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紅樓夢》第一一六回內容分析

得通靈幻境悟仙境

送慈柩故鄉全孝道

一、內容梗概

哪知寶玉昏死過去,魂魄出竅了,他被和尚拉着身輕如葉,飄飄搖搖,到了一個荒野處,遠望見一座牌樓,似曾到過。正要問和尚,只見恍惚來了一個女人。那女人與和尚打了一個照面就不見了。寶玉想起這女子是尤三姐的樣子,很是納悶。和尚拉了寶玉過那牌樓,見牌上寫着“真如福地”四個大字,兩邊的對聯“假去真來真勝假,無緣有是有非無。”

轉過牌坊,便是一座宮門。門上橫書四個大字道:"福善禍淫"。又有一副對子,大書雲:過去未來,莫謂智賢能打破;前因後果,須知親近不相逢。寶玉看了,心下想道:"原來如此。我倒要問問因果來去的事了。”

這麼一想,只見鴛鴦站在那裏招手兒叫他。豈知一轉眼便不見了,寶玉心裏不免疑惑起來,走到鴛鴦站的地方兒,見那一間配殿的門半掩半開,那殿宇巍蛾,絕非大觀園景象。便立腳擡頭看那匾額上寫道:"引覺情癡"。兩邊寫的對聯道:喜笑悲哀都是假,貪求思慕總因癡。

寶玉看了,便點頭嘆息。仗着膽子推門進去。不見鴛鴦,裏面黑漆漆的,心下害怕。正要退出,見有十數個大櫥,櫥門半掩。寶玉忽然想起自己少時做夢曾到過這個地,便壯着膽把上首的大櫥開了櫥門一瞧,見有好幾本冊子,心裏更覺喜歡,想着自己常說還要做這個夢,不料今兒就找到了。

伸手取了本子,看了冊上“金陵十二釵正冊”裏有黛玉、寶釵、元春姐姐判詞,還見圖上影影有一個放風箏的人,寶玉急急將十二首詩詞都看遍了牢牢記在心裏。又見《金陵又副冊》有襲人的名字。

寶玉又見鴛鴦只際前走,寶玉盡力趕去,忽見眼前別有洞天,樓閣高聳,殿角玲瓏,且有好些宮女隱約其間。寶玉貪看景緻,竟將鴛鴦忘了。走人一座宮門,內有奇花異卉。惟有白石花闌圍着一顆青草,葉頭上略有紅色,不知是何名草,這樣矜貴。微風動處,青草搖擺不休,雖無花朵,其妍媚之態,不禁心動神怡,魂消魄喪。

寶玉只管呆看,只聽一仙女說:“你是那裏來的蠢物,在此窺探仙草!”寶玉吃了一驚,施禮後說找鴛鴦姐姐誤人仙境,恕冒昧之罪。並問此爲何地?那人道,不知他姐妹,她是看管仙草的,不許凡人在此逗留。

寶玉想這必然是花神姐姐。便問這草有何好處?那仙女道:“這草本在靈河岸上,名日絳珠草。因那時萎敗,幸得一個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得以長生。後降凡歷劫,報了灌溉之恩,今返歸真境。所以警幻仙子命我看管,不令蜂纏蝶戀。”寶玉又問看管芙蓉蓉花的是那位神仙,那仙女道,她主人瀟湘妃子知道。寶玉問是否是表妹林黛玉?那仙女訓斥他少來魂說,否則叫力士打他出去。

寶玉聽了發怔,只覺自形穢濁,正要退出,又聽見有人趕來說叫請神瑛侍者留步。寶玉只道是問別人,又怕被人追趕,只得倉惶而逃。正走時,只見一人手提寶劍迎面攔住他,寶玉一看,竟是尤三姐。那人說:“你們弟兄沒有一個好人,敗人名節,破人婚姻。今兒你到這裏,是不饒你的了!”又聽後面有人叫尤三姐不要放他走的話,益發着忙,只得回頭要跑。

豈知身後說話的並非別人,卻是晴雯。寶玉一見,悲喜交集,晴雯道:“侍者不必多疑,我非晴雯,我是奉妃子之命特來請你一會,並不難爲你。”寶玉滿腹狐疑,只得跟着走。細看那人舉動面目聲音皆是晴雯,怎說不是?

寶玉正想着,到了一個所在。只見殿宇精緻,彩色輝煌,庭中一叢翠竹,戶外數本蒼松。廊檐下立着幾個侍女,都是宮妝打扮,見了寶玉進來,便都悄悄的說道:“這就是神瑛侍者麼?”

