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很少人願意爲愛奉獻自己

“But it never ceases to amaze me how difficult the things that are supposed to be instinctive really are .”

    《一個人的朝聖裏》Harold 在旅途中想討碗水喝的時候,贈與水的女主人意味深長地說的這麼一句話讓我思量了很久,那句話譯成中文是這樣的:但我一直很驚訝,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實際做起來有多困難。這些本能的事就是愛家人,愛孩子,照顧家,自己好好工作,過好生活中的每一天。就好比是每一個動物朋友都會爲有個伴去裝扮自己求偶,爲養育下一代爲幼崽捕食、爲了一個避風擋雨的窩不辭辛苦築巢,爲了幫助自己的同類或者弱小的異族會惺惺相息……這些本應本能的事情,而被人類卻看成了越來越困惑的難題。

    相信這也是大多數世人的疑惑,之前想過這是不是是文化差異,一個民族的問題呢?但當在拜讀了朝聖後,纔看到原來這不是少量人的問題,而是整個人類的困惑。隨着現代文明的發展,社會日益進步,全世界的人類都陷入了相同的特徵:人們不願意主動與人交往,每當與不認識的人與不可能有眼神的交流,哪怕與鄰居碰見,也會匆匆離去;在工作中出了公司就如同陌生人,沒有什麼交集,利益的關係也不會深交;與自己的家人,年輕還有新鮮感,但步入中年後,彼此就是兩堵平行的牆,兩兩兩望撐着一個稱爲“家”的空穴……這些日常的生疏統稱爲——精神危機。

    精神真空其實暗含了個體自身價值不被社會接納和認可,人們找不到自己在社會中的意義與價值,一般就會心門緊閉,與周圍的人和事不會過度交往,產生人和人之間的疏離。真的會是這樣嗎?好像是呢。長此以久性格便形成了寡淡,看似無傷大雅,但日子長了就會對生活冷漠,對自己的生命也會聽之任之,當然那些能把生活過的充滿活力的人就不能歸入“寡淡”。可想而之當習慣成了自然,眼中的一切便都是不自然了,那除了自己很難會爲了彼此去付出什麼,或許單方面的接受成了必然,何以談付出。還有一些階段的付出也是總想着回報才能進行下去,比如有些父母養兒防老一樣……當扭曲的愛變了性質,就改變了意義,即使孩子出息了,那層看不見的鴻溝還會隔斷親情,可能會一代代的傳承下去,一代比一代疏遠。反觀那些用一輩子呵護着的愛,卻可以留存久遠。

    爲什麼我們很少人願意爲愛一直奉獻自己?這個話題很沉重,如果問一個正常思維的人,他會告訴你他情不由忠,小時候他有理想,爲了實現夢想就要勇敢去做自己,去挑戰新事物,去實現自己的偉大志願,其它的都可以排後;長大了,有成家的想法,去愛一個人,毫無保留的付出,可以不顧及任何人的勸說,只爲了得到自己的最愛,做到了也有了家,但多數卻忘記了初心,只記得慾望;再大一些成了父母,便會把後悔的一切強加在孩子們身上,想着爲了自己而重新活一次;過不久就老了,就坐在那等着被愛,問問爲什麼,他的理由是因爲他老了,爲其它人付出了一生。活脫脫活成了一個笑話,還深陷其中。

    奉獻在度娘百科中解釋是:把實物或意見等恭敬莊嚴地送給集體或尊敬的人”。兩個字合起來,奉獻,就是“恭敬地交付,呈獻,不求回報”。有這樣的人嗎?你是嗎?你遇見過嗎?你想成爲這樣的人嗎?你會成爲這樣的人嗎?你能堅持下去成爲這樣的人嗎?成爲這樣的人有意義嗎?如果世界都是這樣的人會怎麼樣呢?即使你都是否定回答,那也是肯定經過了一個稱爲思考的東西。難到沒有爲之動容嗎?如果有,那就去勇敢的做吧,沒有期望就不會有失望,不求回報,任何反應都是饋贈,一點點不一樣,都是改變。

試試吧,每個人都可以活成使自己輕鬆的人……

Love is a light that never dim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