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託孤,一個感天動地的真實故事

到過井岡山旅遊的人,大多數都看過在井岡山市區演出的大型實景劇巜井岡山》。該劇反映的是1927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後,我黨領導的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隊伍上井岡山建立紅色革命根據地到開始長征這一段時間的重要歷史。由當地百姓演出,從頭至尾演完,需要六百多羣衆和一定數量的牛馬羊參與。場面宏大,舞美效果好,兼具視覺聽覺嗅覺衝擊力。最感動觀衆的是巜井岡山託孤》那一場。

畫面中,一對年輕的紅軍夫妻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嬰兒在山路上疾走,一個農婦迎面趕來。畫外音傳來嬰兒撕心裂肺的哭聲。丈夫把孩子交給農婦,妻子跪拜在農婦面前。農婦抱着嬰兒緩緩離去。妻子數次跑回追上農婦親吻擁抱自己的孩子,丈夫忍痛將妻子拉回。農婦抱着孩子消失在視線盡頭,妻子哭昏倒地。這幕骨肉分離的感人場景,讓現場觀衆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電視連續劇巜井岡山》中,也有託孤這一幕。它源自一個真實的故事。

192 9  年  1月,國民黨軍隊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三次會剿,毛委員朱德準備率領紅四軍(那時我黨只有這個軍,爲迷惑敵人番號從四開始編)主力離開井岡山向贛南進軍,試圖打破敵人封鎖,以減輕對井岡山根據地的軍事壓力。臨行前夕,毛委員寫了一個紙條讓人急送給當時在小井紅四軍醫院任黨支部書記的曾志。上面寫着"見信速來紅四軍軍部!毛澤東"。曾志趕到後,毛委員要求她隨紅四軍主力出征做羣衆工作。曾志和丈夫 蔡協民 都要上前線,此去生死難料,商量之後,作出了一個萬般無奈的決定,把剛出生26天的兒子送給王佐部下名叫石禮保的副連長託養,取名石來發(後改名蔡石紅)。據曾志晚年回憶,石來發是她與第一個丈夫夏明震(烈士,夏明翰烈士的親弟弟)的孩子。

之後,夫妻倆在贛南閩西的革命鬥爭中經歷了一次次的生死考驗。期間,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小鐵牛出生,組織上作出決定,送給了一箇中醫。第三個孩子出生後送給了一個鹽商。1934年,丈夫蔡協民因叛徒出賣被捕犧牲。後來,曾志與組織上安排假扮夫妻的陶鑄結爲夫妻,繼續從事黨安排的革命工作,經歷了諸多危險和坎坷,成爲一個革命的倖存者。

井岡山託孤後,母子天涯相隔。再次見面,已經是解放之後的五十年代。當時曾志在廣州工作。

中央慰問團赴井岡山慰問,代曾志找到了失散二十多年的兒子石來發。石來發來到廣州,母子相見,悲喜交集。懷着深深的歉意,曾志想把兒子石來發留在身邊一起生活。石來發告訴母親,石家爲保護他這個紅軍後代,全家被反動派殺害,他要給石家延續香火。帶着他東躲西藏、沿途乞討把他拉扯長大的阿婆已經雙目失明,需要他的照顧。他要回井岡山去,希望母親成全。縱是萬般不捨,曾志還是尊重了兒子的選擇。在廣州與母親曾志小住一段時間後,石來發重新回到了井岡山生活,如今已是人丁興旺、兒孫滿堂。

1984年,石來發攜帶在農村生活的兒子們到北京爲母親曾志祝壽。這是母子第二次相見。離開前夕,孫子們向奶奶曾志提出希望解決商品糧戶口的請求。剛從中組部副部長職務上離休的曾志拒絕了孫子們的要求,並勉勵他們好好種地產糧。告別母親曾志,石來發帶着兒子們又回到了井岡山農村生活。

199 8年6月21日,曾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臨終前,她留下遺囑把省喫儉用節省的6萬多元錢全部捐獻給祁陽和宜章兩縣的希望工程。原本可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安息,她卻選擇了安靜地回到井岡山。生前,她特別給黨中央寫信,在《留言——生命熄滅的交代》中,極力要求身後事簡樸、簡單辦理,並讓女兒陶斯亮將其骨灰撒在井岡山小井原紅四軍醫院旁邊山腳的一棵樹下,與她離開後不久被反動派殺害的137名戰友長眠在一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