一侍女笑着招手讓寶玉跟着進去。過了幾層房舍,見一正房,珠簾高掛。那侍女說候旨,寶玉只得在外等着。不多時,侍女出來說:“請侍者參見。”又有一人捲起珠簾。只見一女子,頭戴花冠,身穿繡服,端坐在內。寶玉略一擡頭,見是黛玉的形容,便不禁的說原來妹妹在這裏!叫他好想。簾外侍女悄吒這侍者無禮,快快出去。寶玉被驅逐,無奈出來。心下狐疑,只得快快出來,又無人引着,正欲找原路而去,卻又找不出舊路了。

寶玉正在爲難,見鳳姐站在一所房檐下招手。寶玉看見喜歡,走到鳳姐站的地方,細看卻是賈蓉的前妻秦氏。寶玉問鳳姐在那裏?那秦氏也不答言,竟自往屋裏去了。寶玉不敢跟進,只得呆站嘆息着,想到竟是昔日一起的姐妹,竟無人搭理,便痛哭起來。

寶玉正要尋路出來,遠遠望見一羣女子說笑前來。寶玉看時,又像有迎春等一干人走來,心裏喜歡,叫道:“我迷住在這裏,你們快來救我!”正嚷着,後面力士趕來。寶玉急得往前亂跑,忽見那一羣女子都變作鬼怪形像,也來追撲。

寶玉正在情急,只見那送玉來的和尚手裏拿着一面鏡子一照,說道:“我奉元妃娘娘旨意,特來救你。”登時鬼怪全無,仍是一片荒郊。寶玉拉着和尚問不解是否爲夢,那和尚問寶玉是否到這裏偷看過什麼東西,"寶玉道見了好些冊子。那和尚道:“可又來,你見了冊子還不解麼!世上的情緣都是那些魔障。只要把歷過的事情細細記着,將來我與你說明。”說着,把寶玉狠命的一推,說:“回去罷!”寶玉站不住腳,一交跌倒,口裏嚷道:“阿喲!”

王夫人等正在哭泣,聽見寶玉甦醒,連忙叫喚,只道舊病復發,賈政聽了,即忙進來看視,便道:“沒的癡兒你要唬死誰麼!”說着,眼淚也不知不覺流下來了。又嘆了幾口氣,仍出去叫人請醫生診脈服藥。這裏麝月正思自盡,見寶玉一過來,也放了心了。

寶玉逐漸明悟:世上的情緣都是魔障。經歷過這次死去復生,寶玉神氣清爽,又加連日服藥,一天好似一天,漸漸復原。

賈政見寶玉好了過來,想到家裏如此情況,應從長計議,再加今年是大比科舉的年頭。環兒因母親去世有服,寶玉和賈蘭可以考去,只要能夠中一舉人,也好贖一贖家裏的罪名。

由於寶玉要趕考,王夫人寶釵勸勉不斷,寶玉病後雖精神日長,可他的念頭更奇僻了,不但厭棄功名仕進,還看淡了兒女情緣。

突然,那送寶玉的和尚又來要銀兩了,因爲賈府人承諾,如果他能把寶玉的命救過來,會給他一萬銀子。

二、分析

讓我們回憶一下寶玉第一次去太虛幻境看見“薄命司”裏“金陵十二釵”判詞時的懵懂,這回他夢中再見已歸冊子檔案的女子與還會陸續歸檔入冊的女子,他看到了寶釵與襲人的檔案,他下來的日子便是等着判詞裏的結果出現。寶玉能忍心嗎?不能,他是個善良人。個人思考,寶玉二遊太虛幻境後,留心了冊子裏的人物命運,也明白了警幻仙姑與和尚的良苦用心。情緣都是魔障,雖然自己不捨身邊女子離自己而去,不如選擇自己出家。

回憶薛寶釵、林黛玉兩人共同判詞:

背景畫:“兩株枯木,木上懸着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判詞內容:“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可嘆停機德”說的是薛寶釵。意思是雖然有着合乎封建婦道標準的那種賢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勞無功。《後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裏說,樂羊子遠出尋師求學,因爲想家,只過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斷了織布機上的娟,以此來比喻學業中斷,規勸他繼續求學,謀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廢。

“堪憐詠絮才”說的是林黛玉。意思是如此敏捷又富聰明才華的女子,命運值得同情。“詠絮才”裏有一個晉代謝道韞的故事。某天大雪,謝叔謝安問:“白雪紛紛何所似?”韞堂兄謝郎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接着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一聽,大爲讚賞(見《世說新語.言語》)。這裏指林黛玉。

