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貴之《一個人走向長長的街,一個人走向冷冷的夜…》

【一個人走向長長的街,一個人走向冷冷的夜…】

要想活出尊嚴,展現不凡,只有改變觀念,敢於和命運抗爭。

如果事情無法改變,那就改變自己;如果無法說服他人,那就想法說服自己。

如果山過不來,那人就過去。

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

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護生命的單純,珍惜平凡生活。

人不光要看走過的路,也要看看眼前的路,擡頭望望天。

已然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好也罷壞也罷,欣然接受就行,這需要時間的自渡,誰都幫不了。

也許在多年之後再回首往事,我們應該感謝它,因爲人生需要磨難。

作爲普通人,奮鬥了大半輩子,也受盡了世態的炎涼,可能還不及別人的起點,我們會抱怨老天的不公,直至一度消沉。

也許有人會說喝點心靈雞湯就會復血重生,那只是一時的解救,終究是我們要有自己的信念,即使平淡的歲月也把它煮成一杯濃香的茶。

無論風暴把我帶到什麼樣的岸邊,我都將以主人的身份上岸。

一、人生的意義。

人生意義的問題是人生哲學的核心,它涉及對人生的總體評價,即人活着到底有沒有根據,有沒有意義。

事實上,許多人內心深處都有這個疑問。

人活着可能本來就沒有什麼意義,意義都是自己找的,準確地說,都是自己造的。

追問人生有沒有意義,是因爲人生有兩個疑點:

第一,就是人的生命過程是一個自然過程,人和別的動物一樣經歷着出生、生長、衰老、死亡的過程,從這個過程中似乎看不出任何更高的意義來。但是人好像又不甘心自己像別的動物一樣,他總希望人生有超出動物性生存以上的價值。

第二,生命是短暫的,人終有一死,從死後的眼光來看,這短暫的一生等於沒有活過,這時就會對人生意義產生懷疑,人生到底有沒有一種超越死亡的不朽的價值,所謂終極的價值。

關於這兩個疑點,有三種不同的回答:

第一種回答是,人生根本沒有什麼意義,應該解脫出來。這方面的代表是佛家思想,佛家認爲,人生只不過是一個幻象,因此要從生命慾望的支配下解脫出來,其最高境界是涅槃。

第二種回答是,人生有終極根據、終極價值,代表是基督教,認爲靈魂是不死的,因此生命是永恆的。

第三種回答大約是多數人的回答,那就是對人生的終極意義不能肯定,但也不能接受人生根本無意義的觀點,寧可相信人生還是有意義的,我們應該去尋找或創造。

現在的人有兩種感情都缺失,一個是善良。

善良,對生命的同情,這是最基本的感情。

一個社會要有一個好的生存環境,至少運動是大部分人都具備善良的品格。

現在的問題是這個環境讓人不敢善良,你善良就倒黴。

另外一個是缺乏高貴,做人的尊嚴,往往只要利益,爲了利益不要尊嚴。

談論人生目的不能停留在世俗慾望的水平上,它應該是對高於世俗生活、高於生命過程的一種價值的追求。

人追求這樣一種價值的衝動是從哪裏來的呢?

生命過程本身只是一個自然過程,自然本身並沒有給人提供一種高於生命過程的目標。

人是有理性的動物,有抽象思維的能力,能對自己的生活狀態進行分析和評價。

但是,理性是爲生存服務的,而實際上人的精神追求與理性的這個功能是相悖的,它並不利於生存,我們只要看看,在現實生活中執著追求精神價值的人總是倒黴蛋,就可以知道了。

由此可見,人有精神追求並不是因爲人有理性,只能說是因爲人有靈魂。

理性與靈魂是兩回事,理性是爲了對付生存環境,實現的是一種工具價值。

而靈魂是人的一種內在渴望,追求的是目的價值,真、善、美之類的精神價值。

這些價值之爲價值不是因爲它們能爲生存服務,而是因爲它們本身是值得追求的。

因此,人和動物的不同不僅僅是頭腦發達,最根本的是人有精神追求這個意義上的靈魂,而動物沒有。

人的靈魂是從哪兒來的呢?

人的靈魂在宇宙中到底有沒有根據?

