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文閱讀的理論與實踐》第二章內容梳理

第2章  羣文閱讀的源流

第一節一篇帶多篇與單元整組

(一)內涵:一篇帶多篇,是以教材中的一篇文章爲核心,同時帶動和核心文章具有相同主題的多篇文章的閱讀。通常核心文章採取精讀的方式,其他文章採取閱讀的方式。

(二)教學實施辦法:1.第1課時精讀,第2課是時多篇閱讀,2.第1課事多篇閱讀,第2課時精讀。

(三)教學意義:

1.擴展學生閱讀的深度和廣度。

2.利用多文同讀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

3.訓練學生掌握多種形式的閱讀方法。

(四)閱讀教學形態的侷限:組合依據較爲單一,缺乏多元性,仍以主題爲主。找詩以一種顯性的強迫性的方式引導學生的課堂閱讀,達成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沒有完全開放學生的頭腦,無法讓其實現個人對文章意義的自我建構和開展獨立自由的思考歷程。

二、單元整組

(一)內涵:單元整組教學基於教材基於文本的一種教學方式,是執教者本着整體觀的教學思想,對一組主題、體裁、題材及語言表達上能找到連接點的教學資源進行統整,甚至在開發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是把一個單元的教材內容作爲整體開展的教學活動,其綠足點在課堂主要目的在於用好教材,增強閱讀教育的整體性,提升教學效率。

(二)教學實施辦法:整體感知-部分體驗-整體感悟。

(三)教學意義:

1.培養學生整體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2.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教學模式侷限:

1.閱讀範圍仍被侷限在教材之內。

2.仍以單篇教學爲主,少有多文本同讀的課堂形態。

3.較難突破教材主題,實現更加開放有活力的學習。

4.會出現教師爲整合而整合的情況,使單元整組變的程式化。

第二節 海量閱讀與班尼讀書會

一、課內海量閱讀。

(一)內涵:師生在課堂40分鐘內進行大量的閱讀。

(二)教學實施辦法:

1.整體規劃學生6年閱讀內容。

2.正確處理教材和海量閱讀材料教學的關係。

3.至簡爲上的課堂教學流程。

(三)教學意義:

1.改變了語文閱讀課程觀。

2.開發學生潛力,使學生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3.培養學生讀寫技能,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實現了閱讀教育的新突破。

(四)教學模式侷限:

1.閱讀的無目的性和淺表性。

2.閱讀方法上的單調性和隨意性。

3.對現實環境的不適應。

二、班級讀書會。

(一)內涵:以班級爲單位,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於語文課堂上,對整本書開展的閱讀實踐活動。

(二)教學實施辦法:

趙鏡中:

好書評選的讀書會,拓展新知的讀書會,深耕精讀的讀書會,思想交流的讀書會。

李懷源:內容理解的讀書會、重視表達的班級讀書會策略爲先的班級讀書會。

(三)意義:

1關注整本書,閱讀拓展閱讀課程。

2.打通課內和課外閱讀。

3.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4.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及範圍。

5.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

(四)侷限:

1.未能充分發揮課堂交流對於整本書閱讀的價值。

2.會很大程度上受教師素質制約。

3.未能爲教師提供有效的操作路徑。

4.會流於泛讀,對於學生思想和思維發展的作用不大。

第三節  主題閱讀及其對全文閱讀的影響

一、主題閱讀及其實踐。

(一)內涵: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單篇教學支離破碎,目標不清,及教學方式僵化,工具性與人文性割裂等問題,依據教學內容和兒童身心發展特點,有效的運用綜合思維,以主題的方式把課內外資源整合起來,以語文立德樹人爲核心,深入挖掘教學內容的原生價值和教學價值,在語言文字的理解運用中引導兒童生成主體,促進兒童語言發展,思維提升,精神豐富,整體提升及語文素養。

(二)實施:

竇桂梅建構了四位一體的主題閱讀教學體系:明確指向語文素養與核心價值觀的教學目標。重構課程內容,以主題整合教材,確定精讀閱讀篇目,通過主題統領,補充經典誦讀內容及整本書閱讀。實施靈活的長短微的課時設置,分別用來推進精讀閱讀教學落實整本書閱讀和經典誦讀以及語文創新與實踐活動。建立多元的評價體系,分別構建課堂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體系。

流程:

1.單元教學——主題·整合。

2.課堂操作:預學——共學——研學。

(三)意義:

1.主題閱讀的閱讀課程價值。

2.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促進兒童的生命成長。

3.彌補兒童生活經驗的缺乏,尋找均衡發展的閱讀食譜。

4.注重課程資源整合,提高兒童閱讀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四)侷限:

1.主題的狹隘性。

2.主題的寬泛性。

3.實踐操作形式化。

二、端本閱讀與全文閱讀的關聯。

(一)多文本閱讀實踐形態之間的層級

第1層級:以教材單元爲主的作文本閱讀。

第2層級:以教材爲主,有突破教材才得的多文本閱讀。

第3層級:放開教材的大量閱讀。

第4層級:有主題的閱讀。

(二)多文本閱讀形態與羣文閱讀的關聯

1.全文閱讀汲取了主題閱讀在多文本組織上的主題意識,強調多文本之間的關聯和結構,同時提出更加具體的議題來促進多文本之間的結構化,在選擇文本解讀文本和組織課堂教學中,始終把這種結構化的關聯作爲首要的閱讀因素進行關注和提倡,從而克服了閱讀碎片化,知識化的傾向,在更加開闊的視野上體現多門閱讀的價值,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2.全文閱讀在文本的組織課堂的組織形式上,汲取了一篇帶多篇以及主題閱讀的以文代文的操作形式,使單篇閱讀過渡到多文本閱讀有了一個有益的階梯。

3.除了閱讀在課內與課外閱讀的關係上汲取了單元整組組及閱讀,把你讀書會的經驗把它們納入自己的課程體系中去。

4.羣文閱讀在教學方式上積極地借鑑班級讀書會和主題閱讀所提供的模式策略。提倡學生間的共享交流與合作,提倡師生彼此傾聽中獲得認知的發展和能力的提升。

5.羣文閱讀擴大學生閱讀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但不是爲了擴大閱讀量而擴大閱讀量,更注重文本的質量以及作文本閱讀爲數量帶來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變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