“玉帶林中掛”說的是林黛玉。前三字倒讀即諧音“林黛玉”,畫中“兩株枯木”說明是雙木爲“林”,“木上懸着一圈玉帶”暗示寶玉對林黛玉的牽掛。

金簪雪裏埋:“金簪”是說“寶釵”。“雪”爲薛,前三字暗點其名。金簪是光耀頭面的首飾,竟埋沒在寒冷的雪堆裏,這是對薛寶釵與賈寶玉婚後以及出家後,她只能空閨獨守空房的寫照,暗寓其結局之冷落與悽苦。

林黛玉與薛寶釵是賈寶玉生命裏出現的最重要女子,一個“兩小無猜”,一個爲“媒妁之言”。一個是“木石前盟”一個是“金玉良緣”,對於賈寶玉來說,他應該擁有選擇愛情的權利。可是,他周圍的“過來人”都有着自己對婚姻的理解與判斷,門子遞交給賈雨村一張“護官府”,獻計“賈、王、史、薛四家皆聯絡有親,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這種思想同樣貫穿在寶玉的婚姻裏。雖說林黛玉與薛寶釵都是寶玉的妹妹,可是論當時的整體條件,薛寶釵略佔上風。

曹雪芹在第一回裏所鋪墊的寶玉之戀不過是一場“還淚報恩”的緣份,淚盡恩還,緣份也就斷了。這回裏也出現瞭如此畫面。

薛姨媽帶着薛蟠與寶釵投奔賈府,是被賈母與王夫人等再三挽留的,薛蟠惹事生非啥都不怕,就是仗着自己家族裏的後臺。薛姨媽居住在賈府裏都是主動付居住伙食費的。

從薛寶釵後來寫詩的才情與評詩論畫的水平,就能發現她的基本功相當紮實,知識豐富,鑑賞能力出衆,在大觀園裏也只有林黛玉的才情能與其相提並論。

薛寶釵是皇家大商人之女,因爲見多識廣城府極深,她落落大方,乖巧懂事,深得賈府中人的喜愛。對於長輩們主宰自己的婚姻,她也是言聽計從的。

她的性格、美貌、氣質方面被曹雪芹塑造得很完美。但就她常服“冷香丸”,應該是曹雪芹刻意而爲,這在我理解,應該是她性格里本身帶有的“冷”與“傲氣”。

林黛玉之母賈敏是榮國公繼位人賈代善和史候家小姐賈母唯一的嫡女,未出閣之前定是極盡家人的尊貴和嬌寵,林家以及林如海遠在揚州,如果不是條件讓賈母滿意,也不會把女兒遠嫁他鄉。

賈敏和林如海婚姻和諧美滿,只是天不隨人願,賈敏和林如海前後病逝,只得把唯一留下的掌上明珠林黛玉寄居在賈府,雖有賈母給予的愛,但賈母畢竟已老,林黛玉在失去雙親中也愈發敏感,常獨自暗傷,淚流不盡,孤苦伶仃地在賈府中感受世態冷暖。

林黛玉在賈府裏表現得還是天真率直的,她非常清楚並無奈於自己的現狀,對待薛姨媽認自己爲女兒感恩在心,對待寶釵真情付出,毫無芥蒂。她們本是最好的姐妹,可是,怎麼都感覺寶釵比黛玉多一心眼。

釵黛的判詞,也把賈寶玉不得不面對的兩個女子放在了一起,在愛情與婚姻中,在生與死的面前驗證着寶玉對她倆流露的真情實感。

林黛玉與薛寶釵在太虛幻境裏被列爲“金陵十二釵正冊”並列第一。林黛玉在賈寶玉、薛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林黛玉與薛寶釵倆人最後的命運,歸根到底都是她們身不由己的寫照,兩個才情女子,一個死着被寶玉牽掛,一個生着被寶玉冷落,隨着寶玉的出家,存在與不存在的都即將離世而去。

再看元春判詞:“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凹相逢大夢歸”

第一句“二十年來辨是非”寫元春在宮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對人世間的榮辱甘苦有了新的認識,覺得自己實到了“那不見得人的去處”,“終無意趣”。

第二句“榴花開處照宮闈”寫元春從女史到鳳藻宮尚書,直至賢德貴妃,榮耀一時,像石榴花盛開時一般火紅。在外人看來,作爲一個封建社會的女子應該滿足了,但元春認識到了宮廷內部的種種黑暗和腐敗,對自己的生活道路採取了否定的態度。

