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四 自作聪明,不知避祸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翻译】孔子说:“人人都说:‘我是明智的’,但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他们都却都像禽兽那样落入捕网木笼的陷阱中,连如何躲避都不知道。人人都说:‘我是明智的’,但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也不能坚持下去。

人们不能避开灾祸,是因为不懂得中庸的道理。事实上,陷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中庸也是可以长期坚持的,这些人们都明白,关键还是看人们怎么做。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很聪明,自己在各方面比别人高明,结果却应了那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在中庸思想中,也有关于这一点的论述,那些自作聪明最终害了自己的人其实是自己给自己设了一个陷阱,却不知道逃避,最终得到一个凄凉的下场。

在社会中,我们身边从来不乏自作聪明之人。自作聪明似乎已经成为一些人的一种通病。这些人往往非常盲目地认为自己是众人中最具有智慧的,别人都没有自己优秀,看待问题没有自己深刻,他们相信自己明白一切事物的真理,大有一种“真理只握在我手中”的自豪感和自负感。结果,他们往往沉浸在自己的“聪明”里面,看不清自己的真正面目,丧失了对事物的判断力。

自作聪明者由于自以为是,没有自知之明,所以做起事情来往往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他们在自己所谓的“聪明”的蒙蔽下,已经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也不知道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就已经恰到好处了,再做下去就不完美了。他们不懂得中庸之道所说的适度为美的深刻含义,也不懂得“无过之而无不及”的大智慧。

由于这些“聪明人”做人做事不懂得奉行中庸之道,结果往往自投罗网,一败涂地。这些罗网,有的是他们的敌人为了报复他们而编造的;有的是他们所谓的“朋友”为了陷害他们而编造的,他们沉浸在所谓聪明的梦里,早已分辨不出哪些朋友是与他们肝胆相照,哪些朋友是与他们貌合神离。

其实还有一类罗网与陷阱,是他们自己为自己编造和挖掘的,更准确地说是他们的“聪明”为他们挖掘出让他们一败涂地的陷阱。

“淹死的人都是会水的”,虽然话俗却理不俗,其实可以说是对中庸之道的一种比较通俗的解释。这些人不懂得谦虚谨慎,秉持中庸,而自以为是,自命不凡,不懂得什么叫作适可而止,最后,自己酿的苦酒,还得由自己来喝。那些所谓会水的人,自认为自己水性高超,无论多么深的水池塘都敢下,多么急的河流都敢游,别人不敢尝试的游法他们敢游,结果会水还不如不会水,白白丢了自己的性命。

然而,我们也许会问,那些人为什么要自作聪明呢?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有一种被别人认可、被别人尊重,甚至被别人赞美的渴望。这种渴望,也是我们发奋图强,不甘人后,努力去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目标的动机之一。这种渴望,如果我们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它就叫作进取心;如果给它取一个难听的名字,它就叫作虚荣心。拿破仑大帝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惊世骇俗的话,他说:“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催人奋进、建功立业的,除了虚荣,还有何物?”

其实,这种渴望本身无所谓好坏,它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最终决定好与坏的,是我们如何去运用它,何时去发挥它的潜力,何时去抑制它的无限膨胀。这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中庸思想,需要用中庸之道的智慧来驾驭好我们的渴望。中庸之道让我们懂得适可而止,知道何时可以开始,何时应该收手,做到恰如其分。

其实,我们每个身上都有“人无我有”的优点,同时也具有“人有我无”的缺陷,这一点无法避免,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而那些自作聪明之人,往往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故意回避和掩饰自己的缺陷。越是他们不知道的地方,越是他们不明白的东西,他们越是表现得很内行,很有见解。其实,这不过是他们那颗过度膨胀的虚荣心在作祟。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一生命运坎坷,官场起伏不定,几经贬谪。就是这样一个人,曾经为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写了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吾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为什么要这么写?难道饱读诗书的苏轼真的希望儿子是一个愚蠢之人吗?其实不然,多年的人生阅历,让苏轼明白了,糊涂有时候才是真正的聪明,这是有智之士,才能够深刻体悟其中的义理。然而,这也正是中庸之道的深刻智慧所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