本不配愛嗎?

如果是,那就去驗證:

自己害怕的這些事情,究竟會不會真的發生。

去觀察,對方真的需要我回報他們嗎?真的認爲我不配被愛嗎?

如果都不是,是不是就意味着:

其實一切,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糟糕;

其實,我們是可以更坦然地去被愛的。

3、檢驗對方的真實感受。

當我們在關係中體驗被愛時,可以去思考兩個問題:

當別人給予我幫助時,對他而言意味着什麼?

如果我接受他們的愛,對方會成爲怎樣的人?

在某種程度上,每個人都有“被需要”的需求。

所以,在幫助、關愛我們的過程中,別人或許也能從中獲得滿足感。

渴望被愛,本身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請相信,一定有人是真正愛你的。

在那些時刻,請不要懷疑和害怕,因爲,你本來就很值得好好被愛。

四、“指責式關心”及自我療愈。

(一)“指責式關心”是造就痛苦的根源。

對許多孩子來說,一個人痛苦,但如果把痛苦告訴父母,常會得到雙倍的痛苦。

而“指責式關心”,就是造就這種痛苦的根本來源。

它不僅給不了孩子半點寬慰,反而讓孩子更加痛苦。

自己已經過得這麼不好了,最親的人不但沒有好好關心自己,反而在不斷地指責自己。

有的人,並不是完全不需要依賴別人。

只是因爲過往每次求助,不僅得不到真正的撫慰,反而得到的是雙倍痛苦,他們才選擇緊閉心門,逼迫自己獨立。

而這種獨立,往往只是表面看起來堅強,並不是一種真正的獨立。

實際上在這裏面藏着的,是一種強撐硬挺的感覺,非常心酸無奈。

在現實中,有很多人。

一方面,內心渴望跟家人傾訴,但又深知會得到雙倍的痛苦,所以放棄傾訴。

另一方面,放棄傾訴後,只能靠自己,活得非常獨立的同時,又成了一座孤島。

一路走來,一定經歷了很多不容易的時刻。

(二)自我療愈,以此獲得更多力量。

1、看見父母的侷限,接受現實。

很多時候,父母因爲自身的侷限,無法達到我們對他們的期待。

這於我們而言,是巨大的缺失和遺憾。

同時,我們會爲此而痛苦、委屈和憤怒,這都很正常。

但只有承認這些事實,看到父母的侷限,我們才能從中解脫出來。

2、課題分離,不再承接父母的內疚。

有時候,父母指責式關心的背後,是因爲:

他們無法承接“自己幫不上孩子”而產生的內疚感,只好通過指責孩子的方式,把內疚感轉嫁給孩子。

而課題分離,是能去袒露自己過得不好,不再配合父母演好孩子,也不再承接父母的內疚感。

3、尋求新的關係。

對於很多被迫獨立的人來說,意識到自己能夠得到他人的幫助,非常重要。

如果無法從家人那裏得到安慰,那麼我們可以尋求新的關係,去獲得支持。

他們可以是朋友、親密關係或者諮詢師。

你人生中大多數時間都是孤單一人,但這並不是你的錯。

你生於一個糟糕的環境,也沒有得到需要的支持。

但你一直是可愛的,在你成年遇到的人能夠看到這一點。

而我們一旦與這些人有了聯結,就會發現,不強撐硬挺,也是可以的。

當然,需要澄清的一點是:

與他人建立聯結是療愈自己的必經之路,但不是最終答案。

有時候,我們還是會有很多事情不願和別人分享,或者還沒能找到新的關係,與別人建立聯結。

在這些時刻,我們只能依靠自己內在的力量,獨自面對。

因此,當我們能在一些關係中獲得力量,得到療愈後,我們還要學會“自我聯結”,爲內心深處那個孤獨無助的自己賦能。

比如通過寫日記、冥想等方式,去陪伴、理解自己,去釋放未表達的情緒。

從而逐漸獲得自我關懷、自我療愈的力量。

在這個時候,我們也許就會有勇氣,一步步走出孤獨的圍牆。

我們都是風雪夜中趕路的人,因爲相遇摩擦,融化了彼此肩頭的雪花。

而後,因爲各自的路線不同,相距越來越遠,雪花再覆肩頭。

結束與別離,註定是人生永恆的主題。

一曲憂歌唱出多少離別愁怨,遙寄紅塵,嘆人生聚散離合。

當百味嚐遍,自然看透:人生一世,活的就是一種精神。

我們要適時地去給心靈放個假,去擁有一副健康的身體,養成一種良好的心態,過着一種從容安適的生活。

心靈安頓了,平衡了,豐盈了,我們的人生也就快樂了,美好了,無憾了。

丁俊貴

2022年12月20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