第三句“三春爭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個妹妹迎春、探春、惜春。”“爭及初春景”的“初春”寓指元春,這句意思是說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榮華富貴。

最後一句“虎兔相逢大夢歸”“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交,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開始,所以說“虎兔相逢”,兔被虎喫掉了,是元春入宮作妃的必然結局。

探春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淚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探春精細處不讓風姐”她很想有一番作爲。可志向未遂,才能無從施展,也是因爲這個賈府已到了末世的緣故。清明節江邊,家人涕淚相送她出海遠嫁。而畫中的風箏也似有去無回。“千里東風一夢遙”,天長路遠,夢魂難度,不能與家人相見生出的遺憾落寞之情。

探春聰慧得體,有良好的管理和領導才能,只可惜出身庶出(父親賈政,母親是趙姨娘,親弟弟是賈環),又偏偏生活在逐漸沒落的賈府,無法發揮其天才的管理領導能力(曾在王熙鳳病重時候協助李紈和寶釵管理大觀園,可不久後鳳姐病癒,賈府又恢復紙醉金迷的腐朽狀況,等於探春的改革失敗)。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裏提到的便是警幻仙姑口中所說的“金陵女子次要者”。

晴雯 判詞:

背景畫“畫非人物,也無山水,不過是水墨滃染的滿紙烏雲濁霧而已。”

判詞內容:“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爲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晴雯處境的污濁與險惡。“霽月難逢”是說晴雯這般出衆的姑娘並不多見,還說她難以逢時,說明命運不濟。雨過天晴時的明月叫“霽月”,點“晴”字,比喻晴雯人品高尚,然而遭遇艱難。《宣和遺事•全集》:“大概光風霽月之時少。”

彩雲易散:隱喻晴雯的橫遭摧殘而壽夭。暗示晴雯紅顏薄命。正如畫裏的“烏雲濁霧”,暗喻她坎坷人幸的結局。“彩雲”,寓“雯”字(雯,即彩雲)。白居易《簡簡吟》:“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身爲下賤:指晴雯身爲女奴,地位十分低下。多情公主:指賈寶玉。

晴雯是金陵十二釵又副冊裏的第一位。她容貌出衆,口齒伶俐,聰明靈巧,針線活也相當出色,可以說,是怡紅院裏最出衆的丫鬟。晴雯雖“身爲下賤”,地位低下,卻“心比天高”。她對賈府裏的主僕關係認識很清,可對身處低層被欺負的僕人命運又有所不甘。

她面對同是僕人身份的丫鬟襲人,嘲笑她是主子的哈巴狗;面對抄檢大觀園時的鳳姐與王善保家的一夥直撲怡紅院,其他丫鬟惟命是從,可她卻指着王善保家的臉痛罵。面對失勢趙姨娘無理欺壓僕人受虧拍手稱快;因爲模樣漂亮,與寶玉嬉笑間被王夫人誤會而百口難辯。

她性格剛烈,具有極強的反抗性,因此遭到封建大家庭的迫害。她在身染重病時被“打炕上拉下來”,逐出大觀園,不久就淒涼死去。賈寶玉對晴雯滿懷同情可又愛莫能助,他在晴雯死後寫的《芙蓉女兒誄》長悼詞,便是內心真情的抒發。

曹雪芹將晴雯塑造得十分完美,把她的判詞放在整部《紅樓夢》首位,在“畫非人物,也無山水,不過是水墨滃染的滿紙烏雲濁霧而已。”的社會背景裏,鞭撻的是“烏雲濁霧”這個封建社會複雜的背景,從近了說,就是指賈府。

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聰明、精巧、漂亮的晴雯不得不接受她悽慘的命運安排,這正好體現了魯迅先生的那句話—“悲劇就是把人間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襲 人判詞:背景畫“一簇鮮花,一牀破席。”

判詞內容爲“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

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判詞前有一幅畫,畫着“一簇鮮花,一牀破席”。“花”對應襲人之姓,“席”則諧“襲”之音,此畫應和襲人之名。(襲)諧音其姓名外,“破席”的比喻與襲人家貧有關,還與寶玉有性事的不光彩有關。

鮮花漂亮,而破席卑賤,正如矛盾之中的襲人。襲人本性善良,但在賈府這個複雜的環境中,她既要順從和忍耐,又要圓滑討巧。襲人是金陵十二釵又副冊裏的第二位,是寶玉房裏的大丫鬟之首。曾與賈寶玉"偷試雲雨情",最終嫁給"蔣玉菡"。