我們也許可以說人的大腦是進化來的,是人在不斷的生存鬥爭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是爲了更好地適應和改造環境,更好地生存,這些可以用科學來解釋。

現代人在世俗潮流的衝擊下,一些人確實把靈魂生活當作虛幻的東西拋棄了,不再有精神上的追求。

而那些仍然重視靈魂生活的人則陷入了空前的苦悶之中。

這就是所謂的信仰危機,其實質是靈魂生活失去了根據。

二、得與失。

1、不失其所者久。

世界無限廣闊,誘惑永無止境,然而,屬於每一個人的現實可能性終究是有限的。

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着開放的心態,因爲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

老子說:“不失其所者久。”一個人不論偉大還是平凡,只要他順應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並且一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

於是,他不但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而且會有足夠的清醒來面對形形色色機會的誘惑。

2、有所爲必有所不爲。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所爲就必有所不爲,而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區別就在於所爲所不爲的不同取向。

爲別人對你的好感、承認、報償做的事,如果別人不承認,便等於零。

爲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沒有一個人承認,也絲毫無損。

3、成功是優秀的副產品。

在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時,不應該把成功作爲首選。

首要的目標應該是優秀,其次纔是成功。

一個人能否成爲優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能否在社會上獲得成功,則在相當程度上要靠運氣。

所以,應該把成功看作優秀的副產品,不妨在優秀的基礎上爭取它。得到了最好,得不到也沒有什麼。在根本的意義上,作爲一個人,優秀就已經是成功。

三、對幸福問題的探討是離不開價值觀的。

1、幸福是什麼?

(1)幸福是主觀感受?

常有人說,幸福完全是個人的主觀感受,自己滿意就好。

當然,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覺得自己不幸福,你的確不能說他是幸福的。

但是,自己覺得幸福,就是幸福的嗎?

有一種狂喜型妄想症患者,大約誰也不會認爲他是幸福的人。

可見主觀上的滿意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人們往往在想象中把自己最強烈願望的實現視爲幸福,但願望是因人而異的,同一個人的願望也是因時而異的。

而且,願望實現了就真的幸福嗎?

怕未必。

情況往往是,沒到手的時候想得要命,到了手不過如此,預期中的幸福感會大打折扣。

所謂“人心重難而輕易”,“生在福中不知福”,“生活在別處”,這些說法表明,很難找到真正認爲自己幸福的人。

鑑於願望的多變,對願望要做分析,不能看一時一地,要看總的傾向,而每個人願望的總的傾向歸根到底是由價值觀支配的,價值觀不同的人對幸福的期望是不一樣的。

(2)幸福是客觀狀態?

那麼,幸福完全是客觀狀態嗎?

我們看到,世上多的是擁有別人羨慕的條件而自己並不覺得幸福的人。

因此,外在條件如果不轉化爲內在體驗和心情,便不成其爲幸福。

現在有些人試圖爲作爲客觀狀態的幸福制定衡量的標準,興起了幸福指數的研究。

其方法大同小異,大致上是列出一些關鍵項,比如個人幸福指數包括收入、工作、家庭、健康、交往、休閒等項,國民幸福指數包括公平性、福利、文明、生態等項,然後按照重要程度給每一項規定一個分值,統計出來的總分就代表個人或國民的幸福狀況。

其實,他們忽略了兩點:

其一,幸福不是純粹的客觀狀態,畢竟包含個人感受的因素,因此難以數據化,幸福指數只具有非常相對的意義。

其二,哪些因素被列爲關鍵項,每一項的分值是多少,價值觀起決定的作用,價值觀不同,幸福指數的編制就不同。

(3)幸福是主觀感受和客觀狀態的統一。

主觀感受這一面,一個人把什麼感受爲幸福,其總的傾向是受價值觀支配的。

客觀狀態這一面,人們怎樣衡量相關因素的重要性,也是用價值觀指導的。

由此可見,對幸福問題的探討是離不開價值觀的。

2、立足於價值觀看幸福。

哲學史上談幸福,是從價值觀出發的。

比較兩派的觀點,共同點是重生命、輕功利,重精神、輕物質。

價值觀當然也是因人而異的,但是,評價不同的價值觀應該有一個標準,就是人性。

人身上什麼東西是最寶貴的,讓它們處在一種好的狀態,人生就是幸福的。

人身上最寶貴的東西,無非一是生命,二是精神。

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

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護好生命的單純,珍惜平凡生活。

把心安頓好,就是要積聚心靈的財富,注重內在生活。

人有兩個最主要的身份,一個是自然之子,一個是萬物之靈,盡好老天賦予人的這兩個主要職責,當好自然之子,當好萬物之靈,人就幸福了。

所以,幸福就在於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豐富。

從主觀上說,這二者是好的品質,具備了這兩種好的品質,也就具備了幸福的能力。

從客觀上說,這二者是好的狀態,人生在這兩方面處於好的狀態,客觀上就是幸福。

立足於價值觀看幸福,幸福問題就變得簡單明瞭了,你是可以支配自己的幸福的,因爲你可以支配自己的價值觀。

我們的重大迷誤是過分地從外在方面去尋求幸福,把金錢、財富、外在的成功看得太重,爲了追求外在的東西把生命和精神的狀態弄亂了,結果並不幸福。

所以,在價值觀的問題上,決不可隨大流,究竟什麼能讓你真正幸福,你要去問自己的生命,問自己的靈魂。

丁俊貴

2023年3月2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