襲人原名珍珠,從小因家貧被父母賣入賈府爲婢,原是跟着賈母,起先服侍史湘雲幾年,賈母見襲人心地純良,恪盡職守。後來,賈母唯恐寶玉身邊的人服侍不周,便將這個“心地純良,恪盡職守”的丫鬟放在了寶玉身邊,成爲賈寶玉的首席丫鬟。

因爲他姓花,寶玉便把他的名字改爲襲人,取自陸游的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襲人既是寶玉的奴婢,也是寶玉的“如夫人”。她曾對寶玉發誓“便是八人轎子也擡不出我去”。

襲人在賈府裏一直都是順從地位的描寫,她心甘情願地伺候主子們並深得幾任主子的喜歡,究其原因,是因爲她原出身貧苦,家裏爲了換得幾兩銀子才把她賣給賈府當了丫頭。

所以襲人對賈府的感情,是遠遠大於對自己家的感情的。她賣力地幹,順從主子,並沒有感覺到那是壓迫與剝削,她對賈府有一種歸屬感。正因此,她“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當賈寶玉對她提出性事時,她不僅不矜持,反而“素知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爲越禮”。她把自己當做了賈府的一份子,所以寶玉的要求,也是她內心所希望的。

不過,賈府沒落,襲人順勢而爲,也屈從了命運的安排,她最後與戲子蔣玉菡結爲了夫妻,正所謂“優伶有福”、“公子無緣”。

(優伶:舊時對歌舞戲劇藝人的稱謂,這裏指蔣玉菡。公子:指賈寶玉。根據脂批,襲人出嫁先於寶玉出家,故有末二句判詞。)

香菱判詞:背景畫“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幹,蓮枯藕敗。”判詞爲“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畫面“一支桂花”暗指“夏金桂”,“蓮枯藕敗”隱指英蓮及其結局。根並荷花:指菱根挨着蓮根。隱寓香菱就是原來的英蓮。遭際:遭遇。兩地生孤木:拆字法,兩個“土”(地)字,加一個“木”字,寓夏金桂。照畫面與後二句判詞,香菱的結局當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香菱是甄士隱之女,原名甄英蓮,諧音“真應憐”。英蓮三歲時,因家奴看守不當而被人拐走,後被薛蟠強買爲妾,改名香菱。

曹雪芹借和尚之嘴說香菱:“有命無運、累及爹孃之物。”這八個字不僅反襯出香菱的悲劇,還啓發了甄士隱從丟失她後家庭的漸漸破財,也說明着雅士空對濁世的無奈與懷才不遇,最後只能出家了!

香菱的命運幾經沉浮,從被拐、販賣、馮淵(逢冤)送命、做丫鬟、學詩(感覺命運有了起色),給薛蟠做妾,夏金桂毒害香菱反自死,最後香菱爲薛蟠生子難產致死。

而我最鐘意的片段,是香菱學詩,這是她對生命、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嚮往。她本是帶着書香甄士隱身上的基因的,對詩有着極好的悟性。

而這首判詞是曹雪芹對香菱的悲慘結局提前做出了暗示,即她是被薛蟠的正室夏金桂折磨致死的。不過在高鶚續寫的後40回中,香菱卻在夏金桂死後做了正室,最後難產而死。如果說甄家的沉浮象徵着賈家的沉浮,那麼香菱淪爲侍妾的悲慘命運,則暗喻着大觀園中衆女子的悽慘結局。

(至於對鳳姐的解說需要單獨分享。此處暫時不提)

寶玉兩歷太虛幻境,上次是警幻仙姑帶着遊歷,這次是和尚帶領。但上次是看冊子,這次在幻境裏看到家人,而她們在不同境界早已忘記了寶玉。看來,兩次夢幻都是啓發寶玉,讓他知道,世上的情緣都是魔障。

寶玉也因通靈寶玉被折磨多次,與林黛玉第一次見面,趙姨娘馬道婆設巫術、和尚施法術淨化通靈寶玉救命寶玉與鳳姐。寶玉失玉後,家裏災難不斷。如今玉被和尚送回,也使寶玉再次得救度。寶玉喜歡與姐妹們混在一起,不好功名利祿仕途經濟,這是對寶玉生存之道的擔憂。但寶玉得玉後,隨着身體復原,也要對家人對他的期待有個行動能力強的交代了。

(此回分析插入以前解讀內容,先完成後完美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